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

高僧故事:文殊菩萨化身 寒山诗传千古

当时有一位官员闾丘胤,出任台州刺史,赴任之前得到丰干禅师指点,说寒山、拾得就是文殊、普贤两位菩萨的化身。此后,闾丘胤又亲自前往寒岩参叩,并送衣裳药物供养寒山。稽首文殊,寒山之士。

[网上展馆] 中国吉祥图饰汇展(二)

萱草有忘忧草、宜男草之称。为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吉祥草。中国民间喜欢以福、禄、寿三星的形象作为礼仪交往和日常生活中象征幸福、吉利、长寿的祝愿。此吉祥图饰寓意福禄双全。或常年悬挂于中堂,取谐好吉利之意。《瑞应图》上则称,如果帝王为政,适合先圣的法度,没有缺失,便会有白鹿出现,是国泰民安、政通人和的吉祥之兆。中国古人以戟避邪。鱼被视为富余、吉庆象征。

一位极具神话色彩的诗人,在国外比李白杜甫还有名,世间无其真名

「”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在星光灿烂的大唐诗坛,有这么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诗人,他与李白杜甫同时代,生前寂寂无名,辞世后诗歌被道士传播,才逐渐为人所知。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不详,唐代长安人,生于官宦世家,隐于大唐盛世。关于其真名不可知,但有学者认为其身份应是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厌恶家族间的排挤妒忌出家,隐居天台山,于山石竹木之上写刻诗篇。寒山是一位极具神话色彩的人

台州历代文化名人之三丨诗僧寒山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自唐代张继《枫桥夜泊》诗问世后,于百年来寒山寺的钟声不绝于历代文人学士的篇章诗文。相传寺因著名诗僧寒山曾来此住持而得名,因而寒山子的名字亦不胫而走。至今苏州寒山寺内还保存有寒山和他的朋友拾得的石刻象呢。寒山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创作的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下面就现存的资料作一介绍。

文殊菩萨的故事:弥陀化身—丰干禅师

弥陀化身—丰干禅师唐朝有一位丰干禅师,不知他是那里的人氏,他居住在天台山国清寺,头发剪到齐眉的高度,经常穿著一件不起眼的布衣。可是这二人只和丰干禅师亲近,并不理会他人。

文史漫谈:器量宽厚青史留名的故事

  苏轼的《留侯论》中有这样的描述,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讲,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

夜半钟声在说什么?

夜半钟声在说什么?  清代文学家张潮曾于其《幽梦影》中说道:“在月光下,要欣赏箫声;在山林间,聆听松涛声;在水际,该听渔人的欸乃声;如此,才算不虚此生。”(注1)那么,在客游他乡的孤独夜晚,又该听什么声音,才最感触良深呢?唐朝诗人张继,敲响了千古不朽的夜半钟声。  张继...

寒山、拾得与丰干和尚问对

寒山拾得行至门前惊叹道:“哎呀!丰干老你又在行道念佛了啊!”>寒、拾二人同时拍手称赞说:“的确是这样的,正如丰老你所说的。”

寒山、拾得、丰干三隐传说

寒山、拾得是唐代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恰逢丰干禅师前来拜谒,察见病情,声称不必忧虑,吮水一喷,病人顿觉神清气爽,头疾霍然而愈。并告之国清寺寒山、拾得实是文殊、普贤菩萨的化身。闾邱胤到任三日后就去国清寺,在厨房见到“状如贫子”的寒山、拾得,躬身礼拜。关于寒山子的活动年代与诗集的形成,唐代天台道士杜光庭则有不同的说法。>书中把寒山子说成是道家神仙,但杜光庭的记述远不及佛门“三隐”事迹影响深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