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辽宋夏金元玉器

辽宋夏金元玉器

  公元960至1234年的274年间,是中国历史上宋、辽、金的对峙分裂时期。宋代承五代大乱之余,虽不是一个强盛的王朝,而在中国文化史上却是一个重要时期。宋、辽、金既互相挞伐又互通贸易,经济、文化交往十分密切,玉器艺术共同繁荣。宋徽宗赵佶的嗜玉成瘾,金石学的兴起,工笔绘画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写实主义和世俗化的倾向,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宋、辽、金玉器的空前发展。宋、辽、金玉器实用装饰玉占重要地位,“礼“性大减,“玩“味大增,玉器更接近现实生活。

  宋辽金玉器为何能高度发展?

  一、宋代文化艺术高度繁荣,雕版活字印刷普遍,理学、书法、制银、瓷器……

  二、宋徽宗赵佶嗜玉成瘾、爱玉如命。宋徽宗虽然不是一个好皇帝,但却是个出色的艺术家,爱好艺术。

  三、宋代出土古玉增多,滋长了仿制古玉之风,周汉间的古物大量出土,包括良渚文化,朝廷及士大夫热中於集、整理研究古物,形成一个新的学门金石学。金石学的形成,兴起了集古玉的热潮,为满足社会需要,宋代访古玉大量涌现。

  四、玉器作为特殊商品,进入流通市场,促进宋代玉器像世俗化方向发展。

  五、玉器商品的出现, ... 民间琢玉业的发展,也因此促进了玉器市场的繁荣。

  宋代由於重视传统文化,加上地下出土的古物增多,兴起了一股复古思潮。金石学的兴起也是促使之一。

  宋待玉器世俗化的倾向与民间琢玉的勃兴,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休戚相关的。民间琢玉主要的消费对象已不完全是宫廷高官贵族,也不是文人雅士,而是对玉器十分迷恋的普通百姓,因此,宋代出现了能满足平民需要的世俗化题材玉器。访古玉的渊源虽可追溯到商周时期,唐代也有仿制同代其他质地器形的玉器,但基本上是仿摹同代器形,大量访琢远古时代造型的玉器皿,始见宋代,因此,严格意义上的仿古玉应从宋代开始。宋代玉器艺术化倾向,表现在两个方面:

  1、是从唐代开始的花卉纹玉器到宋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几可说当时形成一门专琢花鸟形玉器的玉作。宋代花鸟形玉器与当时绘画艺术相互影响,共同谱写宋代艺术篇章。宋代的花鸟形玉器多呈写实风格,花朵、花板、花茎一应俱全。

  2、图画玉雕的出现。玉图画包括有背景的隆起和立体的图画玉器。由背景和画面两部分组成。这种绘画性玉器使见於宋代,至清代达到他辉煌的顶峰。是绘画艺术与雕塑完美的组合。最能反映宋代佩饰玉水平的要推各种雕工精细、形态优美的花鸟形玉佩。

  3、宋代实用玉器皿不仅比唐代品种多,数量也多。文房玉具,已不在仅仅是文人把玩的玉件、而是有可供文人书写的实用具。

  在中国玉雕史上,花卉形玉器以宋代最为精美。

  辽

  辽代是中国东北辽河流域由契丹建立的地方政权。916年由耶律阿保机创建。其疆域控制整个东北及西北部分地区。辽代是由一个较为落後的边疆民族建立的地方政权,政治、文化较为低落,但长期与汉族比邻,并受先进中原文化的影响,故在文化及用玉制度上,均受宋堂文化的影响,玉也不例外。朝廷用玉,广於唐宋。规定皇帝系玉束带,五品以上官吏服金玉带。

  辽代玉器制度,除脱始於唐风外,其自身特点:

