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元 耀州窑白地黑花瓷坛 [专家点评]元耀州窑白地黑花瓷坛这件元代耀州窑白地黑花瓷坛,高36.1厘米,口径16.2厘米,底径13.3厘米。坛口为圆唇,口沿微敛,丰肩,深腹,肩以下渐内收,圈足。肩两侧对称饰双系,以双泥条捏塑而成。肩、上腹绘黑色花纹两层,线条流畅,黑彩上罩以透明釉,白中闪黄;下腹与器内满施黑釉,下底无釉。此坛形体硕大...,花纹饱满,是元代耀州窑瓷器中的精品。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专家点评] 元 银镀金錾花双凤穿花玉壶春瓶 [专家点评]元银镀金錾花双凤穿花玉壶春瓶这件元代银镀金錾花双凤穿花玉壶春瓶,高30.4厘米,口径6.4厘米,足径7.2厘米。瓶银胎制,造型仿同时期瓷器。圆唇敞口,细颈鼓腹,平底下接外展圈足。瓶外通体银镀金,腹部錾花双凤穿花纹。外底足内有压印”樊”字。錾刻精细,线条流畅,色彩金碧辉煌,反映...工匠的艺术修养,代表了元代银器工艺的高超技艺。此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专家点评] 元 红绿彩玉壶春瓶 [专家点评]元红绿彩玉壶春瓶元代釉上彩瓷器极难见到。元代是否生产釉上彩瓷器长久以来不太清楚,但元末明初文献中又有“新烧者足大,素者欠润,有青花及五色花者,且俗甚矣”的记载。这件玉壶春瓶,高25厘米,从胎釉、造型到纹饰都具有元代瓷器的特征。红绿彩狮子戏球瓶可以说是一件典型的元代釉上彩瓷器。
[专家点评] 元耀州窑系青釉贴刻牡丹花卉纹碗 [专家点评]元耀州窑系青釉贴刻牡丹花卉纹碗俯视底足足牡丹花耀州窑始于晚唐,盛于宋,历经金元而没于明,元代耀州青瓷已是强弩之末。当时南方景德镇窑兴起,大部份的市场均为景德镇各窑所抢去,只有一些边远地区及贫困地区仍在使用价格较为低廉的本地产瓷器,因此此时北方的耀州青瓷多为粗制的日用瓷具,该碗即是一例。该碗内心采用模压印花兼以刻花之手法,饰两朵盛开的牡丹花,中间衬以花叶,刻工老练流畅。
玩瓷必看底—元青花瓷器底足处理特征 玩瓷必看底—元青花瓷器底足处理特征古陶瓷鉴赏有一句行话叫“举足轻重”,意思是说鉴定瓷器真伪和年代,看器物的底足十分关键,所谓举其足而知其轻重也。元青花的底足具有一切古瓷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的个性。以下所论元青花瓷器的底足以至正型为主。元青花瓷器的底足特征:1、圈足之大小:大盘类为大圈足。
辽宋夏金元玉器 辽宋夏金元玉器公元960至1234年的274年间,是中国历史上宋、辽、金的对峙分裂时期。宋代承五代大乱之余,虽不是一个强盛的王朝,而在中国文化史上却是一个重要时期。宋、辽、金既互相挞伐又互通贸易,经济、文化交往十分密切,玉器艺术共同繁荣。宋徽宗赵佶的嗜玉成瘾,金石学的兴起,工笔绘画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写实主义和世俗化的倾向,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宋、辽、金玉器的空前发展。
论枢府釉瓷器 论枢府釉瓷器一在元朝制瓷工艺取得许多成就当中,枢府釉瓷器是其中的一种。后人相沿成袭将此器称为枢府釉瓷。加之宫廷生活中白袍服、白仪仗帷幕、白旌旂、白琉璃砌的龙床,重大国庆节日举国皆白的气氛,枢府釉瓷器基调为白的白色,或青白色的精美瓷器,受到重视的程度,超过其他品种。
元代青花瓷器中的人物故事 元代青花瓷器中的人物故事品类纷繁的元代瓷器中,青花瓷器以鲜活、艳丽、明快独树一帜。青花瓷器中,又以人物故事为装饰题材的最具特点。一目前所见到的元代青花人物故事瓷器不过几十件,而且相当一部分流失海外,国内所见者区区可数,据我所知,主要有以下这些。二这些人物故事青花瓷器,相似的特点有:载体都是体型较大的器物,诸如盖罐、梅瓶、玉壶春瓶等。
元代卵白釉瓷探讨 元代卵白釉瓷探讨元代在中国历史上时间短暂,但在中国陶瓷史上却是一个辉煌的时代。卵白釉瓷能涵盖枢府款瓷,而枢府款瓷决难涵盖全部卵白釉瓷。笔者观察了大量元卵白釉瓷器及其标本,恰恰认为这样地卵白釉瓷胎釉的评价是不公正、不准确的。它代表了所有精细的,甚至存世大部分元卵白釉瓷的客观情况。
青花圣地景德镇 青花圣地景德镇从1998年起至今,作为中国古代瓷器的鉴藏爱好者,我们每年都要到景德镇去“朝圣”。道理很简单,研究周秦汉唐要到陕西在中,学习元明清青花瓷必须去景德镇。它的发源地是河南巩县还是江西景德镇?同时,巩县窑“唐青花”也就被认作是景德镇青花瓷的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