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明代最悲剧最懦弱最平平无奇的皇帝却开创大明又一盛世 明朝享国276年,出了16个皇帝。如果要问这16个皇帝中,谁的能力最强,那么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都是数一数二的人物。如果要问这16个皇帝中,谁的能力最弱,不用说,一定是明穆宗朱载垕,即通常所称的隆庆帝。明穆宗朱载垕[hòu],汉族,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母杜康妃,明世宗病死后继位。年号隆庆,在位六年。客观地说,在隆庆执政期间,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事情。
大明王朝:胡宗宪一心寻死,赵贞吉有苦难言,他俩心声:我太难了 (杨角风谈《大明王朝1566》第122篇文章)随着嘉靖帝闭关,朝局变得异常复杂起来,裕王窝在家中静观时变,徐阶暗中默许张居正命赵贞吉马上发动「”倒严”的总决战,而严嵩却一反常态,跟儿子严世蕃密谋破局。而破局的关键不在于严嵩和严世蕃要做什么,而是胡宗宪要做什么……杨角风谈《大明王朝1566》第222期:大明王朝:胡宗宪面对倭寇炮火为何不躲,赵贞吉又为何不敢邀功?一、浙江台州战场,胡宗宪对战倭寇的第八
一万日本浪人进犯中原,一个县长夫人,直接让他们死伤过半 然而,我们并不知道在这些人当中,还有一个县长夫人,说起这个县长夫人,那可不得了,她的所作所为,值得我们所有人为她喝彩。瓦氏夫人得知这样的情况之后,主动向嘉靖皇帝请战,表示自己愿意和自己的丈夫,儿子,孙子一样战死沙场,报效国家。1559年,瓦氏夫人率兵回朝,得到嘉靖亲自接见,并赐官二品夫人。不到两年后,瓦氏夫人病逝。
丁汝夔为何坐视蒙古军队劫掠京郊?不是不想,只是输给了现实 谁也不会想到,区区右翼蒙古的土默特部居然能在拥兵百万的大明境内如入无人之境。一路打到了北京,饱掠后扬长而去。兵部尚书丁汝夔兼领京营,是禁军的实际统领者。蒙古入寇时在北京城外肆意劫掠了八天,丁汝夔却按兵不动。大量的皇庄、官员私产和百姓受到了劫掠损害,一时之间群情激奋,将矛头指向了丁汝夔。
明朝小岛被外国侵占,嘉靖皇帝一声令下,列强300年不敢染指中华 说起明朝历史上最难缠的一位皇帝,大家想必都知道是嘉靖皇帝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嘉靖皇帝也是一位十分爱国的明朝君主,在他14岁刚刚即位的时候,葡萄牙殖民者企图占领一座名叫屯门岛的明朝小岛,但是他的一道圣旨不仅将外国殖民着打得落花流水,而且还让西方列强300年不敢染指中华,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大明王朝中胡宗宪隐瞒毁堤淹田的真相,为什么嘉靖反而夸奖他? 提起毁堤淹田,自然不得不提改稻为桑。不过嘉靖、严嵩这些人算的不过是明面上的账,实际上改稻为桑涉及很多人的利益。严世蕃在浙江搞改稻为桑的时候,最初的办法便是借胡宗宪手底下的士兵,强迫百姓去改稻为桑。这就让严世蕃非常难受了,因为浙江原本是严党的地盘,胡宗宪更是严嵩的得意弟子。现在推行改稻为桑这个国策,居然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是胡宗宪。
明穆宗是个好皇帝吗?他是怎么死的? 明朝一共有十六个皇帝,在这十六个皇帝中,栽在女色上头的就有两个,明穆宗朱载垕和明武宗朱厚照。武宗还稍好一些,史书只说他死在豹房,而穆宗则是长期服用媚药助兴而一病不起,死的时候只有35岁。穆宗的父亲是以精明著称的嘉靖皇帝,而他的儿子则是出了名的万历皇帝。其实,若论长幼顺序,穆宗是当不了皇帝的,可是老天爷跟他开了一个玩笑,他的几个兄弟都莫名其妙的死了。
小人比君子混的好的原因:刚直易 柔顺难 夏言是明朝嘉靖时的名臣,他四次入阁为首辅大臣,权重一时,名震天下。如此人生巨变,探根溯源,不能不归结到夏言的刚直上。夏言自恃才高,刚直得近于傲慢,哪怕对皇上他也敢反驳,多有不顺。夏言认为此举有伤国体,就是不肯听命。
叛逃蒙古,劫掠同胞,认贼作父——嘉靖朝白莲教叛逃事件 导读白莲教问题,自南宋开始,一直贯穿着之后的历代封建王朝。其前身只是佛家净土宗的一个流派分支,其后因为世俗化的加深,以及大批贫苦下层百姓的加入,渐渐变成了一种社会的秘密结社。
明朝两位大臣怒 ... 皇帝,皇帝听后大笑说:官升一级 明朝大臣们敢于上书劝诫皇帝,因为那是他们的职责之所在。明朝就是这样一个朝代,只要下面有...报告,不管是赞扬还是批评,皇帝必须得看到,这个太有意思了。我们来举两个例子,一个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海瑞...皇帝。...完后却官升一级海瑞不是当面...的,他当时正在户部任当主事的小官,没资格见到皇帝,他只能把所有的怒怼和怨气都写在奏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