图说释迦本生传(中) 劝请回宫留下五人悉达多太子出走后,亲人心中悲痛不已,唯有堂弟暗自高兴,他召集亲信,妄图暗害太子。为众说法建造精舍佛陀带领弟子来到灵鸶山王舍城频婆娑罗王的住处,为众人说法。两人听闻佛陀所说妙法后均得法眼净,即带领二百弟子前往竹林精舍,出家为沙门。
佛学典故 执见、妄情在佛教看来都是生死之根。盲人摸象“盲人摸象”典出《涅槃经·猴子吼品》、《长阿含经·镜面王经》等。在讲完这个寓言后,佛对诸比丘说:“诸外道异学亦复如是……各生异见,互相是非,谓己为是,便起争讼。”《涅槃经》指出:“象喻佛性,盲喻一切无明众生。”“盲人摸象”比喻众生以妄想执着之故,不能了然见到“佛性”。
预知往生却不能如期往生,是何原因? 在什么时候往生,如何往生,你不要挂在心上,你只要念佛嘛,只要至诚恳切,称念佛名,阿弥陀佛慈悲不舍我这个苦恼的众生,解决生死大事,至于度众生一事,阿弥陀佛自然会有种种的善巧方便令众生产生信心。
佛法功德不思议 十一修行品佛法功德不思议以上宣说了释迦牟尼佛广行布施等种种事迹。有关佛陀于三大阿僧祇劫中厉行不可思议之六波罗蜜多,并以此殊胜因缘而致后得佛果时拥有不可思议之智慧、功德等道理,可于《趋入如来不可思议功德智慧经》、《佛力幻变经》、《宣说如来不可思议法经》中详细了知。
记东渡寺为隆富居士送往生 2012年9月8日到10日,东渡寺由住持昌贵法师带领僧众、居士、义工等赶往隆富居士家65小时助念,祈请阿弥陀佛接引老先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在往生后助念满24小时后,隆富居士周身冰冷而头顶温热,四肢柔软,面色如生,面相庄严。
喜求禅定,成办二利 喜求禅定成办二利久远之前,释迦牟尼佛曾转生为嘎西嘎国王手下一大臣,名为查见。愚笨国王嘎西嘎根本不经观察,自此之后便对查见心生不满。若具足禅定境界即可获取神变,以神变即能令众生欢喜,再以佛法则可利益众生。故而对圣者禅定功德,我们理应生信、恭敬。又释迦牟尼佛曾转生为森林中一精通一切论典、摄受众多弟子之苦行者,他恒喜在树叶丛中坐禅。以其慈悲力感召,所有林中苦行之众均能和睦相处、互不损害。
佛刹广大清净,佛陀寿量无边 佛刹广大清净,佛陀寿量无边无等大师释迦牟尼佛以其大悲心及发愿力,虽于五浊兴盛刹土中示现成佛,但如来秘密、不可思议之境界,绝非凡夫及声闻根基众生所可测度。诸佛刹土原本清净无垢、广大无边,佛之寿量以虚空边际都难以比拟。
以观佛而修止观瑜伽 以观佛而修止观瑜伽上引经典之教义归纳而言又该如何行持?既然一刹那间观想佛陀都能带来无量无边之利益,因之更应依观想佛陀而修寂止、胜观瑜伽,并祈请诸佛菩萨加持我圆满止观修持。以能依此种寂止观想佛之福德力,再加佛之加持力,行者即可亲见,或于觉受状态下,或于梦中得见如来,并听闻法语,无量功德就能在自己相续中生起。此等寂止修成后,应继续修持胜观瑜伽。首先应将修持寂止时所用佛像再次当作所缘处,并一心一意观想。
不随波逐流 不随波逐流释迦牟尼佛因地时曾转生为一统治众多小国之国王,虽如理如法主持国政,但因众生业力所感,治下国家依然饱受旱魔侵袭、长时不降滴雨。国王深深为其感到悲哀:此类人尽是随波逐流之辈,自己却毫无观察能力,还要对别人妄说不善之道。后当月称生病之时,妻子与日月都对他置之不理。遭亲人遗弃后,倒是一仆女四处觅药,并照顾月称日常起居。不管母亲如何不满,随时间流逝,日月家中还是日渐衰败起来。
明海大和尚对《净行品》的理解 人生没有一成不变的准则心有妄求,永无宁日我利用上午剩余的时间,从具体操作的角度来和大家分享我对《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的理解。几年前,我的师父净慧大和尚多次提到《华严经·净行品》是生活禅修行的法门。安住当下是我们转化当下的开端,但在《净行品》里,转化的工作不是从觉照进入的。所以,《净行品》偈子中的“当愿众生”是引领我们从慈悲这个门进入佛性、进入我们的心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