  1、用玉上,崇尚白玉,尤其推崇和田白玉。

  2、契丹贵族金银玉互用。契丹贵族把这些价值连城的佳材融为一体,制成精美绝伦的工艺品,既反映契丹族的工艺水准,同时又折射出契丹贵族奢侈的生活。

  3、契丹贵族真玉宝石兼用辽代玉器具有其独特的民族风格。

  玉代版是辽代重要的朝廷用玉,其特色是定数不一,厚薄略有出入,多光束无纹,四角常以铜钉铆在草带上。辽代肖生玉器以动物造型为主,植物和几何造型很少,这可能与契丹以游牧经济为主,长期与动物为伍有关。

  金代

  金代所处的年代是和南宋相对峙的特殊年代,同时又是北方少数民族所为,因此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与民族风格。

  金代玉器繁荣的原因:

  1、女真族在契丹辽代及北宋地区大量掠夺珍宝, ... 了金代玉器的发展。

  2、其统治区域包括今之东北三省、河北、西、山东以及河南、安徽、江苏一部份的广大地区。

  3、学习先进的中原文化,促进了金代玉器的发展。

  4、金代有较为充足的玉料、玉匠,加速了玉器的发展。金代玉以回鹘贡进或通过西夏转手得到新疆玉。为了确保玉材的使用,金规定朝廷愈多用和阗玉琢制,祀天地之玉皆以次玉代之。金在扩张过程中,俘虏的大批玉匠,有的原在辽境内,有的直接从北宋境内掳掠而来。

  5、“春水玉”、“秋山玉”是金的代表作。

  契丹、女真均是北方游牧民族,渔猎经济站主导地位,春水、秋山员为契丹族春、秋两季的渔猎捺钵活动。所谓捺钵,即契丹族本无定所,一年之中依牧草生长及水源供给情况而迁居,所迁之地设有行营,谓之捺钵。

  女真族建立新政权後,承袭了契丹的旧俗,狩猎於春秋的娱乐活动,并将捺钵渔猎活动改称为「春水」、「秋山」。

  6、常见的「春水玉」表现为残忍场面,通常是海东青促天鹅图。

  7、海东青是一种神鸟,又名鹰鹘、吐鹰鹘,主要生长於黑龙江流域。它体小机敏,疾飞如电,勇猛非凡,自古以来深得我国东北各民族的喜爱,有专人进行驯养,用以捕 ... 大雁及天鹅。

  8、秋山玉是表现女真族秋季狩猎,射 ... 鹿的情景。在金代,秋捺钵也称伏虎林。在雕琢技法上,常留色玉皮作秋色。在表现手法上,秋山玉有繁、简、粗、细之分。场面不像春水域残酷无情,而是兽畜共处山林,相安无事,一副世外桃源的北国秋景。嘎拉哈玉玩具,也是一种充满女真民族情趣的玉具。玉嘎哈拉,是女真贵族儿童的玩具,中间有穿孔,可随身佩带。玉形似羊或狗子的髌骨。类似汉族童子玉坠,似有希冀少年福祉不断之意。因是羊或狗子之骨,是北方主要供食用动物之骨,长年佩带,具兆祥之瑞。

  金人常服玉带为上,庶人禁用玉。金代女真族佩带玉较为发达,其时称作「列」,多作腰佩。金代佩饰玉以花鸟纹为主。金代花鸟形玉佩,多作绶带鸟衔花卉纹。

  因「绶」自与「寿」字谐音,故寿带鸟是福寿的象徵。绶带鸟衔花卉纹,寓意春光长寿,勃勃生机龟巢荷叶,是金代另一重要玉佩。是寿意类。

  金代玉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艺术,不是孤零零的表现一个物体或一件动物;而是花与鸟、龟与荷叶、鱼与水草相辅相成,动静结合,表现出周围的环境特点,富有生活气息。

  元代

  蒙古灭金以前,几乎没有琢玉业。灭金後,特别是建立元朝,将首都迁至大都入主中原後,由於受金代文化和汉文化的影响,元朝琢玉业得到很大发展。

  元朝琢玉业有很大发展,其特点为:

