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

赵佗后人 对赵佗的历史评价

赵佗赵佗执政期间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做了一系列措施,使岭南社会形态跨入封建社会,为岭南文明奠定了基础,使岭南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为今后的历史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后世对他亦颇为赞颂。赵佗后人>儿子:太子赵始>孙子:赵胡>重孙:赵婴齐>对赵佗的历史评价>赵佗从始皇帝二十八年作为秦始皇平定南越的50万大军的副帅,一直到汉武帝建元四年去世,一共参与治理岭南81年。

南越王赵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赵佗是最早在岭南地区建立政权的秦朝主将,还是第一个做出将中原文化传播到岭南地区的人,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这样的信任对于赵佗这个臣子来说就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在南越自立为王也是赵佗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的做法。后人评价赵佗,他是第一个维护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的政治领袖。在赵佗的推动下,岭南地区迅速发展。是赵佗的帮助,岭南地区的文明才开始成长起来。

他是秦始皇最信任的人,第一次出征就带兵50万

>公元前218年,赵佗奉秦始皇的命令征战岭南,他虽然只有21岁,统帅的秦国大军却有五十万。要知道,连秦始皇最信任的老将蒙恬,也只统兵三十万北击匈奴,而赵佗第一次出征,就是五十万。一方面,说明秦始皇拿下岭南的决心;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赵佗的绝对信任。在秦末大乱之时,身为秦始皇最信任的大将,赵佗却拒绝出兵,其原因只有两个字——寒心。

此人坐拥几十万大军,明明能救国却不回去,被后世名人称赞

让秦朝对南越如此重视,原因是法家理念在秦朝尤为重要,嬴政将开疆裂土作为自己最大的目标。秦朝攻占南越后,在南越设立三郡,长期派兵驻守,兵力达50万之多。秦军在南越的统帅任嚣去世之前嘱托赵佗,在这里休养生息,等待时局的变化。并没有军队哗变情况出现,他们筑起城墙,布置防线。后世不少牛人对赵佗也是称赞有加,如汉高祖、毛等人。

汉朝刘彘到底是谁?

 汉朝刘彘到底是谁?  建元元年(前140)——后元二年(前89)  汉武帝刘彻,初名彘,字通,为汉景帝第九子,生于景帝元年(前156)七月七rì,属鸡。景帝后三年(前141),他16岁登基继位,在位54年,卒于后元二年(...

此人带领50万秦军,却眼睁睁看着秦朝被毁灭!

秦统一六国后,迅速发动了征服南越的战争。然而仅仅八年之后,秦帝国即宣告灭亡。史书没有记载,秦为什么没有召回这50万秦军。>毕竟,戍守岭南的秦军主要来源于王翦伐楚时的六十万人,可以说,多数是秦人,他们难道会眼睁睁看着秦国灭亡吗?除少数“长吏”被赵佗以违犯秦法的罪名处死外,普通秦军士兵并未出现逃亡和哗变,反而是听从赵佗调遣,在广西兴安筑起秦城,并沿广西三江至广东南雄一线布防,闭关自守。

汉朝的财产申报:告发人能获被告者一半财产

 汉朝的财产申报:告发人能获被告者一半财产  汉武帝为了推行财产申报政策,颁布了“告缗令”,鼓励对那些隐瞒财产的人进行告发,把被告人的一半财产分给告发人,作为奖赏。“告缗令”在执行的过程中,引发了很大的社会矛盾。...

中国历史上你不知道的冷知识,保证让你汗毛竖起!

中国上下5000年的历史,诞生了无数的历史名人名事,对我们后人了解中国古代文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有一些事,可能并不是我们表面看到的那么光鲜,在历史故事的背后,是真正的历史真相,一起来看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冷知识。马谡因失街亭获罪不假,但并不是被诸葛亮斩首的,而是病死在狱中。

中国最长寿的皇帝,儿子:我先走一步,孙子:我也快扛不住了

众所周知,皇帝是天下之主,一向是吃的好,用的好。清朝的乾隆皇帝是其中一个例外,执政60年,还活了88岁,算是享尽了齐人之福。不仅耗死了儿子,而且还差点耗死了孙子。由于主将屠睢对百越的态度是强力镇压,所以引起了百越诸族的反弹。而赵佗在称帝后就退居幕后,让他的儿子赵仲始处理国政。当时赵佗的孙子赵胡都一把年纪,如果赵佗再多活几年,估计孙子也会走在他前面。

越南拿出四大铁证,说广东是我们的,中国专家霸气回复

南越国是秦末汉初我国南方一个封建割据的地方政权,它历经西汉时期的高祖、惠帝、吕后、文帝、景帝、武帝几代,传五世九十七年,延续近一个世纪。高祖十一年,刘邦遣陆贾出使南越,封赵佗为南越王,赵佗称臣,南越国成为汉朝诸侯国。南越在汉使者的劝说下,愿意取消政权独立性,决心归服汉朝,完全接受西汉的管辖,协助汉朝保卫边境。越南一直都认为,广东、广西都是越南的,甚至认为湖南和福建也是他们的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