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大师

弘一大师与太虚大师的法缘

弘一和太虚生活于近代世界动荡不安、中国佛教积弊丛生之时。由此可见弘一对太虚的人间佛教运动的真诚支持。由弘一谱曲、太虚撰词的《三宝歌》,即是两位大师精彩的合作,可谓悲心才华相得益彰、珠联璧合。过了10年,到弘一60岁生日之时,太虚又重书此偈相赠。弘一还时常鼓励其他的有为法师继承和弘扬人间佛教。回顾弘一与太虚的惺惺相惜、相互理解和支持,重温两位高僧的硕德懿行,依然令人倍受鼓舞,深受教诲。

罗汉褂

罗汉褂民国以来,我国民间的服式,都逐渐地趋于简便适用了。因此,遂有一部份出家人,有意加以改革。太虚大师并且还设计了一种新式的长衣和短衫裤。领子是用两层布片复叠缝制的。胸前中间开启对襟,纽扣钉在对襟的边缘上。这种长衣,因为是太虚大师所倡导,所以当初都管它叫做‘太虚褂’。不过近些年来,业已普遍地改称它为‘罗汉褂’了。‘罗汉褂’既省布料,行动又较利便。因此,穿它外出的人,仍然为数不多。

佛陀的教育 十六 佛教本来就是人生的

佛教本来就是人生的人生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泰斗太虚大师提倡的;但是人生佛教的原理,却是佛教本来具有的,并不是太虚大师创造的;简单而清楚地说:佛教本来就是人生的。佛陀的教法,是要净化人生,指导人生向善、向上,达到完成人格;然后由人格的完成,而进趣圣格的完成。类此的思想,都是佛教流布上的演变与偏差,并不是佛法的真义;太虚大师有见及此,所以起来提倡人生佛教。他们的疑问之外,也说明佛教本来的就是人生的。

往生安乐土法门略说─太虚大师

一信念阿弥陀佛往生安乐世界一法门,约之不出信、愿、行之三要。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之时,韦提希皇后依之修持,当即往生安乐土。一经往生安乐之界,此之众苦永皆脱离。

念佛往生的原理(太虚大师)

念佛往生的原理-太虚大师佛法明因缘所生法,有两种力:一、可思议力,二、不可思议力。如念佛的人之发愿往生,当时发愿,使心力集中在往生的誓愿,积久纯熟,成就为习所成的誓愿力,由此誓愿力所成功用,可以发现异乎寻常可思议因缘力所生的果。既知他这世界是为摄受十方发愿往生的众生而设的,所以只要信了佛的善法,誓愿依阿弥陀佛的愿力以往生,就能得往生。这念佛往生,是由不可思议因缘生果力建立的法门,所以是最殊胜的。

念佛往生的原理太虚大师讲

念佛往生的原理太虚大师讲胡继欧记──二十年八月在华北居士林──佛法明因缘所生法,有两种力:一、可思议力,二、不可思议力。如念佛的人之发愿往生,当时发愿,使心力集中在往生的誓愿,积久纯熟,成就为习所成的誓愿力,由此誓愿力所成功用,可以发现异乎寻常可思议因缘力所生的果。这念佛往生,是由不可思议因缘生果力建立的法门,所以是最殊胜的。

印祖故事:太虚闭关普陀山,印祖赠诗欲玉成

宣统三年,太虚法师自广州回到上海,转往普陀山度夏,向了余老商定闭关的办法及看定闭关的房子,住了十余天。印光大师看了太虚法师的诗文,颇为赞许。八月间,太虚法师回普陀的时候,带了十余件箱笼的经书回到普陀山闭关,到山准备了十余天,大约在八月下旬进关。太虚法师这次闭关果然成就了他的般若智慧,这是他以后分宗判教,掀动教海的本钱。闭关两年多期间,印光大师时相过谈,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太虚大师_宗教信仰

太虚大师,名淦森,法名唯心,号太虚。不久,寄禅和尚逝世,太虚在其追悼会上提出进行“教理革命,教制革命,教产革命”的佛教“三大革命”口号。翌年夏,佛教世联会正式成立,太虚被选为首任会长。同年10月,率领中国佛教代表团出席在日本东京召开的“东亚佛教大会”,并考察日本佛教。是年5月,太虚应聘来南普陀寺就职。后由其门下弟子编辑《太虚大师全书》行世。佛教密宗手印_宗教信仰

太虚大师小传_宗教信仰

太虚大师于襁褓中丧父,五岁时母改嫁,依外祖母生活。青年时代的太虚大师,思想十分活跃。太虚大师是中国近代佛教改革运动中的一位理论家和实践家。所以,从这两方面入手来探讨太虚大师对中国近代佛教发展的构想与贡献,无疑是最为恰当的。太虚大师认为,佛教统摄于教、理、行、果,而其要则在于行。太虚大师提倡“人生佛教”的根本宗旨是在于:以大乘佛教“舍己利人”、“饶

《佛陀的教育》佛教本来就是人生的

佛陀的教育金明法师佛教本来就是人生的人生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泰斗太虚大师提倡的;但是人生佛教的原理,却是佛教本来具有的,并不是太虚大师创造的;简单而清楚地说:佛教本来就是人生的。这么说来,佛教既然本来就是人生的,那为什么还需要太虚大师来提倡呢?类此的思想,都是佛教流布上的演变与偏差,并不是佛法的真义;太虚大师有见及此,所以起来提倡人生佛教。他们的疑问之外,也说明佛教本来的就是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