  1、接受汉族传统的爱玉风上,近取金宋、远法汉唐。

  2、继承宋金传统琢法技艺。元朝 ... 网罗掌握了大量的工匠,使之官办手工业生产。

  3、沿用宋金玉器传统题材:花卉纹的延续,螭虎纹的再兴,春水玉、秋山玉的进一步世俗化,虎纹是龙子之一,始见西汉,历代虽有雕琢,但运得均不多,元代螭虎纹不仅应用得多,而且非常成功,并创造元代的风格。江春水玉逐渐演化为鹰击天鹅、芦雁荷藕图;将秋山玉逐渐衍变为福鹿图案。其影响一直波及明清。史书记载看,元明清三代,宫廷玉器匠前期得到更大的发展。元代玉带钩曲线较为平缓,但玉器增大,多成琵琶形。

  元代朝廷对朝廷用玉倍加重视,一方面为了便於在汉族地区统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蒙古贵族的需要,具体表现有:

  a、朝廷控制玉料、玉砂,元代玉产地有和阗及匪力沙两地,官办玉作坊利用和阗、匪力沙所出玉材辗玉。辗玉砂亦称「磨玉下水砂」

  b、朝廷专设琢玉机构,元代官办手工业很发达,元朝 ... 设有许多管理手工业的机构和官办手工业作坊。元朝的官办手工业玉作坊,始终以元大都为主,那里有金代的琢玉传统。另一个设在杭州,因有南宋良好的琢玉基础。

  c、朝廷琢制巨型玉器,由於受玉材及雕琢技艺的限制,中国玉器一向以小巧玲珑着称,因而常被划入古玩类,其科学艺术及历史价值常被研究者忽视。中国玉雕史上,第一件真正的巨型玉雕应为元「渎山大欲海」(此为金代玉匠雕琢的)。蒙古、元代朝廷有琢至大件玉器的爱好。

  d、有专门的朝廷用玉,蒙古、元代朝廷用玉主要在生活用玉,佩玉及处理公文用玉等方面。元代处理公文的玉器要属国玺及玉押。玉押始於五代,但实物始见於元,元代百官多不能执笔画押,就以象牙、木刻而印之。而玉押只有一品以上高官由朝廷特赐方可使用。

  元代玉器之艺术特点:

  1、玉器形体气势较大。

  2、雕琢技艺炉火纯青。

  3、装饰技巧新颍别致。花卉纹、螭虎纹装饰应用得非常成功,倭角的处理非常得体。元代玉匠在方形玉器的处理上,硬挺挺的直角,为流动的倭角,刚柔并济,同时在边框内外缘刻两条粗阴线,更使元代玉器的线角显得十分优美玉器的搭配技巧十分熟练。

  4、仿古玉在唱主角。元代最明显的仿古玉实物,要算玉瓶与玉尊,而仿摹的对象或是周代青铜尊,或是早期陶瓷贯耳瓶,为清玉器大量摹青铜器、陶瓷器开了先河。

  5、新颍玉器展示风采。元代新款玉器除玉押、帽钮外,还有玉带环、玉带扣等。

  大赏:

  玉云龙纹炉

  玉云龙纹炉,宋,高7.9cm,口径12.8cm。

  炉青玉质。体圆形,侈口,无颈,垂腹,圈足外撇,两侧对称饰兽首吞耳。通体以“工”字纹为地,上饰游龙、祥云和海水纹。器内底阴刻乾隆七言诗一首:

  何年庙器赞天经,刻作飞龙殿四灵。

  毛伯邢侯异周制,祖丁父癸似商形。

  依然韫匵阅桑海,所惜从薪遇丙丁。

  土气羊脂胥变幻,只余云水淡拖青。

  末署“乾隆戊戌孟秋御题”。

  宋时,受理学“格物致知”思想的影响,文玩鉴赏成为时尚,对三代青铜器的研究也颇有成果。于是宋代的玉器形制便又多出了一个类别,那就是仿古青铜器玉器,简称仿古玉器。本器即以青铜簋为蓝本,但在器型和纹饰上多有增损变化,玉料也不是黄色。

  白玉双立人耳礼乐杯

  白玉双立人耳礼乐杯,宋,高7.5cm,外口径11-11.4cm,足径4.5cm。清宫旧藏。

  杯白玉制,圆形,口微外撇,壁较厚。内壁凸雕32朵云纹,外壁饰礼乐图,凸雕10人,或持笙、笛、排箫、琵琶等乐器演奏,或歌唱。杯两侧各雕一立人为耳,其人手扶杯口,足踏云朵。

