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万象历史特约作者:一声雷)【1923年9月12日】96年前的今天,被骗搞复辟的「”辫帅”去世,获武将最高谥号「”忠武”1854年12月14日,张勋生于江西奉新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自幼父母双亡,在地主做童工,白天放牛,晚上陪少爷读书、写字、玩耍。26岁时,地主举荐他到南昌府衙任职。1884年(30岁),地主又举荐他加入湘军,先后经历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41岁),张勋投奔袁世凯,

(万象历史特约作者:一声雷) 【1923年9月12日】96年前的今天,被骗搞复辟的「 ”辫帅”去世,获武将最高谥号「 ”忠武” 1854年12月14日,张勋生于江西奉新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自幼父母双亡,在地主做童工,白天放牛,晚上陪少爷读书、写字、玩耍。 26岁时,地主举荐他到南昌府衙任职。1884年(30岁),地主又举荐他加入湘军,先后经历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 1895年(41岁),张勋投奔袁世凯,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任管带(营长)。1899年(45岁),张勋随袁世凯到山东镇压义和团,升为总兵官(团长)。 (张勋故居) 1900年(46岁),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和光绪慌忙逃往西安。张勋带着几千人马从山东星夜兼程赶来保护。 一路之上,张勋兢兢业业,即便是痔疮犯了,也不离开慈禧轿子半步。慈禧特许他骑马护送,张勋跪地谢恩后,依旧坚持步行护送,让慈禧感动不已。 与八国联军议和签订《辛丑条约》后,慈禧返回北京,就把张勋也调到北京,担任御前护卫。 1909年(55岁),溥仪即位,张勋升任江南提督,驻守南京。 1911年,清朝取消强制剃发留辫,「 ”听军民自便”。张勋表示忠于清廷,要求手下军队3000余人全部保留发辫,人称「 ”辫子军”,张勋也被称为「 ”辫帅”。 不久,武昌起义爆发,南京革命党起兵响应。张勋率部与革命党激战2个月,最终战败逃到济南。 1913年(59岁),袁世凯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张勋所部改称「 ”武卫前军”,驻兖州,仍然禁止剪辫。不久,宋教仁被刺,二次革命爆发,张勋率部南下,镇压「 ”讨袁军”。 9月1日,张勋攻入南京城,纵兵抢掠,屠 ... 革命党数千人,南京一时成了人间地狱。事后,张勋升为长江巡阅使,驻守徐州。 1915年(61岁),袁世凯称帝,张勋被授为一等公,在北洋军中地位显赫。 1916年(62岁),袁世凯去世后,总统黎元洪与 ... ... 段祺瑞矛盾重重,尤其在是否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问题上,尖锐对立,史称「 ”府院之争”。 黎元洪一怒之下,下令免去了段祺瑞的职务。段祺瑞回到天津,鼓动张勋出面,组织了十三省督军团一起抗衡黎元洪。 1917年5月23日,张勋召集督军团到徐州开会,要求大家同意将黎元洪赶下台后,迎溥仪复位。段祺瑞表示同意,各督军代表一起在黄绫子上签字画押。 (辫子军在北京天坛的营地和士兵棺材) 1917年6月14日(53岁),张勋以调停「 ”府院之争”为名,率5000千「 ”辫子军”,从徐州出发,到达北京。他逼黎元洪退位,解散国会。3天后,张勋进宫参拜溥仪,与从天津赶来的保皇党领袖康有为,开始了复辟的计划。 7月1日,张勋身穿蓝纱袍、黄马褂,头戴红顶花瓴,进宫迎接溥仪。12岁的溥仪,再次登基,当上皇帝,史称「 ”张勋复辟”。 张勋复辟,意味着共和的彻底失败,立刻引起革命党人的强烈反对。7月6日,在上海的孙中山乘军舰南下,呼吁被解散的国会议员,一同前往广州组织军 ... 。从此,广州成为南方革命的新中心。 而段祺瑞见目的已达到,在天津发表檄文,组织讨逆军,誓师讨伐。12日,讨逆军攻入北京,「 ”辫子军”一触即溃。张勋仓皇逃到荷兰使馆躲藏,只做了12天皇帝的溥仪,再次宣布退位。 (讨逆军进攻皇宫) 段祺瑞「 ”再造共和”,重新上台,担任国务 ... 。张勋被通缉,逃到天津租界躲起来。1918年3月,北洋 ... 以「 ”时事多艰,人才难得”为由,对张勋复辟的所有案犯,一律特赦。而当初督军团一起签名的黄绫子,自然已不知所踪。 段祺瑞没有恢复旧国会,准备选举新国会。孙中山痛斥段祺瑞是「 ” 假共和”,联合西南军阀,举起「 ”护法运动”的大旗,开始了一场新的斗争。 恢复自由的张勋,一直隐居在天津。他的妻子曹氏非常善于经营,生意兴隆。张勋家产无数,妻妾成群,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逍遥自在。有人估计,张勋家的财产达五六千万元之多。 1923年9月12日,张勋因病在天津逝世,终年69岁。溥仪赐谥号「 ”忠武”,获得了中国古代武将的最高荣誉。 孙中山对张勋也评价颇高:「 ”张勋强求复辟,亦属愚忠,叛国之罪当诛,恋主之情自可悯。文对于真复辟者,虽以为敌,未尝不敬之也!” (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478篇作品,营员「 ”一声雷”的第35篇作品)
本文标签:张勋中国近代史历史段祺瑞袁世凯黎元洪慈禧天津溥仪北洋政府武昌起义北洋军阀清朝历史辛亥革命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