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孚

直奉战争

后为扩张势力,矛盾趋于激化,1922年4月上旬,奉军开入山海关与直军对峙,29日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1924年9月15日,张作霖以反对直系发动江浙战争为由,出动6个军及海、空军一部,共计约15万人,分两路向山海关、赤峰、承德发起进攻。14日奉军克石门寨,山海关直军正面阵地动摇,吴佩孚被迫放弃自海路运兵攻击奉军后路的计划,临时抽调精锐部队增援山海关战场。

历史上的今天9月8日 吴佩孚登上《时代》周刊

1924年09月08日军阀吴佩孚成为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首个中国人在91年前的今天,1924年9月8日,军阀吴佩孚成为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首个中国人。其时,吴佩孚作为一代枭雄,威名正处于巅峰。此次吴佩孚再度坐镇北京,调遣25万大军与奉系交锋。

拥有3万多人的河南巨匪张庆,没有官军敢打,他最终结局如何

河南巨匪张庆就是其中之一。1922年直奉战争爆发后,由于赵倜积极响应奉军反吴,结果遭到冯玉祥的攻击。吴佩孚和冯玉祥见张庆势头做大,唯恐对他们构成威胁,于是率领官军围剿张庆的匪军。面对兵强马壮的官军,张庆把匪军化整为零,分别突围。

直系军阀吴佩孚,是如何在北伐军队的攻势下坚持住的

但是吴佩孚的军队依旧顽强抵抗,坚持了一段时间。吴佩孚这个时候意识到了自己的危机,他发现这个北伐军不像是他们一样的打算割据的军阀,而是打算统一全国的王者之师!坚持了几个月之后,吴佩孚部还是落败,北伐军也完成了自己的目的。但是吴佩孚的坚持让北伐军的将领无不感到震惊,他们没想到原来吴佩孚可以在北伐军无往不利的利剑下支撑这么久的时间。

北洋时期的军阀为何都紧紧抓着师长的职务不放?

北洋时期的重武轻文现象,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北洋时期几乎所有的总统、国务...,绝大部分的阁员都有军界任职经历。北洋时期武人的治丧费是10000元,文官只有2000元。北洋军官兵装束师长便成了一个货真价实、含金量极高的头衔,因为当时师是军队最大的编制,最基本的作战战略单位,只有在发生大规模作战时,比如护法战争、直奉战争、直皖战争等,才根据派系临时成军或方面军,军或方面军的总指挥,也不能保证对下面的师做到令行禁止。

北洋军阀的抉择:天地之间有杆秤

北洋大时代道德篇: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一时。在北洋史上,鸡零狗碎有很多,壮怀叹惋也存在,但是军阀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日本一直是不得不重视的卧榻之狼。张作霖被炸身亡后,老北洋江湖谢幕,随着南方在庙堂之上粉墨登场,日军大开衅端,被逐出中枢的北洋军阀便成为他们网罗的对象,毕竟这些寓公在宦海和还有一定的影响,而且这些人在执掌庙堂期间,多与日本方面存在着或深或浅的微妙关系。

这位民国湖北督军、 ... ,主管一省5年多,书法不错,却少有人知

民国北洋...时期,从1912年到1928年结束,总共不过16年,却像走马灯一样换了多位大总统和省级行政长官,从上到下,基本上有一个规律——谁兵多将强,谁团队势大,谁就能主管一方,一旦上面或下面体系崩溃不能支撑,在哪个位置上都站不久的!笼统地说,在袁世凯死后,北洋...先后由皖系、直系、奉系接管,依次执政4年,高层力量的每一次更迭,对应的,地方上的领导很少平稳过渡,皆是你争我夺的...较量……

冯玉祥、吴佩孚、孙传芳三个人是什么关系?各自拥有怎样的经历?

如果提起民国历史,那么,冯玉祥、吴佩孚、孙传芳三个人必然是绕不过去的三巨头,不过,这三个人都有怎样的传奇经历,又彼此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随后,改名为国民军的冯玉祥部又遭到了张作霖、吴佩孚等人的联合进攻,损失惨重,冯玉祥被迫下野。当冯玉祥和吴佩孚叱吒风云,已经成为统治一省乃至数省之地的大军阀时,曾在日本留学的孙传芳,还只是吴佩孚手下一名不起眼的将领。因此,此时的吴佩孚名义上依然是孙传芳的上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