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

十七、修习因果七教诫发心法

修习因果七教诫发心法母众舍弃自安乐,为利我故受诸苦,数超山海尘数量,我今如何弃彼等?现在以上信三宝、下悲有情的意乐,在尊贵的三宝前,至诚发愿:得暇身必须利他,为能圆满利他必须成佛,因此刻意造作修学为利有情愿成佛的菩提心为动机,带领众生一起来净除罪障、集聚资粮,学习与修习因果七教诫发心法,祈能如理思维,真实修行,得到相应,并成就三士道的功德。那么,如何依着因果七教诫而发菩提心呢?

从大乘经看佛陀的教育 ... 与精神

从大乘经看佛陀的教育...与精神文/如悟法师一、前言二、佛陀宽容平和的大乘教育三、中国大乘佛教宗派的成立四、中国大乘净土宗的教育特色五、结论一、前言佛教祖庭发源地在印度,然随岁月的迁流几已成历史陈迹,迄今能保持适应时代思潮大乘佛教者,可说只有中国佛教。十三宗中只有毗昙属小乘宗派,其余皆依大乘经所成立的宗派。此宗依《法华经》分判五时八教,为佛陀一代说法摄机概况。

罗汉、菩萨、佛陀是甚么?

是的,许多人对于罗汉、菩萨、佛陀的意义,不能明确的了解,甚至信佛多年的佛教徒们,也有捉摸不清之感。大乘的菩萨道,只有菩萨所行,不共小乘,所以称为一乘。这种歪曲观念如不纠正,实在是对罗汉的大侮辱。所以,中国人说的罗汉型,实在说成化身的菩萨比较妥当。罗汉必是出家的僧尼,僧尼是佛法的住持者,也是佛法的表征者,罗汉不可随随便便,否则即有碍佛教的声誉;菩萨没有固定的身分,目的是开化众生,

为不忘正法而怀念人间佛陀

为不忘正法而怀念人间佛陀超定佛陀的诞生与母亲节南传佛教徒认定:佛陀的诞生、成道与入涅盘,同在五月的月圆日,而订名“卫塞节”。正法为中心的三宝观今年南加州佛教界联合庆祝佛诞大会,择定于母亲节后的次一周日,在洛郡的威啼尔大公园举行。今欣逢佛诞良辰,佛教徒举行各种形式的庆典,身为弘化一方的法门龙象众,以弘扬正法为己任,务必藉此盛会,唤起佛弟子怀念佛陀遗教,加强其正法的纯洁信心。

乞丐赶庙公

乞丐赶庙公在末法时代的今天,佛法已经不知不觉当中被掺进了许多「杂质」,您知道吗?这些像极了佛教的「附佛外道」,以及他们所宣说的掺了毒的「相似佛法」,目前正如「劣币驱逐良币」一样,也像「乞丐赶庙公」一般,在人世间大行其道,使得佛陀正法反而在人间日渐式微。

善导大师开示:九品往生皆凡夫

诸师云上品上生人是四地至七地已来菩萨者。正是佛去世后大乘极善上品凡夫日数虽少作业时猛。以此善根回愿往生。阿弥陀佛及与化佛菩萨大众一时授手即生彼国。亦是佛去世后持小乘戒凡夫。但是佛去世后无善凡夫命延日夜逢遇小缘授其小戒。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欲使今时善恶凡夫同沾九品。直是临终遇善劝令往生。看看善道大师的总结,才发现往生极乐真的不是那么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