  安徽的宋墓中曾出土过银质礼乐杯,与此杯类似。此杯之造型在宋、元时期极为流行。这件玉杯进入清代宫廷时间较早,深受乾隆皇帝的喜爱,在清宫遗存玉器中有乾隆时期的仿制品。

  玉环托花叶带饰

  玉环托花叶带饰,宋,直径6.5cm。清宫旧藏。

  作品为白玉 ... ,表面有褐色斑。圆形,多层次,下层为一圆环,上层镂雕花卉,似为百合,中部两朵花交错,周围饰叶、花,叶上用深、浅两种阴线表现出花叶的筋、脉,图案简练紧凑。左侧近环处露一孔,以备穿带。

  此带饰的图案为典型的宋代花卉图案,主要特点为花叶简练紧密,花及叶的数量不多,用大花、大叶填满空间,图案表面少起伏,叶脉以细长的阴线表现,在透雕的表现 ... 上注重图案的深浅变化而无明显的层次区分。

  玉鱼莲坠

  玉鱼莲坠,宋,长6.2cm,宽4cm,厚0.6cm。清宫旧藏。

  玉色白,表面有赭黄色斑。鱼小头,长身,无鳞,鱼身弯成弧状,昂首,尾上翘,鳍短而厚,共6片,其上有细阴线。鱼身旁伴一荷叶,长梗弯曲,盘而成环,可供穿系绳。

  西周以后鱼类玉器数量锐减,唐代又有回复,宋代佩鱼之风又盛,出现了较多的玉鱼,样式、种类不一,或与荷莲、茨菇相伴,或仅单条鱼,或无鳞,或饰横向水线,或饰网格纹。此风一直延续到元、明、清时期。荷花与鱼相并含有连年有余之意,是吉祥图案的一种。

  玉孔雀衔花饰

  玉孔雀衔花饰,宋,长7.6cm,宽3.8cm。清宫旧藏。

  花饰玉色青白,有赭色斑,为半圆形玉片,其上透雕孔雀衔花图案。图案主体为孔雀,孔雀回首,拖尾,展翅,口衔花枝,枝上有花两朵,品种不同。

  花鸟类玉器在宋、辽、金的考古发掘中多有出土,其中不乏鸟翅一只伸开、另一只下折的造型,这种鸟衔花玉饰是宋代较流行的样式。北京房山石棺墓出土有孔雀形玉发饰,孔雀之尾端带有半月状透空孔洞,同此件作品孔雀尾部的表现相同。此件作品较一般宋代花鸟玉佩更为精致,据其形状,可能是一种嵌饰。

  玉举莲花童子

  玉举莲花童子,宋,高7.2cm,宽2.8cm,厚1.1cm。清宫旧藏。

  玉呈暗白色,雕一童子,著细袖衫、肥裤,外罩一长马甲,马甲上刻方格“米”字纹。童子头向左侧,露右耳,双手举莲花一枝,花朵置于头顶。

  作品为宋代玉童子的典型形象,五官表现简单,以少量的短弧线表示衣纹。衣、裤、马甲等装束在同类作品中多有出现。唐代时,器物中已有荷莲童子图案,宋以后,这类玉雕童子日多,作品有“连生贵子”的含义,寓意吉祥。

  玉松阴听泉图山子

  玉松阴听泉图山子,宋,长10.5cm,高9cm,厚4.5cm。清宫旧藏。

  玉质青白色,含有较重的赭、褐色斑。随玉料外形雕山林景色,正面山林中,松树下,一老人坐于石上,衣带似解,左手扶膝,右侧置一葫芦,一侍童立于身旁,双手捧杯。一小溪顺势而下,上游一鹿俯首而立。山子背面雕大叶柞树。作品中山石用孔洞透空之法雕出,小溪则以集束折线表示,人物衣纹简单,为宋、元时期玉器风格。观松下之人,非农非儒,闲散洒脱,作品表现的是一种富裕的山林生活。

