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

《尼布楚条约》简介

《尼布楚条约》基本介绍历史背景会议一开始,俄方代表就提出两国以黑龙江至海为界,左岸属俄国,右岸属中国,企图在谈判桌上取得它用武力未能得到的黑龙江以北大片领土。这一领土要求,当即被中方代表拒绝。索额图明确阐述了中国领有黑龙江的情况,提出两国应以勒拿河、贝加尔湖划界。双方辩...

《南京条约》为清 *** 增收入 出卖国权为王权赢利

  梁启超在波士顿,喟叹“五口通商”,以为不幸。  他这样说,并非针对通商,而是针对附加于通商的卖国条款。  就正常的国际贸易而言,“五口通商”理应如此,不能说是卖国。作为战败国,承担战争赔偿,虽然屈辱,但不是卖国。卖国,...

一国刚找中国要了两百亿,国家就发生灾难,中国又送七千万斤粮食

1864年,在渤海发生了一起外交事件,一艘丹麦渔船被普鲁士扣押。...衙门从《万国公法》中找到了处理此事件的法理依据,中国领海内中国是有权执法的。第二年,又从各省征集了6000万斤粮食,赈济日本水灾。于是,开始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国际组织,签订了许多国际条约,期望满清能成为一个正常国家,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周恩来曾邀请金庸就职外交部,他为何没有去?

遥想当年,金庸是很想从政的,特别是当外交官。金庸最终都没有成为外交官,有两种说法,一是他收拾行李时,《大公报》的同事到访,问:“你相信大陆吗?”使得金庸最终没有成行;二是他到新中国的外交部转了一圈,发现这个职位与自己想象中的外交家严重不符,于是仍然选择回香港报馆工作。

国人被蒙骗了百年:《辛丑条约》根本不符合国际法!

通观辛丑议和的全过程和《议和大纲》、《辛丑和约》的约文,可以看出列强违背国际公法的基本原则之处甚多。这个历史事实指明了近代国际法是保护资产阶级国家的。中国作为一个半殖民地国家,独立...早已遭受严重损害。"准此,则《议和大纲》、《辛丑和约》的主要条款都是违背国家...原则的,因此都是违背国际公法的。

二十一条的签订背景 袁世凯为何接受二十一条

但事实是,袁世凯最终还是接受了二十一条,那么,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究竟是出于什么考虑呢?二十一条的签订背景1914年正式当上大总统的袁世凯通过制定《中华民国约法》,独揽了国家宣战、讲和及订立条约之全部外交大权。无有力之外援西方势力在“二十一条”问题上对日本的一种“绥靖”态度,显然也是造成了袁世凯最终屈服于日本“最后通牒”的一个重要原因。综上所述,袁世凯在与日“二十一条”

国际法的创造者格老秀斯去世

1645年8月28日国际法的创造者格老秀斯去世格老秀斯,又译为格劳秀斯、格劳秀士,出生于荷兰,为国际法鼻祖,亦为基督教护教学者。其名Hugo在国际公法首次传入中国时,被译为虎哥。多特会议后奥登邦费随即被斩首,格老秀斯则被判终身监禁。>格老秀斯的贡献主要是在法律方面,特别是海洋法与国际合作方面。格劳秀斯认为自然法的起源是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