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瑭 后唐末帝李从珂继位后,石敬瑭时为河东节度使,双方互相猜忌。随后在契丹援助下,石敬瑭称帝灭后唐,定都汴梁,改国号为“晋”,史称后晋。此后,石敬瑭跟随李嗣源转战各地,成为李存勖的一员骁将。石敬瑭由此而名声远扬。除了救李存勖之外,石敬瑭还多次救过他的岳父李嗣源。同月,李嗣源进入了洛阳,嘉奖石敬瑭的功劳,由总管府都校提拔为陕州府兵马留后。十二月,李嗣源病死后,石敬瑭听到消息,像丧失父母一样悲痛不止。
辽史 《辽史》,记录辽代史事的中国纪传体史书。记载辽代和建国以前的契丹及西辽的历史。辽曾编修《起居注》、《日历》、《实录》和《国史》,最后由宰相耶律俨集成一代《实录》。金代两次纂修《辽史》,都以这部《实录》作底本,但未能最后完成。由于辽代的记载流传不多,《辽史》以外,有关的资料极少,因此它成为辽代的唯一史书。
旧五代史 原名《梁唐晋汉周书》,概称《五代史》。后人为区别于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便习称《旧五代史》。后欧阳修五代史记出,称为新五代史,薛史则称为旧五代史。《旧五代史》按五代断代为书,梁书、唐书、晋书、汉书、周书各十余卷至五十卷不等。因此这部书虽名为五代史,实为当时整个五代十国时期各民族的一部断代史。现存的旧五代史一般刊本及石印本都是根据殿本翻印的。商务印书馆百衲本二十四史中的旧五代史,就是根据刘本影印的。
契丹 与奚同为源出鲜卑宇文部的一支,北魏始见契丹族名。现代多数研究者认为今达斡尔族是契丹后裔。另一种观点认为“契丹”的“契”可能与契丹始祖奇首可汗有关;“丹”相当于西域语中的“斯坦”,表示所在地之意。在“段”前冠以“大”字,而称“契丹”。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创建契丹国。是后,契丹附于后突厥。
契丹文 契丹文,中国辽代为记录契丹语而参照汉字创制的文字。金灭辽后契丹文继续使用,并在女真制字的过程中起过很大作用。金章宗明昌二年“诏罢契丹字”,契丹文乃渐失传。契丹文图书全部湮灭,除《燕北录》和《书史会要》里收录的几个契丹字外未留下片纸只字。从出土的契丹文哀册和碑刻来看,大字是一种表意方块字,其中夹杂一些直接借用汉字的形式。小字是一种拼音文字,利用汉字笔画形体创制出300多个原字,行书然后缀合拼写成词。
耶律德光 生平耶律德光,契丹的名字为尧骨,他是耶律阿保机的次子。耶律德光遂亲率5万骑兵,在晋阳城下击败后唐军,册立石敬塘为后晋皇帝。耶律德光于是率军南下,杜重威、李守贞、张彦泽等率领所部二十万人前来投降。耶律德光率部进入东京,百姓号呼奔走。耶律德光以为中原皇帝做定,令契丹兵以牧马为名,四出抢掠,称为“打草谷”。赵延寿见耶律德光已正式称帝,很不满意,请求做皇太子。
耶律阿保机 耶律阿保机,习称阿保机。生平耶律阿保机生于唐朝咸通十三年。耶律阿保机三个月便能行走,满百日便能说话,凡事未卜先知。凭藉这支精锐武装,阿保机迅速崛起。接着,耶律阿保机进兵攻打刘仁恭,攻下数州,尽数迁掳其民而回。十二月,痕德堇可汗卒,遗命推选阿保机为汗。到十月时,耶律剌葛攻陷了平州,领兵阻挡阿保机的归路,想强迫他参加可汗的改选大
耶律德光进军开封契丹灭后晋 在1070年前的今天,0947年1月10日,耶律德光进军开封,契丹灭后晋。石敬塘死后,继承者石重贵对契丹君主称孙不称臣,表示摆脱与契丹的臣属关系。945年契丹与晋大战于阳城,晋军不顾主帅杜重威的阻挠,奋勇出击,大败契丹兵,耶律德光仓皇北逃。石重贵派社重威率军抗击契丹。然社重威也想窃取帝位而投降契丹,晋军大败。947年1月10日,耶律德光进军开封,历时11年的后晋被灭。
耶律阿保机颁行契丹文字 契丹原来没有文字,刻木契记事。耶律阿保机从任鲁不古和突吕不受命依仿汉字偏旁制成文字数千个,称为“契丹大字”。网络配图契丹大字制成后,于920年1月25日阿保机立刻颁行。后来阿保机的弟弟迭刺学习了回鹘文,又创制了“契丹小字”,据说他的字“数少而连贯”,可能是用拼音字母所制成的。
金国颁布女真文字 女真最初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先是使用契丹字。阿骨打建国后,为了便于推行政令,便在1119年命大臣完颜希尹制女真文字。希尹参照汉字和契丹率制成了女真率,后称“女真大字”。后来金熙宗在公元1138年2月12日又制新字,称“女真小字”。网络配图公元1145年正式颁用。女真文曾被用来翻译汉文典籍,它对女真文化的提高和女真族的封建化的加速起了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