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条约

咸丰帝的疯狂对付洋人的计划 若是实施必然步入明朝的老路

条约签订后,英法联军随即撤退,咸丰帝很不甘心,他决心采取一个疯狂的计划,来对付那些洋人,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为此咸丰帝想出了一个非常疯狂的计划,想以此来阻止公使驻京。咸丰帝甚至在圣旨里面讲授谈判策略,先宣布免除关税政策,洋人必然会感恩,然后再提取消公使驻京这四件事。负责谈判的桂良以及两江总督何桂清在接到咸丰帝的旨意后,感到非常震惊,认为事情非常严重。最终,咸丰帝也放弃了这个疯狂的计划。

僧格林沁简介

中国蒙古贵族出身的清军大将。科尔沁旗(今属内蒙古自治区)人﹐博尔济吉特氏。他是道光皇帝姐姐的过继儿子﹐道光五年(1825)袭科尔沁郡王爵﹐历任御前大臣﹑都统等职。咸丰三年(1853)秋﹐太平天国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等率北伐军二三万人突入直隶(约今河北)。九...

清朝到底有没有昏君呢 看看咸丰做了什么就知道了

清朝到底有没有昏君,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再说同治的爹咸丰,此人才是清朝最大的昏君。1858年,英法舰队在美、俄两国支持下,袭击大沽口。果然,咸丰皇帝一死,这八位大臣就被彻底被打尽。最终以灭绝告终。成丰你不守国]你做什么呢?第三没有天子守国门。却带着老婆、孩子,带着唱戏的戏班逃到热河,其名日"巡狩”,那咸丰到承德做什么了?

李鸿章袁世凯明知日本要出兵 为何还带领清军进 ...

李鸿章和袁世凯明知道日本要出兵为何还带2465名清军进...?李鸿章派出的军队是分三批走海路在...牙山登陆的。这时袁世凯也致电李鸿章,表示从衫村濬得来的消息显示,日本...派兵的目的只是“调护使馆,无他意”。李鸿章和袁世凯都以为能自圆其说,并没有多想,但当他们后来得知日本派兵的数量时,都吓了一跳。

圆明园大火:列强早已磨刀霍霍 大清依然傲慢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被视为近代中国的国耻,也是国人至今无法忘却的悲惨记忆。事实上,当时不可一世的大清帝国,对列强兵临城下、磨刀霍霍的贼心浑然不觉,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缺乏应有的认识,依然摆出一副无知和傲慢的姿态,终于为列强报复中国制造了借口火烧圆明园是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延续4年的英法联军之役的巅峰和终点。扣留谈判代表及其随行人员,外交史上罕见。

清 ... 无计可施,看艾林波如何上演普鲁士贪婪?

崇纶、崇厚与艾林波的第一次会谈,因授权文书而发生分歧。艾林波称崇纶等未受“全权”而不与进行正式谈判。当时中国与普鲁士及德意志关税同盟各邦、城贸易量并不大,普鲁士的着眼点也非全为经贸关系。也就是说,艾林波即使不出使,普鲁士即使无条约,在贸易方面可以自然而然地获得与英、法同等的待遇。艾林波要求获得的是全部权益。

咸丰帝一意孤行,桂良的苦心经营将化为泡影?

额尔金的答复距咸丰帝的期望十分遥远,他只是提出了须得到本国...认可的个人意见,而且也封绝了桂良的口,即不得再议修改条约。“公使驻京”消弭后,咸丰帝的要求改为消除公使“随时进京”,又随着英、法公使进京换约期限的临近,咸丰帝的要求又变为在上海换约。3月19日,桂良终于将额尔金的条件和盘托出。英、法使节坚持进京换约,拒绝与桂良会晤。

兵临城下,咸丰帝“缓兵之计”竟成误国之举?

尽管咸丰帝已经在中英、中法《天津条约》朱批“依议”,但他深受桂良“万不可作真凭实据”一言的影响,只是将之当做“缓兵之计”。咸丰帝要求将此“四事”从刚刚签订的条约中取消。而对于损害中国权益最大的条款,无论负责谈判的桂良,还是咸丰帝等人,都没有发现任何不妥,开了一个极大的口子,漏了过去。也就是说,咸丰帝打算以今日看来最大的国家利益关税,来交换今日看来极为正常的“公使驻京”!

历史年表_中国历史大事件年表

中国历史年代表上古时代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前2697~前2599少昊金天氏前2598~前2515颛顼高阳氏前2514~前2437帝喾高辛氏前2436~前2367帝挚高辛氏前2366~前2358唐尧放勋前2357~前2258虞舜重华前2257~前2208夏(启以后)公元前2197–1766共432年*姓,共传十四世,十七王,建都:安。年2、帝启9年3、太康29年4、仲康l3年5、帝相28年–40年6、少康22年7、帝抒17年8、帝槐26年9、帝芒l8年10、帝泄l6年11、不降59年12、帝扃21年13、胤

英国人为什么要发动第二次 ... 战争?

162年前的今天,1856年10月23日,英军海军借口“亚罗号事件”悍然发动进攻,进犯珠江内河,正式挑起了第二次...战争。中国近代史自1840年开始,到1860年二十年间,共发生了两次...战争。这两次战争的标题是我们自己命名的,第二次...战争英国人称之为“亚罗号战争”,又称“英法联军战役”。不管怎么说,这两起事件都不足以是引发两国发生战争的根本原因,只能是一个战争的借口。那么,第二次...战争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