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度護國王子出家緣 一日,佛陀在拘毘羅國城外吐羅樹下入定,察知王子護國的得度因緣已經成熟,於是率領大眾比丘前往城中度化。聽到佛陀的法音,護國王子心開意解,當下證得須陀洹果,進而生起出家修行的願心。從那時起,就拒絕進食,思惟佛陀的教誨,一天、兩天,一直到第六天,護國王子欲出家修行的道心堅固,依然不肯進食。護國王子即刻前去求見佛陀,以至恭敬之心頂禮佛陀,懇求出家。
有大力緣 在佛陀的故鄉迦毘羅衛國,有一位富有長者,財寶不可稱計,其夫人生了一個兒子,不僅骨相粗奇且力氣強大,所以將他取名為「大力」。佛陀為大眾開示四諦法門,大力聽了心開意解,當下證得須陀洹果。回家後,大力即稟告父母,表達想跟隨佛陀出家的願心。長者夫婦雖然不捨,但見大力的願心堅固,也就不再阻止。於是,大力於佛陀座下出家修行,經過努力的修道,證得阿羅漢果。
優多羅母墮餓鬼緣 長者夫婦非常歡喜,為其取名為「優多羅」。優多羅漸漸長大,父親不幸過世。過了不久,優多羅的母親去世了,死後因生前的惡業而墮到餓鬼道中。優多羅在母親死後,決定按照先前的心願,出家修行。當供養結束時,餓鬼再度出現,虔地懺悔罪業。
貧人夫婦得金色身緣 由於金天和金光明的名聲遠播,雙方都有所聽聞。金天夫婦於婚禮後回到舍衛國,準備了上妙飲食供養佛陀及眾僧。佛陀接受供養後,開示微妙佛法,令金天夫婦及其父母心開意解,當下滅除累劫以來的惡業,證得須陀洹果。佛陀返回精舍後,金天夫婦即向父母表達出家的意願,也獲得雙親的認可。金天夫婦來到精舍後頂禮佛陀,表明希望能跟隨佛陀出家修行的心意,佛陀對他們說:「善來比丘、比丘尼,鬚髮自落,法衣著身。」兩人即現出家相。
貪圖供養墮餓鬼緣 原來若達多比丘因為貪愛生前所擁有的種種供養,所以死後墮入餓鬼,還緊守著他的衣缽。於是,佛陀帶領大眾來到若達多比丘的房間,向餓鬼開示:「你生前出家修行,卻貪愛大眾的供養,捨不得與別人分享,以致今日墮入餓鬼道中。怎麼還不知懺悔,依然守著這些衣缽不肯離去?」佛陀接著開示貪心的種種過患,墮入餓鬼身的比丘頓時心開意解,深深慚愧自己的貪念,於是將衣缽及物品分送給眾僧。
目連尊者度化五百餓鬼 一天,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連尊者在王舍城乞食時,遇到五百名餓鬼。到了齋會當天,目連尊者入到禪定當中,想觀察這些餓鬼身在何處?佛陀告訴目連尊者,這些餓鬼被業風吹散,不是羅漢的神通力所能看見的,但是由於設齋供養的功德,令他們罪垢除滅,因此,可仗佛陀之力使之現身。
寶光比丘尼得寶珠緣 佛陀時代,舍衛城中有一位大富長者名叫「善賢」,他的女兒一出生,頭頂即有一顆湛然晶瑩的寶珠,散發的光芒將舍衛城映照得猶如白晝,因此長者將她取名為「寶光」。一天,善賢夫婦帶著寶光到精舍頂禮佛陀。寶光見到佛陀,非常法喜,當下頂禮佛足,求索出家。出家後的寶光比丘尼,十分精進用功,不久即得三明六通,證阿羅漢果,為諸天世人所敬仰。
盡信解脫的迦旃延比丘尼 佛陀觀察迦旃延比丘尼的發心後,詢問在座比丘:「你們是否見過對於修行解脫有如此信心的人?」眾人回答:「沒有。」於是佛陀對大眾說:「在聲聞中第一位得到信解脫的比丘尼,就是迦旃延比丘尼。」迦旃延比丘尼、波斯匿王及四眾弟子聞佛所說,皆歡喜奉行。
及時修行 一日,有一婆羅門來到精舍請示佛陀:「佛陀啊!請問未來世中會有多少佛出現於世?」佛陀告訴婆羅門:「未來世中將有無量恆河沙般的佛出現於世。」婆羅門聽到佛陀如此回答,心想:「未來世中將有無量恆河沙般的佛出現於世,到時我可隨諸佛修諸梵行。」於是婆羅門心生歡喜,起坐離去。婆羅門出家受具足戒後,獨處靜室,常自思惟離欲寂靜之勝妙安樂,如是精進修行,直至成就阿羅漢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