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

历史书籍 推荐(二)

 历史书籍 推荐(二)  1、《中国人史纲》  作者:柏杨  简介:本书完成于监狱之中,以世纪为经,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写到20世纪初;以事件为纬,内容涵括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篇幅浩大,文字流畅生动,结构精练紧凑。柏杨的史观以“人&rdqu...

口述史学及其对史学发展的作用

口述史学及其对史学发展的作用  口述史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它的出现不仅给史学研究提供了鲜活的史料,更对史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探讨了口述史学对史学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史学 发展 口述史学  一、口述史学——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

唐德刚历史研究不拘一格有生气

当时唐德刚身体已经不是太好,仅隔一年多先生即因病去世。>对口述史研究贡献巨大>著名学者丁冬表示,唐德刚的口述史作品对国内的口述史研究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历史研究不拘一格有生气>评论家王晓渔称唐德刚是一个“专业的历史说书人”,“这是一个非常正面的评价。”在《晚清七十年》中,唐德刚提出了“历史三峡论”。要通过这个可怕的三峡,唐德刚预计需要历时两百年。

访谈口述历史能否给予“历史的真实”?

人们不止一次地质问我:口述历史能否给予“历史的真实”?因此,整理访谈录音无论再“真实”、再“原汁原味”,也无法保证口述“历史内容”的真实;口述历史的真实与否,主要取决于受访者口述“历史内容”的真实与否,而不完全决定于整理者是否忠实于访谈录音。有些访谈者为使口述历史著作有“可读性”,在撰写笔法上采取了“灵活”一些的做法。这种“笔法”是很危险的,将会有损于口述历史的真实性。

历史学家唐德刚不可替代的历史解读者

>唐德刚是胡适的门生,从事写作和杂志编辑工作,与顾维钧、张学良、李宗仁等历史中人交往颇多,成为不可替代的历史解读者。唐德刚先生所总结的诸多历史经验同人生哲学无异。唐德刚认为西安事变促使蒋介石抗日,使其避免了“身败名裂”。>唐德刚对原汁原味的历史材料十分感兴趣。唐德刚并没有将民间史学美化到不着边际的地步。唐德刚的历史见解对于我们校正“成见”,达致澄明有很大好处。

唐德刚口述史为重新认识历史打开一扇窗

虽然唐德刚搞口述史完全出于偶然,最终却成为这方面的开创性人物和大家。>唐德刚口述史著作的另一部代表作是《李宗仁回忆录》。这就是唐德刚先生脍炙人口的“历史三峡”论了。比如,唐德刚替胡适写口述史,胡的口述部分仅占一半左右,另一半内容全靠他自己找材料加以补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唐氏作品为重新认识历史打开了一扇窗。唐德刚先生那部构想中的中国近代史,真的永远成为一部未定稿了。

郭廷以

郭廷以,中国历史学家。毕生从事近代史研究,卓有贡献。1926年起,编撰《太平天国史事日志》。其后,简又文撰《太平天国全史》、《太平天国典制通考》,多所征引,奉为权威之作。郭廷以原拟编《近代中国大事志》,韩儒林《太平天国史事日志》即其中一部分,后因分量过多,遂单独成书,先行出版。其体例与《太平天国史事日志》相同,以事系日,依公历编次,阴历对照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