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政府

96年前的今天,被骗搞复辟的「 ”辫帅”去世,获武将最高谥号忠武

(万象历史特约作者:一声雷)【1923年9月12日】96年前的今天,被骗搞复辟的「”辫帅”去世,获武将最高谥号「”忠武”1854年12月14日,张勋生于江西奉新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自幼父母双亡,在地主做童工,白天放牛,晚上陪少爷读书、写字、玩耍。26岁时,地主举荐他到南昌府衙任职。1884年(30岁),地主又举荐他加入湘军,先后经历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41岁),张勋投奔袁世凯,

二次直奉战争张作霖获胜,可他和冯玉祥为何要请段祺瑞出山当总统

二次直奉战争张作霖获胜,可他和冯玉祥为何要请段祺瑞出山当总统文|明翊第二次直奉战争的结果,是民国从直系当权换成了奉系当权,而作为奉系的「”带头大哥”,张作霖的地位水涨船高,一举从一个东北的「”土皇帝”变成了民国背后的当权人。当然了,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做出巨大功劳的冯玉祥,也借此成功上位。不过比较奇怪的是,打扫完战场的张作霖和忙完北京事情的冯玉祥,两人都没有去争夺新总统的人选,反而是煞费心机的请段祺

北洋之虎段祺瑞晚年为何寓居上海?

皖系军阀首脑段祺瑞是袁世凯心腹大将,在前清即与王士珍、冯国璋并称为「”北洋三杰”。民国以后特别是袁世凯死后,段祺瑞在北京政坛纵横捭阖十余年,呼风化雨,1920年代中期息影津门。九一八事变后,段祺瑞突然南下定居沪上,直至1936年去世。段氏虽然是合肥人,但一生事业均在北方,为什么晚年却南下上海?其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内幕呢?南方来客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快了侵华步伐,一批原北洋下野军阀、失意政客被日

民国野史趣闻8则,张作霖,袁世凯,山东靳云鹏......

1张学森,张作霖,张学良号称”东北王「”的张作霖也有温情的一面,不仅在亲情方面对孩子...犊情深,对待知识分子也尤为客气,张作霖掌舵东三省之时,每到孔老夫子的诞辰,这个戎马一生的老军阀,都会特意换上长衫马褂,亲自跑到东北的各个学校,向执教的老师们,认真地打躬作揖:「”我是大老粗,粗人一个,不懂文化,教育下一代,全亏诸位老师辛劳,特地跑来感谢!”这位统领30万虎狼之师的海陆空大元帅,一辈子没有出卖过

动员长达十年,苻坚的家底都押上了!详解前秦伐晋前的双方局势

谢玄乘胜推进,移师三阿,城下一战解围。秦军退路被截,辎重全失,被晋军围攻全军覆灭,彭超、俱难仅以身免。但晋军并没有反攻彭城。消息传至长安,苻坚大怒,槛车收彭超下廷尉候审,俱难削职为民。东部战线稳定在徐州以南、淮水以北一线。桓石虔乘胜追击,拔管城,俘斩秦军1万7千余。次年十月,桓冲命扬威将军朱绰进逼襄阳以探虚实,焚秦沔北屯田,掠徙600余户而回,此事后苻坚开始在朝廷议伐晋。▲前秦伐晋路线图,图/网络。

曾国藩、李鸿章培养了很多响当当的人物,为何左宗棠却没有?

《清史稿》中对左宗棠的评价,完全是与曾国藩对比进行的。只有左宗棠特立独行,与曾国藩相抗衡,不肯甘居人下,两人趋向时合时不合。曾国藩以学问自敛抑,外交上主张和,而左宗棠却锋芒毕露,对外主张战,所以世人的舆论都站在左宗棠一边。这样说吧,曾国藩、李鸿章培养出来的人才叫得上来的至少有数十人,而左宗棠培养出来的人才则寥寥无几,这一点估计不认同的是少数吧。

中国做为一战的战胜国,到底得到了什么

战争的结果是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这次参战对中国有着重要的历史影响。近代中国人一直在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中国人天真地认为,中国可以借一战胜利的契机,从此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牢笼,结束半殖民地国家的地位。巴黎和会让中国的外交遭到极大的屈辱,中国人民开始觉醒,对西方...有了全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