  玉荷鹭纹炉顶

  玉荷鹭纹炉顶,宋或金,高5cm,底径4.3-4.7cm。清宫旧藏。

  炉顶玉质白色而局部为黑色,整体近似圆柱形,顶部略细,镂雕荷叶、芦草缠绕状,荷叶巨大而张开。一张荷叶上有黑色乌龟爬行,口吐烟云,其旁有荷花,荷、芦中可见5只鹭鸶隐现其间。器底部有一平板以示水面,其上有孔,可穿绳结系。

  荷叶、水草、水鸟、龟等图案在宋、金玉器中非常流行。四川广汉南宋窖藏出土有龟巢荷叶带饰,北京丰台金代涡古沦墓出土有龟巢荷叶玉饰,与此作品应属同类题材。此外,上海地区的元代墓葬中也曾出土类似的饰荷叶、鹭鸶图案的炉顶。这表明此类作品的使用地域广泛,流行时间长,对后世玉器有很大影响。

  青玉双鹤佩

  青玉双鹤佩,宋,长6.8cm,宽4.3cm。清宫旧藏。

  质似白玉,微带青色,鹤头相对,双鹤翅爪相接,作展翅欲飞状。上部有孔备穿系,知是佩饰。

  这件寓意祥瑞的双鹤佩的 ... ,受道教影响,并反映出宋代道教的发展。宋代道教影响的扩大同某些帝王崇尚道教有关。史书记载宋徽宗好道教,并把鹤作为祥瑞之物。玉雕中对称动物布局渊自唐代,但这种双鹤题材却是自宋代逐渐增多的。

  玉海东青啄雁饰

  玉海东青啄雁饰,金,直径7cm,厚2.1cm。清宫旧藏。

  此玉饰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圆形,上部雕海东青啄雁及荷叶图案。海东青体小而敏捷,腾空回首,雁于海东青身下,回首与其对视,欲逃不能,身傍荷叶,一荷叶束而未张,一荷叶张而卷边,表明大雁已被迫降至荷塘,难寻生路。此玉饰两侧各有一椭圆形隧孔,可穿带或套入钩头,表明此物是一种用于人身的带饰。

  白玉龙钮押

  白玉龙钮押,元,长5.8cm,宽5cm,高4cm。

  玉押方形,略厚,底面有凸起的阳文图记,上部为龙形纽,龙身短而似兽身,头上有角,披发,四肢粗壮,肘部饰上扬的火焰纹,三岐尾,中一岐长,上冲与头顶发相接。

  押是一种符号,签画于文书,表示个人的许诺,后为使用简便而刻之。元代陶宗仪《缀耕录》记:“今蒙古色目人之为官者,多不能执笔画押,例以象牙或木刻而印之,宰辅及近侍官至一品者,得旨则用玉图书押字,非特赐不敢用。”据此可知元代用玉押者较用象牙、木刻类押者身份等级要高。

  玉镂雕双狮

  玉镂雕双狮,元,长7.3cm,宽5.2cm,厚1.7cm。清宫旧藏。

  玉质白净无杂色,为较厚的片状,镂雕大、小二狮,大狮卧伏而回首,前肢踏球,小狮直立,前肢举起,与大狮相戏。

  狮子生活于热带,在我国很少见,但很早即输入我国。中国历代工艺品中不乏狮子题材的作品,主要有两种:一种以真实的狮子为造型而加以变化,另一种较为夸张。目前见到的狮类作品多为传世品,制造年代的界定颇有难度,一般研究者以卢沟桥望柱饰狮及故宫断虹桥望柱饰狮的特征为参照来划定北方狮类作品的年代。此件玉狮为小头,腮部有弯月形弧线,具有明显的元代作品特点。

