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这就是往生的样子

一念智即般若生念佛三年自在往生的好榜样。向馆长介绍说,这是道场成立之初最早往生的菩萨。检查结果是肺部严重感染,有生命危险。听闻此事,胡小林老师感动的说,这就是往生的样子!胡小林老师说,这种身心清净,如如不动的功夫,就是我们学...榜样和标准!我们读经文,看到这些感应,深深能体会得到,是给我们在现前这个世界动乱局面当中,如何学净土、如何求往生,做了最好的榜样。

佛陀菩提树下成道

放大光明一切习气菩萨坐菩提树下,以慈忍力降伏众魔。由于识神入胎,与色质组成具有情识之胞胎。空中曼陀罗花、摩诃曼陀罗花、曼殊沙花、摩诃曼殊沙花、金花、银花、琉璃花等落英缤纷;七宝莲花涌现,环绕菩提树周匝,遍满三十六由旬。

佛渡有缘人

有缘人佛法中的有缘人,指的就是闻佛法、思佛法、修佛法,机缘已经成熟的人。佛有三不能,第一不能替众生转定业,第二不能渡无缘之人,第三不能渡不信之人。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法虽广,不渡无缘之人。佛门常讲“诸行无常”,因缘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世上绝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一切都在运动和发展着,我们只要有一颗渴望真、善、美的心,有着终极意义上向往获得智慧与真理的追求,我们就是“有缘人”。

看到他人不好 实际是心不清净

心只要清净外境无一不清净看到他人不好,实际上是自己的心不清净。一天,轮到一位老比丘前去应供讲法。这位女子见老比丘的步履如此“安稳”,就对他生起了极大的信心,认为他必定是个有智慧、有定力的大修行人。进入屋里,老比丘心情七上八下,享用斋饭的时间拖了很长。老比丘惶恐不已,想到自己一大把年纪才出家,对深奥的佛法不明究竟,心里既惭愧又苦恼,不禁感慨道:“愚痴无知,缺乏智慧,实在非常痛苦啊!”

百丈禅师度老狐

百丈禅师度老狐唐代禅师,因他在百丈山传教授弟,世称“百丈禅师”。以前禅僧多居律寺,怀海以禅宗和律宗习惯不同,创设禅院,制定《禅门规式》,后称《百丈清规》。由于他在传教中曾与老狐有一段奇遇,故后代的禅师他称之为“野狐禅”。有一天百丈禅师说完了法,众僧也都散去了,只有这老人却留在禅房不肯离去。只见黄檗走近百丈的跟前,箭也似地给了百丈一个耳光!禅门中虽有师徒间的峻厉,却也有怀海、黄檗间的幽默。

风月女子诬陷僧团 世尊详解前世因缘

风月女子诬陷僧团一般人的眼睛总是很容易看到别人的过错,比如他爱发脾气、面有愠色,耳朵听到的总是别人不好的声音;比如他讲话粗鲁、出口伤人,因此常常会跟别人计较。孙陀利是一位生活在风月场所的女人,她听说有许多人都跟随佛陀出家,这些人当中甚至有她以前所爱、所依靠的人,因此她对于佛陀领导僧众修行非常不满;又因为宗教是相对的,佛教兴盛即是异教衰微之时,所以有些外道教徒也一直想尽办法要灭掉僧团。

佛的马麦之报

宿世的因缘一日,佛陀与五百位具足六神通的阿罗汉应婆罗门阿只达之请,前往接受三个月的供养。世尊食前祝愿后,因为佛陀的德行,难以下咽的马麦变成了美味可口的麦仁粥。当时我没有说佛陀应吃马麦,只说这些比丘们该吃,所以现在吃到的是麦仁,而你们附和的时候因说了佛陀与弟子们也应共同吃马麦才是,所以你们吃到的是麦糠。

饮水思源 鸟兽报恩

饮水思源鸟兽报恩佛陀的僧团中,一群比丘聚在一起讨论修行的...,有位比丘说:“在某个婆罗门道场里,有位修行者很有服务热忱,他任劳任怨地为五百位婆罗门修行者张罗饮食,并且将道场布置得很整洁,让这五百人无后顾之忧地专心修行。”修行者看了,深受感动,他体会到──众生本具佛性,即使是鸟兽,也有真诚的感恩心。人人抱持“感恩心”彼此付出,就是清净祥和的世界。

懒惰的难陀

懒惰的难陀过去舍卫国城里有一位富翁,拥有无数的财产和一个独生子——难陀。难陀虽然懒惰成性,却有聪颖绝伦的智慧,躺在床上听人讲解经书,就能完全明白其中的道理。

具行法师证得无生法忍

以此判断,这个师父已经是证了无生法忍,没有证无生法忍,是办不到的。人家证了无生法忍,也有一个过程,我们现在虽然说达不到无生法忍,但是把这个毛病习气,一步一步地改掉,把一句佛号坚持地念下去,心净了,这就是真正地入道;心不净,你还在凡夫的位置上,还在转呐,还在六道里在搞轮回,所以要学过去的人,要学过去的修行者,人家是怎么做的,我们也照他那个样子做,他能成我们就不能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