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

带有惠字的成语

包含有“惠”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通商惠工——通商:便利各地货物交流;惠:给人以好处。口惠而实不至——只在口头上答应给别人好处,而实际的利益却得不到别人身上。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遗惠余泽——前人留下的恩惠德泽。二惠竞爽——比喻两兄弟都是好样的。惠然之顾——用作欢迎客人来临的客气话。同“惠然肯来”。不费之惠——指白白得到的好处。背惠食言——指忘恩失信。

为什么古人称隐居山林为“采薇”?

为什么古人称隐居山林为“采薇”?  在《诗经。小雅。采薇》中载︰“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采薇是〈小雅〉的篇名,此段大意是说,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已破土冒出绿芽。说回家啊!说回家,一年又快过去了。据载,此诗是借采薇起兴,描写久戍边界军士的怀乡之情。 ...

隐士的由来

隐士的由来  隐士,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他们或是被迫或是主动拒绝出仕为官,归隐山林。他们淡泊名利,心志高洁,令人敬仰。故,入仕的人常自解道:“大隐隐于朝,小隐隐于野。”《易经》曰:“天地闭,贤人隐。”又曰:“遁世无闷。”指逃避世俗而心无烦忧。  隐士一向是历...

伯夷简介 商末孤竹国国君孤竹君之长子伯夷生平

接下来介绍一下伯夷的生平。也就是说,孤竹国君为建立商王朝的商部落始祖契的子孙后代。据此,一些史家推测,孤竹国建立于商朝开创之时,为商代的同姓诸侯国,是不无道理的。原来那时的孤竹国君生了三个儿子,孤竹国君姓墨胎氏,长子名允字公信,即后来谥号为伯夷。孤竹君生前有意立叔齐为嗣子,继承他的事业。后来孤竹国君死了,按照当时的常礼,长子应该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