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颠

韩愈与大颠

韩愈无奈,只好又去问大颠。不想此事传了出去,说韩愈与大颠成了好朋友,不会再为难佛法了。韩愈本是坚决的排佛论者,但一见大颠,却不由自主地与之亲近起来,与大颠保持非常好的私人关系,传为一段佳话,佛教徒也经常引用此事作为佛教僧人风采的证据。按照韩愈的说法,他喜欢的只是大颠本人,而不是整个佛教。因为佛教念珠有一百零八粒之制,大颠说昼夜一百八,代表了佛教,而韩愈间的是大颠的年纪,是人的寿数。

盲者系前盲,哑者系前哑 - 公案100

盲者系前盲,哑者系前哑有僧问大颠宝通:「苦海波大浪大,应以什么为船筏?」大颠说:「以木为船筏。」僧人问:「这样就能得度吗?」大颠说:「盲者依前盲,哑者依前哑。」僧问大颠宝通禅师,该用什么...和技巧来通过生死烦恼的惊涛骇浪。因此开口问大颠。所以大颠只好说:「盲者依前盲,哑者依前哑。」他已经讲得很清楚了,谁要过苦海,就用木头做船吧!

昼夜一百八 - 公案100

昼夜一百八韩文公访大颠宝通禅师,问:「和尚年纪多大?」大颠提起数珠说:「懂吗?」韩文公表示不懂,大颠说:「昼夜一百八。」韩文公仍不明白。当时情况可能是韩愈向大颠反应:「我问你多大年纪,你回我昼夜一百八,首座回我叩齿三下,两个答法怎么不一样?」所以大颠学首座叩齿。大颠见韩愈不懂,遂再答:「昼夜一百八。」我日日夜夜都是这个样子的,日日夜夜都是一百八,心境始终一贯。

97 大颠与韩愈

97大颠与韩愈唐宪宗非常崇信佛法,迎接佛舍利入宫殿供养。这一次韩愈不请开示了。小沙弥闭语不答,却扣齿三下,韩愈如坠五里雾中,又进入谒见大颠禅师,请示开示,禅师也同样扣齿三下,韩愈方才若有所悟地说:“原来佛法无两般,都是一样的。”韩愈问春秋有多少?

33 糟蹋者

33糟蹋者有名的大颠宝通禅师,曾住在潮州三十多年。韩愈向大颠禅师问禅论道,终于归信佛教,成为大颠禅师的弟子。大颠禅师在去潮州之前到湖南衡山参访石头禅师。江西颖川的大颠禅师,到湖南石头禅师处,才真正的开悟,得无畏法,发心到蛮荒瘴气的边陲之地弘法,可见其勇猛精神。僧有多种,在工作上分弘法僧、事务僧、苦行僧等,在行为上分隐居僧、粥饭僧、应赴僧、糟蹋僧等。

韩愈的学佛心路

韩愈虽然是位倡儒排佛者,但通过“夕贬潮州路八千”的经历,使他思想上有了深刻的反思,并且由排佛而向佛,这种思想转变过程与他在潮州和大颠禅师交往有着密切关系。自此之后,韩愈与大颠禅师有了密切的往来,韩愈在叩齿庵居住许久,每日与大颠品茗论道,促膝长谈,使得韩愈对佛教有新的认识,并且有了向佛之心。以后韩愈从佛教观点出发,提出了“心性论”,这不能不说是大颠对他的影响。可想韩愈与大颠的交情了。

印祖故事:因辟佛长婴病苦,革先心出家为僧(3)

印光大师幼承庭训,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在我国儒家思传统中,辟斥“异端”,不仅由来己久,而且被看作是儒者的天职,认为非此不足以为圣人之徒。幸亏宰相裴度等人求情才免一死,被贬为潮州刺史。汉明帝时始有佛法,此后乱亡相继。以此论证事佛求福,反而得祸,由此推论佛不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