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差

吴王夫差的故事

老百姓整天饿着肚子,吴王夫差看到这个情景,心里很是着急,他和大臣们商量,决定亲自领兵攻打北方的齐国,抢些粮食回来度荒年。夫差就把迷路的事告诉了她,并请她带路。她朝夫差笑了笑说:“不过,我在没有给你带路以前,请大王告诉我几件事情。”夫差被姑娘问得怔住了,只好把遭遇水灾筹粮度荒年的事,原原本本告诉了她。夫差连忙跳下马来一看,口子里装的全是饱满的稻谷,足足可供吴国吃好几年。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破楚入郢,越军乘虚入吴,为楚声援。勾践三年,夫差大破越军,勾践率5000残兵退保会稽山,忍辱乞降。当时齐、晋内部矛盾尖锐,楚国元气未复,越在四强中最为强盛。“射其左。越于车下”。后用作浙江省东部的别称:越剧。春秋末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灭吴,战国时为楚灭。古时江浙粤闽之地越族所居,谓之百越。○按《史記》南越、東越,漢書作粵。

历史上的今天6月5日 黄池会盟吴王夫差与晋争霸

前482年06月05日黄池会盟,吴王夫差与晋争霸在2496年前的今天,前482年6月5日,黄池会盟,吴王夫差与晋争霸。公元前482年6月5日,鲁国国主鲁哀公,晋国国主晋定公在黄池约会夫差,举行会盟大典。夫差异常兴奋,因为鲁国与晋国都是老牌的诸侯国,在诸侯国中颇有影响,如今对方邀请自己会盟,对于吴国在诸侯心目中的地位是大有裨益的。又与二公围猎,颇多斩获。

黄池会盟、吴王夫差与晋争霸

公元前482年6月5日,鲁国国主鲁哀公,晋国国主晋定公在黄池约会夫差,举行会盟大典。夫差异常兴奋,因为鲁国与晋国都是老牌的诸侯国,在诸侯国中颇有影响,如今对方邀请自己会盟,对于吴国在诸侯心目中的地位是大有裨益的。夫差与鲁哀公、晋定公,并排站在封禅台上,检阅三军,吴军精锐尽出,声势壮大,夫差所到之处,三军将士必齐声鼓噪。鲁、晋二公深畏服之。又与二公围猎,颇多斩获。

易中天:勾践灭吴,人性变化之微妙!

本文摘自《易中天中华史》系授权发布质疑:越王勾践的名字,在华人圈内可谓耳熟能详。他那"卧薪尝胆"的故事,常常被当作励志案例口口相传。然而这是可疑的。不但《左传》《国语》均无记载,就连司马迁也只说了尝胆,没说卧薪。历史上真实的勾践究竟是怎样的?从吴国的失败中能得到哪些经验教训?人性又折射出怎样的复杂和多变?

鲁国伐邾招来吴军,同仇敌忾令夫差心惧,教化之功应归于此人

在季孙斯执政期间,季孙氏家臣阳虎作乱,差点就窃取了「”三桓”家族的大政。更令季孙氏丢脸的是,阳虎后来成为晋国赵氏的得力干将,还公开对外宣称:「”主君贤明,就忠心侍奉他;主君不肖,就以奸伪去试探他!”阳虎在鲁国乱政,不过是鲁国执政者不肖罢了!所以在经历了阳虎之乱后,「”三桓”在鲁国都抬不起头来,一度让孔子把持了国政。可在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见执政者都沉迷于女乐、不理政事,孔夫子失望地离开

上古时期的一起谋 ... 案,诞生了一个东夷古国

春秋后期,吴越争霸征战不休。槜李之战吴国战败,吴王阖闾重伤而死。三年后夫椒之战吴王夫差大胜越国报了槜李之仇。进入越地的夫差看到越人披甲持盾坚守会稽,越王派大夫文种以求和。受赌的太宰伯嚭劝吴王夫差答应越国的要求,但是大夫伍员也就是伍子胥,坚决不同意,于是他给吴王夫差讲了一个上古时期的故事。

艾陵之战:吴越步兵对先秦战车的决定性胜利

公元前484年,吴国军队再次沿着运河北上,准备对夕日的霸主齐国发难。由于前一年的间接战略失败,吴王夫差这次准备同对手直接进行正面较量。尽管还有越国、鲁国和几个淮夷小邦的盟军支持,但作为主力的吴军还是承担了大部分战斗任务。在战争爆发的前后,齐国一直因继承人问题而内部紊乱。如果因眼前的胜利而大搞兼并,很容易引起旧敌楚国和霸主晋国的联合针对。因此,对齐国的作战成败,实际上也意味着姑苏的宫廷能否成功替代临淄。

夫差为何不 ... 勾践?战国的一批竹简给了答案,夫差形象彻底颠覆

在2008年的时候,清华大学的得到了一批战国竹简,在经过了多年的研究之后,2017年的时候整理出了一篇文章被称之为《越公其事》,里面是较为详细地写到勾践兵变之后的行为、思考,对于我们研究吴越之间的历史是有一定的作用的,而令人们震惊的却是在这里看到了很多颠覆历史的内容,而吴王夫差的形象好似并不像我们之前所了解的那样。在面对仍旧抵抗的越国,他的言语反而是有诸多的谦逊,而最终是双方之间达成了这样的一个和解的协议。

这三十六计中,哪个计策是最厉害、最狠毒?

著名的三十六计也可称为三十六策,说的是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这个词语源自于南北朝,但将这些计谋成书却在明清。这是古代非常有效的...思想加上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来的。那么,这三十六计中,哪个计策是最厉害、最狠毒的呢?这是很久以来,人们一直想解开的谜题,今天我们就揭开这个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