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窑

雅俗之间——馆藏吉州窑精品欣赏

雅俗之间——馆藏吉州窑精品欣赏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专家点评] 南宋吉州窑剪纸贴花金玉满堂文盏

[专家点评]南宋吉州窑剪纸贴花金玉满堂文盏该件吉州窑盏出现于广州市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1998年迎春拍卖会上,图录编号为146号,参考价为10,000-15,000元。此件器物难得的是同时拥有吉州窑最为美丽的三个特点:盏内为剪纸贴花,三朵窗花三角型排列,内有文字“金玉满堂”;盏内心釉带窑变,隐隐闪现曜斑;盏外为虎皮斑,色彩鲜艳。值得庆幸的是后来文管部门介入此事,及时将该件文物撤拍,终于使其留在了国内。

[网上展馆] 含韵秀丽,质朴天成——吉州窑彩绘瓷画艺术

[网上展馆]含韵秀丽,质朴天成——吉州窑彩绘瓷画艺术南宋吉州窑剪纸贴花碗高5.5厘米,口径15.3厘米,底径4厘米。南宋吉州窑系黑釉画双凤纹盏搞4.7厘米,口径11.8厘米,底径4.4厘米。吉州窑创烧于唐代后期,兴于五代,极盛于南宋,衰于明代后期,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吉州窑的彩绘,是在传统水墨画和书法艺术技法的基础上,创造了具有水墨画风的瓷画艺术。本期展馆特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吉州窑纹样,以飨读者。

把盏看红尘 茶具晒宝里的宋代茶盏

把盏看红尘茶具晒宝里的宋代茶盏苏东坡的名句"从来佳茗似佳人",典型地代表了唐宋及以后的文人墨客,将品茶作为精神享受的明显倾向。茶盏在唐以前就已有记载,《博雅》说:"盏杯子"。现代人多称茶杯或茶盏。宋代青白釉将乐窑茶盏宋代青白釉将乐窑茶盏茶盏是饮茶的用具。唐及五代时期的茶盏以南方越窑和北方邢窑最富盛名。并且茶盏开始配有盏托。宋代湖田窑茶盏,口径10厘米,高5厘米,器型规整,釉水幽蓝。

融会释儒法效百工—宋元时代吉州窑瓷器特展

融会释儒法效百工—宋元时代吉州窑瓷器特展“吉州窑瓷器特展”由上海高悟楼、观叶楼、九砚山房以及江西省博物馆、吉安市博物馆、吉安县博物馆、婺源博物馆、樟树市博物馆、南京市博物馆、鄂州市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等十余家公私收藏机构共同协办。宋末元初,蒙古军队南下,吉州窑生产一度受到影响,但未遭受大的破坏。元代吉州窑最突出的成就是釉下彩瓷器的大发展。南宋吉州窑瓷器流行梅花纹。

陈和平先生珍藏吉州名品特展(上篇)

陈和平先生珍藏吉州名品特展(上篇)陈和平先生的宋元吉州窑瓷器收藏。吉州窑工集百家且有创新,是南方诸窑中最重要的窑系之一,对元代青花瓷的产生有深远影响,对确立江西瓷业的历史地位有特殊贡献。陈和平先生数十年专注一窑,始有今日之成就。本集精选吉州窑立件20品,均为吉州窑典型器,高达45厘米的开光波涛纹鱼耳瓶为国内仅见,堪称古瓷大珍。

建盏外的天目茶碗—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这些被叫为“天目”的茶碗,都具备束口、深腹、高圈足的共同特征(或近似)。甚至,日本本土所产的具有这些特征的和物茶碗,也被称为“天目茶碗”。

唐物天目茶碗赏—东京国立博物馆

在此后,由于日本茶道的审美变化,建盏逐渐走低,同时“天目”涵盖的范围也逐渐扩大,最终将建盏归入天目茶碗当中。本期,我们借东京国立博物馆的藏品,来直观地理解“天目茶碗”的特征。文中所示的唐物天目茶碗共计12件,其中3件建盏、4件吉州窑茶碗,4件其他窑口的宋金时期茶碗,以及1件明代黑釉茶碗。

吉州窑鉴定 ... 和技巧

吉州窑鉴定...和技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吉州窑,坐落在江西省吉安市,宋时与定、磁、钧、耀、建等窑齐名。吉州窑鉴定...和技巧工具/原料吉州窑是一座以生产日用陶瓷为主的民窑,产量大,成本低。中上述这些吉州窑所特有的釉泽现象,是新品无法显现的。2,工艺特征:吉州窑因地制宜,...工艺受胎土物、施釉方式以及生产习惯影响。这个规律为吉州窑瓷品的断代依据之一。

茶白色,宜黑盏 丨 建窑、吉州窑瓷器赏珍

茶白色,宜黑盏丨建窑、吉州窑瓷器赏珍建窑与吉州窑建窑与吉州窑瓷器,南宋时就流入日本等东南亚国家,并深受喜爱。当时来中国的日本僧侣,在浙江临安天目山一带发现这类黑釉茶盏,由于交通阻隔、信息匮乏导致认识上的不足,日本人通统建窑与吉州窑茶盏为“黑釉天目”。建窑窑址考古发掘显示,建窑创烧于唐代,两宋时期达到最高峰。宋人以白茶为上,黑色茶盏最适宜观色。吉州窑瓷器种类繁多,纹样装饰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