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之推还是介子推 介子推[春秋时期晋国名臣] 《吕氏春秋》云,介子推不肯受赏,曾赋诗一首,“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于中野。”邻居解张为子推不平,夜里写了封书信挂到城门上。 公元前635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
介之推的节日 一个被遗忘千年的传统节日(转载) 寒食节,距今已有2640多年的历史,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人命节的节日,早于以端午节纪念屈原 200年左右。据《后汉书·周举传》记载:“太原一郡,旧俗以介之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 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诸如此类...
清明节为什么又称为寒食节? 首先清明节原先是一个节气,也是我国祭祖惦念逝去之人的节日,谈到清明节就得提到寒食节,因为清明节源于寒食节,后来逐渐被取代从而寒食节的习俗也逐渐演变成清明节的,寒食节从春秋起,距今已有二千六百多年的历史。 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
清明节的传说 清明节的传说清明节的传说一:清明节的传说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
介之推不言禄 读《介子推不言禄》有感 读《介子推不言禄》有感 偶翻旧书,发现《介子推不言禄》一文。细细读来,感慨万千。 介之推不言禄 (先秦)左丘明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
恻恻轻寒翦翦风 恻恻轻寒翦翦风[出自]:韩偓《寒食夜》恻恻轻寒翦翦风, 小梅飘雪杏花红。夜深斜搭秋千索, 楼阁朦胧烟雨中。[注释]:翦翦:风寒的样子[赏析]:这首诗描画的是一个春色浓艳而又意象凄迷的细雨尖风之夜。乍看,通篇只写景物,而景中见意,篇内有人。如果细加玩绎,它的字里行间不仅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