  玉双螭纹臂搁

  玉双螭纹臂搁,元,长10cm,宽3.4cm,厚1cm。

  臂搁玉色青白,有赭色斑,片状,长方形,两端呈“S”状,两侧下卷,正面凸雕双螭衔灵芝图案,背面饰云纹。

  此件作品为已知的早期玉臂搁。宋以后,玉器中大量使用螭纹装饰,但螭的形象已无汉代螭纹的特点,更似爬虫。双螭灵芝图案在元代玉器上较为多见,据此作品的样式、螭纹及灵芝的特点可确定为元代所制造。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辽宋夏金元玉器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2.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3. 12000余尊彩塑,一览中国古代雕刻的最高水准

    山西古代彩塑总数有12000余尊,是不折不扣的彩塑艺术大省。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长治古代彩塑分别是:长治郊区梁家庄观音堂,长子县法兴寺,长子县崇庆寺以及沁县南涅水石刻。长治▼观音堂彩塑(明代)▼法兴寺彩塑(宋代)▼崇庆寺彩塑(宋代)▼南涅水石刻看完这些,果然美不胜收,但长治只是作为整个山西的缩影被推在了风口浪尖。

  4.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5.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6. 夫妻「 ”合葬墓”遍地黄金,被盗3次后,考古家:至少还有20亿文物

    560年后,这座夫妻墓被发现,考古专家赶到时,发现了3个盗洞。仅是一个魏妃,就有着价值上亿的珠宝陪葬品,考古学家们粗略地估计了一下梁王墓中随葬品的价值,梁王墓中的文物不是瓷器就是黄金和玉器,其他的陶制品都很少,因此考古专家认为梁王墓中的文物价值超过了20亿。专家大呼:快挖,还剩下20亿文物!从梁王的墓志铭来看,在梁王去世后,皇帝为他赐谥号为:庄。

  7.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8. 赵匡胤攻打南唐之前,曾给过李煜3次体面投降的机会,都被拒绝

    961年,南唐国主李璟去世,太子李煜即位,史称南唐后主。赵匡胤的下一个目标只能是南唐,这一点南唐后主李煜,即使再无能也看的很明白。于是,他与赵匡胤之间,玩了一次猫捉老鼠的游戏,这段历史细讲起来,颇有意思。其目的很明显,这就是给李煜准备的居所。赵匡胤让李从善给李煜写信,让李煜来汴京做礼贤斋的主人,并许诺了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太祖虑其难制,令从善谕旨于煜,使来朝,煜但奉方物为贡。

  9. 定陵是如何成为考古界的一个深刻回忆与极大的损失的?

    此处的定陵,特指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皇陵区的明定陵,明定陵是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寝,也是第一处被官方主动考古发掘的帝陵,但就是这次的挖掘,却造成了一次巨大的考古损失,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下面慢慢道来。鉴于这次灾难性的后果,在郭沫若在此请求挖掘武则天的陵墓时,上面冷冷的说:不允许,而且今后再也不准主动挖掘帝后陵墓!!!

  10. 羊舌大墓扑朔迷离,墓主是晋文侯吗?答案可能在墓地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师氏姜匜在晋国公侯墓发掘中,晋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发掘出羊舌大墓后,这个争论愈争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晋文侯墓葬,自然成为晋国考古的一大缺憾。两墓遗留的历史碎片在曲村—天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应是殇叔和他的夫人。

随机推荐

  1. 三浴三衅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ānyùsānxìn【解释】衅: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出处】《国语·齐语》:“比至,三衅三浴之,桓公亲逆之于郊,而与之坐而问焉。”【例子】【相关】百度“三浴三衅”

  2. 【伶俜】的意思是什么?【伶俜】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伶俜língpīng1.孤单貌。金·元好问《七月十二日行狼牙岭》诗:「狼牙路滑马伶俜,老鹤超超欲上征。」伶俜的拼音língpīng伶俜是什么意思伶俜língpīng1.孤单貌。宋·范成大《望海亭赋》:「若夫浩荡轩豁,孤高伶俜;腾驾碧寥,指麾沧溟。」3.飘泊貌;流离貌。明·郑若庸《玉玦记访姨》:「衰容凋谢,旧业伶俜。」5.艰难貌。

  3. 执迷不醒是什么意思?

