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人乘偈

人乘偈人类是人道,鬼神属鬼道;人道在阳世,鬼神处幽冥。阳世无鬼神,阴冥皆鬼神;鬼神低于人,不必拜鬼神。鬼神之依报,不需人供养;人在人世间,但求行人道。不需多浪费,勿损人间福;天神自欢喜,鬼神亦受益。和平与繁荣,世界共安乐;佛教法门多,利人利己妙。善行人根本,行善福无量;自立以利人,自他两俱利。此乃菩萨行,觉悟证真理;真理导世人,是名为菩萨。人乘之大道,推行在菩萨;人人做菩萨,娑婆净土成。

引人深思的真实因果故事

引人深思的真实因果故事我是一个佛弟子,对于佛法僧三宝的恭敬信仰向来坚定,最近一件发生在我家的实际事证,使我更加深信「因果报应,纤毫不差」特引述于后,望一切有缘读此文之同修们皆能于其中有所领悟,得到法喜。在父亲住院期间,我妹妹贵秀她是修药师法门的佛弟子,与我多日虔诚恳请佛菩萨加被,早令我父亲脱离病苦。退出病房后,我才告诉贵秀我在梦中的所见所闻,两人当场感慨万千,赞叹佛法不可思议。

佛不赞邪盛

佛不赞邪盛邪盛大会,古今中外都有。从前印度舍卫国,舍卫城中,有一个婆罗门青年,名字叫优波迦。惟有清净供养与布施,才是修福之正道。佛陀称叹,诸天欢喜,世人赞美,鬼神敬重。听罢,欢喜万分,向世尊顶礼道谢而去。

布施与供养

等一切资用,布施给佛、法、僧三宝,以及父母老师和尊长,谓之供养,以表其敬意。如不受纳,虽有布施供养之心及其行为,亦只能说是发布施供养的善心,或慈悲心。凡有发此胜心布施供养者,受者就应成就其德意,欢喜乐为接受。纵然自己无缺,转赠与所需之人,使布施供养者的福德圆满,这也是一种施德。本着佛与众生平等,人人皆可成佛的原则,诸佛是已经成佛的如来,其余圣贤是将近成佛的如来,所以说布施即是供养。

爱跳舞的小妹

爱跳舞的小妹1.父亲逝世后去了什么地方?她患了初期癌症,但是业力很轻了,使她供养佛像的功德,加以祖师的功德波罗蜜能断除此业力,能让她痊愈!这是因为过去世的业力,小时后曾跟朋友玩,无意中推朋友跌落楼梯,此业力来报应!因为你没有这方面的业力,另他今世也无法害到你。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迹:护法

唐贞观初年,踏上王位,祈祷观音菩萨求旨。明辩按照菩萨指示,如法修行,石壁果然洞开,跟从他进入石壁的有六人。法师当时因未通华语,就早晚礼忏,祈祷观音菩萨,以求感应。他于是绝食忏悔七天七夜,礼拜观音菩萨。他持诵大悲咒,感得观音菩萨现身说法指点,使他看见了自己在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夜晚,黄大来在睡梦中一再大呼菩萨。宋孝宗隆兴元年七月,孝宗梦游普陀山,得到异兆,于是亲自撰写《观世音菩萨赞》。

三种福田

三种福田大家都知道,田,是农夫用来种植一切农作物的地方。人在世间求福,亦如农家种田,有三种方式,可以产生人们的大福报,此称之为「三种福田」。为人子女,当知报恩,世代相承,人类福乐,故称为「报恩福田」。以上三种福田,世人如能及早觉悟,力行不懈、恶报自然消除。

布施法要

布施法要「布施」这个名词,是从印度语「檀那」或「陀那」翻译过来的。依佛教所言,布施要「三轮体空」,才算如法。在心意中,应该消灭三轮之相,于无相而行布施。虽有布施之行为,但无任何希望与祈求的意愿和心念,这才称得「三轮清净」的究竟布施。不特佛法如此教人,即中国亦相传「为善不欲人知」的美德圣训,就是西方的耶稣,也教人为善与奉献,「右手做的,不让左手知道。」由此可知,佛教三轮清净布施的重要性了。

观世音菩萨灵感录(拔病苦)

于是乎他就绝食(不吃饭),忏悔自己的罪过,经过了七天七夜,一心一意皈依观世音菩萨,虔敬的,诚恳的不懈怠一下,刻苦的祈祷菩萨现时报应!隽以病势急迫,照他朋友的话铸造观世音菩萨像,当像造成,果然在梦里见到观音,他马上向观音大士忏悔他的罪过,信奉佛法,他的脚病不用药医,自然而然的就痊愈了。他的亲戚们都劝他做功德,于是铸造观世音像两尊,供养菩萨忏悔自己的罪过,并且令他全家里人都吃素,他的病也就好了。

何谓布施

何谓布施惠施济世前文说过,慈悲喜舍是佛教的「四无量心」。何谓布施以财物普分给他人为布,克己惠人为施。人以自己所有的给与没有而需要的人叫「布施」。布施是因,施者可得大福安乐之报是果,故布施名为种福田。布施可归纳为三种:一、财施:以世间财物施舍济贫,解除人之困难。布施时常以谦逊抱歉的态度,并以爱语安慰。布施的人行布施峙,当施不离法,法不离施,方为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