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

怎样做佛事?

  所谓佛事是学佛之事,弘扬佛法之事,主要物件是人。课诵、闻法、讲经、布施、持戒、修定、八正道和六波罗蜜,都是佛事。  但是在中国一般的民间生活中,并没有做佛事的观念。通常只是在亲友或眷属亡故之后,才想要为他们做一点补偿、救济性的佛事,称为超度、荐亡,而且是邀请专业的僧...

顺治为什么要出家

顺治皇帝自从亲政后,对佛学很感兴趣。顺治十三年(1656),在北京建了一个海会寺,并从南方请来了一个叫憨璞聪的和尚住寺主持。十四年(1657)的一天,福临心情不佳,便到南苑去狩猎消闲,途经海会寺,见寺内钟声悠扬,香烟缭绕,朝拜者络绎不绝,他一时兴起,令侍卫引导寺内观赏。...

阿尼律陀是谁?阿尼律陀资料以及贡献

  阿尼律陀-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阿尼律陀,梵名Aniruddha,巴利名Anuruddha。又作阿尼卢陀、阿楼驮、阿难律、阿楼陀。意译无灭、如意、无障、无贪、随顺义人、不争有无。乃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古代印度迦毗罗卫城之释氏,佛陀之从弟。关于其身世,起世经卷十、五分律卷...

金刚般若蜜多经白话述义

金刚般若蜜多经白话述义  王骧陆居士讲述  我今天为什么要讲金刚经,用白话来述义呢?为要把金刚经上的妙用,移用在社会上。因离了世间上一切人事,佛法就没用处了。佛法处处是解除人生的痛苦,不论贵贱贤愚、老幼中外,是个人,就免不了自身的烦恼痛苦。其原因,总是执取名相,认虚妄的...

本来面目成语故事_成语“本来面目”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释义】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比喻原来的模样。 【出处】唐·慧能《六祖坛经·行由品》。 佛教禅宗六代世祖出身于贫苦家庭,3岁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以砍柴维持生活,在21岁那年,顿悟,向黄梅县东禅宗五世祖弘忍大师学习佛法,取名慧能。 弘忍大师说:“你为什么...

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学佛的目的并不是要把佛教搞成一个宗教,更不是为了拉帮结派,而是让自己和周围的人走上一个正确而又光明的道路,消除我们内心的贪婪、嗔恨和愚痴,开显慈悲与智慧,解脱生老病死忧悲烦苦,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体动心静),离苦得乐。  如果学佛后不仅不能...

佛教与其它宗教的区别

佛教与其它宗教的区别  从《生与死》这部佛学典籍中,简单摘录了下面几点佛教与其它宗教的区别之处,以便初学佛网友参考:  其一,佛教是无神论!其它任何宗教,不管是基督教的上帝、 *** 的 *** 亦或是道教的玉皇大帝,这些宗教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都认定有一个万能的、创造万...

【茅司】的意思是什么?【茅司】是什么意思?

【茅司】的意思是什么?【茅司】是什么意思? 【茅司】的意思是:茅司máo sī厕所。  ●清翟灏《通俗编•居处》:「《传灯录》:赵州谂谓文远曰:东司上不可与说佛法。朱晖《绝倒录》载宋人《拟老饕赋》有‘寻东司而上茅’句。按:俚言毛司。据此,当为...

达摩曾被人下毒六次:达摩究竟活了多少岁

达摩曾被人下毒六次:达摩究竟活了多少岁  菩提达摩(英文:Bodhidharma;?——536,另说532、528)达摩通称达摩,是大乘佛教中国禅宗的始祖。他生于南天竺(印度),刹帝利族,传说他是香至王的第三子,出家后倾心大乘佛法,出家后从般若多...

人死而不悲伤,何也?

在罗阅祗城有一个婆罗门,他常听说舍卫国人民多孝养父母,信仰佛法,而且善于修道,并供养佛、法、僧三宝。忽然,有一条毒蛇爬到那儿子的跟前,将他咬死,然而那父亲不但不管儿子,反而接着干活,连头也不抬。>接着,婆罗门又问道:“你儿子被毒蛇咬死,你为什么不但不难过,反倒接着耕地播种?”>这个婆罗门心里暗想:这个人可真不像话!>这个婆罗门人又告诉了那死者的妻子,谁知她的回答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