    【拼音】zhímíbùxǐng【解释】犹执迷不悟。【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之一一八回:“宝钗虽不言语,遇事试探,见他执迷不醒,只得暗中落泪。”【例子】若再执迷不醒,这四人就是前车之鉴。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八回【相关】百度“执迷不醒”

  4. 生活中处处留心

    生活中处处留心>娃娃脸的咖啡匙,会唱歌的柠檬榨汁器,能哈哈大笑的化妆盒……一套餐具改变了她的人生赵雪出生在中原古都开封市。赵雪的男友在一家外企搞营销,颇有生意头脑。大笑声中赚钞票赵雪拿出8万元积蓄,请女友帮她联系英国的那家“开心商品”公司。为了买到这种“开心商品”,很多年轻人甚至不惜从几十公里以外慕名赶来。开店的第一个月,赵雪轻松赚了7000多元,超过了当白领时的薪水。

  5. 100多个冷知识,一看吓一跳

    100多个冷知识,新鲜出炉的冷知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小伙伴们赶快让你们的朋友涨涨知识吧!冷知识1.巧克力对于狗来说是致命的,只要几盎司就可以使一只小狗丧命,因为心脏神经系统受损而死亡。中国人讲国语,英国人讲英文,中国人的手语和英国人的手语有没分别?聋哑中国人用中国手语可不可以和英国聋哑人士沟通呢?此外,向前跳的话,着地的时候,身体会向后仰,后脑撞到的危机性较大,死亡率亦较高。

  6. 梦见白狐_周公解梦梦到白狐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白狐好不好

    离异丧偶者梦见白狐貍,预示可以出远门旅行,但途中要小心。生意人梦见白狐貍,主近期财运比较佳,但防小人倒账。求学者梦见白狐貍,预兆考试成绩一般。孕妇梦见白狐貍,预示着你人际关系良好,近期不会与别人发生争吵,可以过平静的生活。孕妇梦见白狐貍预示会产下一个健康漂亮的女儿,同时也是生活会幸福的预兆。梦见一只白狐貍,财运将好转。

  7. 阿育王障日造塔的故事

    阿育王障日造塔的故事在《大唐西域记》卷八《摩揭陀国》“无忧王建舍利塔”条中记述:在地狱遗址南边不远的地方,有一座佛塔。接着近护大罗汉又给阿育王讲述了献土因缘〓的故事和如来授记兴建〓八万四千塔的预言。阿育王接受了这个指教,向各路鬼神宣布了这个命令。是说佛祖对阿育王授记预言的事。如把阿育王称作法王。两个故事的情节虽然不同,但结尾都是罗汉以手障日同时起塔入藏舍利的。

  8. 王伯当为何至死不投降秦王李世民?为何叫他“白衣神箭”?

    王伯当为何至死不投降秦王李世民?为何叫他“白衣神箭”?  王伯当是《隋唐演义》中的人物,为瓦岗五虎将之一。虽然通过演义被大家熟知,但是王伯当却不是作者原创的人物,历史上确有其人。  王伯当原名王勇,是河南兰考人,外号勇三郎。他是起义军首领李密手下...

  9. 「 ”三分靠治,七分靠养”这5招养好胃,从此一身轻松

    血不足就阴虚,阴虚就火旺,火旺就会加快体内脂肪垃圾的代谢,同时也会把一些正常的营养成分给消耗掉。因此,无论胖还是瘦,补气还是补血,最根本的其实是补脾!

  10. 关于慈禧太后的身世有哪些说法?

    俗语道:人红是非多,况且执掌大清政权48年的女皇慈禧呢。第三个就更加的详细了,说慈禧是山西潞安府(长治市)的...,本来父母都是穷苦的农民,后来家里孩子太多养不活她了,就把她卖给大户人家当丫鬟,后来由于伺候人伺候的好,被女主人赏识,于是就把她认作了干闺女,后来又让她和自己的孩子一起读书认字加以培养,没想到她天资聪颖,有一年宫里召秀女,慈禧就以干妈老公惠征女儿的身份入了宫,没想到一下成为了大清女皇。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