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解决民间收藏鉴定难 何时解决民间收藏鉴定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间物收藏活动日益兴盛,但需要同这一发展相配套的鉴定工作却严重滞后,并且日益明显地制约了民间收藏活动的健康发展。由于以上的种种原因,也就形成了目前的“鉴定难”。“收藏容易,鉴定难”的客观实际,使一些有志收藏的人士不得不望而却步;有些业已涉足收藏的人士,不得不“金盆洗手”、“退出江湖”。我本人,也是一个收藏爱好者,但“鉴定难”的苦头也令我懊脑不已。
再谈古瓷火石红 再谈古瓷火石红笔者认为火石红一词过于笼统,故根据生成原因、分布表现和色彩特征将其分为胎红、窑红、刷红和假红4种类型。同时,对比了大量有胎红、窑红和釉下胎红的古瓷片标本后,我们还发现这种胎内火石红只存在于这种胎质粗松、烧成温度偏低、瓷胎玻化程度较差的器物上。但它不是窑红,因为瓷器上的窑红是窑炉内氧化亚铁离子在器成降温阶段与进入窑内的空气发生二次氧化,然后附着于瓷器露胎处的火石红。
当代仿古瓷剖析——兼说“目鉴”与“科学” 当代仿古瓷剖析——兼说“目鉴”与“科学”瓷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的发明创造。所以,中国古瓷成为古今中外公私收藏家的追逐对象。然而,出于崇古与牟利,自我国明代以来就出现官方与民间伪造、仿制古瓷的现象。现在,海内外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中国古陶瓷鉴定是目鉴重要还是科学技术重要。目鉴,这是目前国内的主要鉴定...。总之,中国古陶瓷鉴定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多边学科。
火石红已不能作为古瓷辨伪的制胜法宝 火石红已不能作为古瓷辨伪的制胜法宝《收藏》杂志2004年第4期和第12期马广彦分别发表了《古瓷火石红辨》和《再谈古瓷火石红》两篇文章,对古瓷火石红的成因、类型以及在古瓷辨伪中的运用等作了深入浅出的论述。可见,火石红现象目前已不能作为古瓷辨伪的重要参考。
河南鹤壁窑钧瓷 河南鹤壁窑钧瓷中国五大名窑中的钧瓷出禹州,单钧台窑就占地30多万平方米,瓷片堆积厚1~2米,足称钧瓷之乡。金钧窑蓝釉窑变紫斑花口大碗鹤壁窑在河南省的最北端,隔漳河与磁州窑遥遥相望。在鹤壁邻近地区的邯郸、安阳、新乡,从建筑工地出土了大量的钧瓷片。鹤壁窑钧瓷始烧于北宋末年至金代这段时间。鹤壁窑钧瓷兴盛于元初,从安阳老城出土的大量钧片来看,当时几乎家家用钧瓷,数量相当可观。鹤壁窑好的釉色与禹钧不相上下。
两块瓷片上的信息 两块瓷片上的信息这两块古瓷片,一块为河北曲阳定窑白釉刻花,是我探亲休假时在河南省新乡市劳动路和人民路交叉十字路口的建筑工地捡到的;另一块为江西景德镇湖田窑影青釉刻花,是我在广州市中山三路与文德路交接处的工地上捡到的。产地相隔数千里的两块瓷片不约而同地被我捡到,不能不说是一种缘份。把玩鉴赏之中我感悟出两块瓷片上携载有许多不同或共同的信息。
古瓷香炉举要 古瓷香炉举要《辞海》云:“熏炉,古时用来熏香和取暖的炉子;香炉,烧香之器,也作陈设之用。”由此可见,熏炉与香炉二者功用是有所不同的。古瓷香炉器型丰富,但总体上看不外乎鬲式、鱼耳、鼓钉、莲瓣、三足、五足、筒式炉等。筒式炉又称三足尊式炉,因炉身作筒状而得名。宋代烧造筒式炉的瓷窑有汝窑、官窑、龙泉等窑。宋代筒式炉口、底直径几乎相等,三足落地,筒腹以数道弦纹为饰。
鸡舍藏名瓷 鸡舍藏名瓷对所有古瓷爱好者来说,对古窑址的考察是提高鉴赏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次日,我与老师去古窑址考察,当时所见就有二十三座大小不一的窑岭,连绵不断,蜿蜒起伏,坐落在树林田舍之间,各色古瓷残片,俯拾即是。我立即放下手中的碗筷冲到后院,隐约见一只带白点的黑碗安静的躺在鸡舍中。吉州窑在我国瓷业史上和民间工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对后来景德镇窑的影响最大。
古瓷鉴定中的工艺痕迹辨识 古瓷鉴定中的工艺痕迹辨识在景德镇第三期古瓷鉴定研修班结业典礼上,面对电视台记者的采访,一位来自上海的学员说:”参加这期研修班的最大收获就是深入了解了古瓷...的工艺过程。认识这些工艺痕迹,对于古瓷鉴定与辨伪,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敢苟同老教授 不敢苟同老教授李先生是某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我与李教授相识在小北马路天桥脚下。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李教授以360元的“低价”买了“永乐青花执壶”外加一个元代钧瓷月白紫斑大碗。我不敢苟同老教授如此一搏的心志与行为:收藏古瓷,特别是收藏那些真、稀、精、美的古瓷,凭得是深厚的基本功,是对古瓷胎、釉、型、纹、款等一望而透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