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

[专家点评] 明嘉靖红绿彩云龙方罐

[专家点评]明嘉靖红绿彩云龙方罐底款明代嘉靖朝的彩瓷,以其古朴浑厚的造型,鲜艳热烈的色彩为世人所赞誉。嘉靖器中,新创烧的方形瓷器最难...。这件嘉靖红绿彩云龙罐,四角方正,四条棱线由口部弧线下收到底,圈足亦呈方形,通体以白釉为地,四面以红绿彩绘饰各一组云龙纹,近足处有一周宽肥的近似方形的莲瓣纹。底足以回青料书写“大明嘉靖年制”款。是一件少见的明嘉靖官窑的杰作。

[专家点评] 嘉靖青花蟾宫折桂纹碗

[专家点评]嘉靖青花蟾宫折桂纹碗明(里内)瓷器发展到嘉靖一朝,已进入了明代的中后期,此时的青花瓷器均采用云南的回青料,其色泽浓艳,青中泛紫。这件嘉靖青花蟾宫折桂纹碗口径14厘米,高6.7厘米,足径5.3厘米。碗外壁绘蟾宫图,前为嫦娥,中绘宫女手中执扇,后绘一男子手中折一桂枝,三人各驾祥云向月宫飞去。月中有蟾,谓之蟾宫,以登科为登蟾宫,蟾宫折桂喻为中进士之意。

[专家点评] 明嘉靖青花龙纹大缸

[专家点评]明嘉靖青花龙纹大缸正面细部明代自宣德以来一直在尝试烧造大型的陶瓷器特别是龙缸,窑厂还专门修造了用于烧制龙缸的小型窑炉。到了明代中晚期的正德、嘉靖时期,景德镇终于烧制成功大型的龙缸了,有高身和矮身之分。万历以后,技术退步,龙缸也就再次绝迹,以至万历皇帝本人的陵墓里也只好使用“大明嘉靖年制”款的龙缸了。“大明嘉靖年制”款题细小而十分规正,题写在唇口上。

[专家点评] 明嘉靖 景德镇窑青花团花狮纹带盖梅瓶

[专家点评]明嘉靖景德镇窑青花团花狮纹带盖梅瓶这件明嘉靖青花团狮纹盖瓶,口径2.2厘米,底径6.4厘米,通高18厘米。器内满釉,器底无釉,底釉青中泛白,盖内与器底均有螺旋纹。盖外壁为缠枝花卉,器物颈部与肩部有三道弦纹,腹部绘三组狮子,张口瞪目,尾巴摇摆,上下各为三朵云纹,好似在云海中翻腾。腹下部有二道弦纹,在弦纹下绘三组折枝梅花。青花色泽浓艳,青中泛紫,略晕散,绘法为单线勾勒,一笔平涂,接痕明显。

[专家点评] 明嘉靖 龙泉窑青釉八卦三足炉

[专家点评]明嘉靖龙泉窑青釉八卦三足炉明嘉靖龙泉窑青釉八卦三足炉(另面)明嘉靖龙泉窑青釉八卦三足炉(里内)明嘉靖龙泉窑青釉八卦三足炉(底足)明嘉靖龙泉窑青釉八卦三足炉(细部)这件明嘉靖龙泉窑青釉八卦三足炉,高11.4厘米,口径24.8厘米。炉底呈圆饼状,被三足悬空架起,失去支承作用,炉内底及外底皆露胎无釉,胎土灰白,有浓重而不规则的火石红斑块。

[专家点评] 明嘉靖 烹茶扫石图剔红长方盒

[专家点评]明嘉靖烹茶扫石图剔红长方盒明嘉靖烹茶扫石图剔红长方盒(另面)这件明嘉靖烹茶扫石图剔红长方盒,长12.6厘米,宽9.6厘米。盒面内有屉一层,连同盒里,均髹黑漆。两童子一人踞地烹茶,一人举帚扫石,此为明代常用之题材,有“烹茶扫石”之称。盖之四侧面分别在“米”字地上剔刻茶花绶带、海棠绶带的图案,盒底刻有回纹一周。

[专家点评] 明嘉靖 景德镇窑青花海涛龙纹盖罐

[专家点评]明嘉靖景德镇窑青花海涛龙纹盖罐这件明嘉靖景德镇窑青花海涛龙纹盖罐通高71厘米,口径25厘米。盖成钵状,顶成宝珠状。白胎,厚重,以青花在全身作画。盖面和盖周都画云龙,罐的肩部绘缠枝蕃莲。腹部绘海涛龙纹,海涛中有三山,山中发出云气,灵芝和寿字,取“寿山福海”之意。罐的足沿是环状莲瓣,环环相扣,并列一周。青花浓艳,蓝中泛紫。颈部横写“大明嘉靖年制”铭款。

[专家点评] 明嘉靖 红彩缠枝莲纹葫芦瓶

[专家点评]明嘉靖红彩缠枝莲纹葫芦瓶这件明代嘉靖红彩缠枝莲纹葫芦瓶高45.1厘米,口径5.1厘米,足径13.4厘米。瓶直口,溜肩,束腰,双鼓腹,呈葫芦状。上鼓腹绘缠枝莲四朵,腰部绘缠枝莲两朵;下鼓腹肩部双弦线内绘朵梅纹饰一周。腹绘缠枝莲花六朵。全器采用“黄上红”技法绘制,其...是先烧成黄釉暗花器,然后用矾红彩涂色地,将黄色的主题花纹突出。此瓶红黄色调对比强烈,互相辉映,是嘉靖朝的代表作品。现藏故宫博物院。

[专家点评] 明嘉靖 剔彩八宝云鹤纹圆盒

[专家点评]明嘉靖剔彩八宝云鹤纹圆盒明嘉靖剔彩八宝云鹤纹圆盒,中国嘉德2000年11月6日拍卖会,成交价RMB93,500。此盒内及底髹黑漆,外壁髹朱红漆,盖面中心于红色地上开光浮雕八卦云鹤图案,开光外在黑色地上浮雕道家八宝纹饰,盒侧浮雕缠枝灵芝穿花龙纹,雕琢粗犷,刀法深邃。盒底黑漆上填金刻“大明嘉靖年制”楷款。

晚明至清乾隆时期景德镇外销瓷研究

晚明至清乾隆时期景德镇外销瓷研究晚明至清乾隆是景德镇窑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景德镇外销瓷生产的黄金时代。入明以后,正统至正德时窑址又有所增多,正德时的窑址除镇窑和湖田外,尚有镇窑附近的里村、河西公园以南、农机厂以及瑶里的外瑶等处。乍看之下会以为景德镇制瓷业似乎在衰退。但是如此广阔的海外市场也不能给病入膏肓,面临原料危机的景德镇制瓷业带来多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