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玛窦

我国风水学何时传入欧洲?_风水知识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曾写过一本书《利玛窦中国札记》,其中就有对风水的描述:“中国人认为,整个物质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所构成。”19世纪时,英国传教士伊特尔来到中国。经过多年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他写了《风水:古代中国神圣的景观科学》一书,并在伦敦出版。外国人研究风水最为著名的,当属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他对中国风水有较深刻的认识,并在《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一书中,对中国传统风水建筑有高度评价。

明朝世界地图被清朝所烧,专家叹息:明朝航海比欧洲领先太多!

《坤舆万国图》中的英国但清朝入主中原后,这份世界地图被清...尽数焚毁,明朝人好不容易才睁眼看世界,清朝满族统治者又将这份开放的思想抹...,致使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专家拿到这份世界地图后,仔细研究发现了许多令人惊叹的事实,让人不禁怀疑,明朝的航海水平,真的是史料当中记载的那样吗?

利玛窦小传:假装是和尚的传教士,给中国带来西方技术的第一人

利玛窦小传:假装是和尚的传教士,给中国带来西方技术的第一人1552年10月6日,利玛窦出生于意大利。利玛窦从小在耶稣会开办的学校读书,理想是成为传教士。但是19岁时,利玛窦拒绝了父亲的安排,加入耶稣会,并决定终身不娶。利玛窦在印度待了4年,被调到澳门,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利玛窦便以和尚的模样,传教6年,有了一些信徒。

利玛窦

利玛窦利玛窦,旅居中国的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学者。生于意大利马切拉塔,卒于中国北京。1597年被任命为耶稣会中国传教会会长。次年以进贡方物、协助修正历法为由进京,但未获准在京居留。1608年末,根据在中国传教期间的经历和见闻,开始把所了解的中国情况用意大利文记述下来,此即《利玛窦札记》。中译本名为《利玛窦中国札记》。对其在中国传教的策略,罗马教廷和西方在华传教士颇有争议,因而引发了“中国礼仪之争”。

中外学者称利玛窦是中华文明西传的先驱

波兰学者亚历山大米瓦伊萨克称,由于有利玛窦的工作,中国的形象在欧洲才从“神秘的国度”走向了“现实之所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刘明翰认为,利玛窦是一个人文主义者,表现在他向中国传播西学的同时,将中国文化全方位介绍到欧洲,是“中学西传”的先驱。肇庆学院教师何凯文认为,利玛窦在中西医学交流方面的作为和影响被忽视了。

耶稣会在中国四百年的传教,究竟是怎样的传奇历程?

基督教最早传入中国的是唐朝的景教。几年后朝廷下令禁止传教,并将京城的传教士全部逐出。直到罗马教皇撤换了中国的传教师,不许教徒崇拜祖先,触犯了康熙皇帝的雷霆之怒。除了遵守利玛窦教义的信徒,其他传教士全部驱逐到澳门,并且严禁人民信教。天主教正式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开始交锋,北京、广州、上海等地陆续爆发教案,同治九年的天津教案更是震惊中外。

徐光启那么有才,为什么到最后什么都没有

今天历史新知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徐光启有才能有想法,但为什么最后什么都没有做成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徐光启是影响了一个时代的人,他第一个翻译了《几何全本》,但是这项工作是他和一个叫做利玛窦的意大利传教士共同完成的。但这些困难徐光启都可以克服,只是因为魏忠贤,让自己的怒火彻底无法控制。>后来魏忠贤被处置,徐光启又被启用,可当时他已经是七十岁高龄了,他就算再想做些什么也没有精力做了。

给官员送礼:明清之际在华天主教士的礼物策略

方济各会士石铎琭的第一次送礼经历1677年底的一天,晨光熹微,风飘进方济各会在福建宁德的教堂中,平添了几分清冷。福建三都镇上的西班牙式天主教堂石铎琭自1676年与同伴傅劳理[MiguelFlores]入华后,他们便一直和利安定[AgustíndeSanPascual]在宁德及其周边地区传教并学习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这在以礼仪著称的中国十分重要。他害怕自己讲不好中国话,也担心弄错拜访官员时的各种礼仪。

传教士利玛窦逝世

1610年5月11日明朝万历年间旅居中国的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逝世>利玛窦,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学者。1578年3月24日,利玛窦从里斯本出发乘船和其他14名耶稣会士一起前往印度传教。1584年利玛窦获准与罗明坚神父入居广东肇庆。1601年,明神宗下诏允许利玛窦等人长居北京。但中国的朝廷根本没有注意到,利玛窦长住北京的目的是为了传播基督教。>1610年5月11日利玛窦病逝于北京,赐葬于平则门外的二里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