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

《显微镜下的大明》李白穿越到明代,他可以做好一个基层官员吗?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继续分享马伯庸的畅销书:《显微镜下的大明》。前面我们分享了这本书的前两个部分的内容,今天我们继续采用李白穿越到明朝的方式,分享这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如果李白在明朝若是当了个基层官儿,如何应对那些官场老油条和退休的老同志?李白去了这么个地方,岂不是得了个肥差?但李白很快发现,自己想错了!

是人母,亦是 ... ,皇权背后女人的解读——论大明孝定皇太后李氏

导读孝定皇太后李氏,明穆宗朱载垕之侧妃,明神宗朱翊钧之生母。读万历朝的政局,就不得不提到这位太后李氏。十岁登基的朱翊钧,在主少国疑之际,李氏在维护政权平稳过渡,保证国家机器稳定运转和教育约束朱翊钧上,都起了巨大的作用。其和冯保,张居正组成的稳固三人组合,更是被后世一直津津乐道。朱翊钧生母李氏像而从万历十年之后,随着张居正病逝,冯保被谪,李氏便渐渐地远离舞台的中心,放权于子。

明末李自成打进紫禁城,没想到崇祯的皇宫里只剩下一个半男人

每个人都不能被忽视,每个独立个体都要有自己的声音。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崇祯登基,李自成下岗据说,中年男人的崩溃,从缺钱开始。哪怕你是大明朝的皇帝。1628年,距离今天不到400年,也就是崇祯皇帝刚登基的第一年,崇祯元年。那个时候大明朝的财政已经窘迫到不行了。

万历皇帝几十年都不上朝,是怠政吗,他不怕大明发生混乱吗?

大家都知道国家大事一般是在朝廷上解决的,万历皇帝如此,难道就不怕国家陷入混乱,就不怕大明垮掉吗?万历十岁登基,在太后和张居正的管教下,他肯定会每天都上朝处理政事,然而这是他处理的吗?因为权力在幕后实行的比较迅速,所以这些大臣们也就比较喜欢在幕后单独面见皇帝,万历虽然几十年不上朝,但是他怎么可能不管事?

开国仅81年,皇帝被俘京都被攻,他力挽狂澜保大明延续却含冤而死

大明王朝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朝代,在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短短67年,明朝就经历了6位帝王;而大明差点就断送在了明英宗的手上,为什么强大的明朝差一点就成了「”六位帝皇完”呢?今天就来讲讲北京保卫战的故事:明英宗由于古代宫廷内礼制非常严格,皇子在年幼之时对于自己的父皇母后都是行人子之礼,行君臣之道;所以古代的帝王都是很缺少父母之爱的。这时,宫里的一位宦官就逐渐显露出来他的能耐,这位宦官叫做王振

潘宁分享:大明靖江王陵之安肃王陵下篇

潘宁分享:大明靖江王陵之安肃王陵下篇靖江王陵是历代靖江王的王陵,位于广西桂林市区七星区东郊尧山西南麓,南北15公里,东西7公里,共有王亲藩戚墓葬300多座。

成化犁庭:一场小小战争,却深刻的改变了大明百年命运

在《汉书·匈奴传下》中有这么一句话:「”固已犁其庭,扫其闾,郡县而置之。”意思是说,在将匈奴全都驱赶消灭干净之后,在那个地方设置郡县,让中央王朝的权力将其管理起来。「”犁庭扫闾”,这个成语便是称赞汉武帝扫荡匈奴的伟大功绩。汉武帝石像在1500多年后的明朝,史学家在记载明宪宗朱见深的时候,也用到了这个词语——成化犁庭。在成化犁庭这一...行动中,明朝取得了三次对建州女真的...胜利,这虽是一场小小的

他是明代最悲剧最懦弱最平平无奇的皇帝却开创大明又一盛世

明朝享国276年,出了16个皇帝。如果要问这16个皇帝中,谁的能力最强,那么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都是数一数二的人物。如果要问这16个皇帝中,谁的能力最弱,不用说,一定是明穆宗朱载垕,即通常所称的隆庆帝。明穆宗朱载垕[hòu],汉族,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母杜康妃,明世宗病死后继位。年号隆庆,在位六年。客观地说,在隆庆执政期间,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