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之不盡的二枚金 小兒出生時緊握兩拳,父母覺得奇怪,就掰開小兒的兩個拳頭,看見兩手握有二枚金錢,父母歡喜將二枚金錢拿走,拿走後,小兒兩手原處依然握有二枚金錢;如是父母取走金錢、小兒手中又生金錢,取走金錢、又生金錢,父母不斷地取,即便家中的金庫滿藏金錢,但是小兒兩手始終握有二枚金錢,未曾有盡,因此小兒名為金財。
優波笈多尊者弘化因緣(六) 當比丘見到優波笈多尊者時,恭敬頂禮後合掌說:「大德!佛已入涅槃,懇請大德今作佛事,為我說法。」優波笈多尊者觀察這位比丘,得知此身已是其最後身,生死心切,但以何因緣不能成就聖道?然而,優波笈多尊者見此比丘已疲憊至極,無心承擔工巧之事。於是優波笈多尊者便依照自己的慣例,凡度化一人證得阿羅漢果者,即取一籌投於石窟之中。
清淨光明真富貴 在波羅奈城有一位長者之子耶舍,非常聰明且富貴勝人,頭戴天冠、身披瓔珞,腳上穿著無價珠寶鑲飾的鞋子。眼前的一切,令耶舍生起了厭離心,心想:世上災難、禍患無奇不有,我居然在這種種不淨當中,妄以為清淨而心生貪著,這真是顛倒。透過以身行道、實踐佛法、廣弘佛法,更能接引無量有情同入佛智,邁向清淨光明的未來;在利他當中成就自己的道業,也點亮每個人心中的自性光明。
首座僧伽藍──竹園精舍 待一切大功告成,國王便帶著車隊前往佛所,至頂禮稟白佛陀:「竹園精舍已經裝修完備,祈願佛陀與諸比丘們慈愍我等,移駕至竹園僧伽藍安住。」於是世尊與諸比丘們,在無量諸天前後圍繞下進入王舍城。佛陀等一行入城後,與頻婆娑羅王一同前往竹園精舍,諸天也遍滿虛空中恭迎禮讚。國王供養僧伽藍後,法喜充滿,恭敬頂禮佛足,返回皇宮。而一切僧伽藍中,最先成立的就是竹園精舍,那時候世尊與所有比丘,便住於此。
佛為生父宣說佛法 佛陀為真淨王次第開示佛法妙義:布施、持戒、行善生天等法門,並提示應當以捨離諸欲及不清淨行為樂。悉達多太子出家修行,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救度眾生出離三界,永脫輪迴之苦,乃實踐佛法中的孝道。成就佛道後,深知唯有以佛法的真理,度化父母永出生死苦海,得清淨法樂,方是究竟的報恩,於是親自為父親宣說佛法真理,勸喻修習聖道,脫生死苦輪,成清淨法身功德;孝道之至,堪為後世眾生立身行孝的典範。
獅象救國 當時有一位國王很喜歡修行,卻誤入旁門左道。而國境之內常有妖怪出沒,風雨乖違,人民生活皆不得安寧。毒龍顯威靈、獅子現赫勢、象具忍奮力,雙方展開激烈的奮戰,震動了大地,最後三者全部命絕,卻也保全了一國人民的生命。「這一定是活菩薩!才會如此的慈悲,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救全國人民。」有人抱著獅子及象的屍體大哭著說。
毀謗的果報 天帝釋提桓因這時也化身為人,在精舍中聽法,看到有人謗佛,立刻化身成一隻白老鼠,一下子咬斷了摩那祇女身上綁木盆的繩子,突然,ㄎㄨㄤ!!還有一人起身,拿起木盆,問摩那祇女:「這就是妳的孩子嗎?」這時,地面自動裂開,摩那祇女由於毀謗的惡業,即身陷入無間地獄。目睹摩那祇女的果報,曾對佛陀起疑的人,紛紛在佛前至懺悔。
寶篋 在一個空曠無人的地方,路旁有一只寶篋,裏面裝滿了珍奇寶物,在寶物上覆蓋了一面鏡子。此時,窮人剛好路過這裡,看到四下無人,便撿起寶篋,打開一看,裡面盡是珍奇異寶。改寫自《百喻經》省思凡夫在煩惱的人生中得遇佛法,正如窮人得到寶篋。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迹选(一位贵夫人的自白--一个知识份子由耶入佛的感人故事) 可是她的妈妈却是一位正信的佛教徒,且是佛教界的一位大护法,整天忙於佛教社会慈善事业,跑道场,布施做功德。当她快要死的时候,下气是接不了上气,她的妈看到这种情形,失魂落魄,心如刀绞,由於母女亲情,一心一意想救女儿活命,口里不断念著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心慌意乱,拼命地用拇指头,硬按住她的人中(嘴上唇),她是痛苦万状,心里很明白,却是口里喊叫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