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吕氏春秋》云,介子推不肯受赏,曾赋诗一首,“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于中野。”邻居解张为子推不平,夜里写了封书信挂到城门上。

公元前635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下一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

又命人葬之于绵山,秦二世时迁葬于故里裴介村。并改绵山为介山,以警戒自己的过错。将一山岗定为介子推名义上的封地——介公岭,将介子推母子隐居的岩洞改建成介公祠,并立“介庙”于绵山脚下柏沟村南的柏树林之中,又命将定阳县改名为介休县。

人物精神

作为春秋贵族,介子推的言行,宵小之徒视之为迂腐,然则体现了正道之义。介子推的行为并非忠君而是爱国,以后世儒家评价必为“忠君之典范”,而成为中国儒家传统观念中大丈夫精神的渊源,这实在是对介子推之毁誉啊!以后人的价值观将其行为定义为迂腐愚昧是错误的,即使在今天忠于国家也是应当提倡的。介子推不言禄的行为也是知识分子独立精神的体现,正因为如此,黄庭坚赞叹道“士甘焚死不公侯,满眼蓬蒿共一丘”(宋·黄庭坚《清明》)。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精神孕育和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构成中华民族的脊梁,介子推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奸伪欺罔、人世谬举的愤懑,他“割股食君”实乃“食国”,正是中华民族正道爱国传统美德的体现;在介子推身上蕴涵着对祖国的深沉赤诚的爱恋之情。晋献公嬖骊姬,杀申生,昏于家,乱于国,而重耳则成为振兴晋国的希望。介子推的行为是他笃信爱晋国须爱重耳的自然表露。也许,正是这种对祖国的挚爱,才是人民永远怀念介子的根本原因。

后人纪念

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二日,冬至以后一百零五日,这一天要禁火,从上到下只吃瓜果点心一类冷食。民间普遍认为寒食起源于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故事。人们为了纪念介子推,就在那个月不生明火,吃饭也吃冷的食物。后来一个月渐渐减少到清明节的前一天,即为“寒食节”。过节的当天,家家门上插柳枝、烧纸钱、在野外祭祀、吃冷饭这些都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不过现在人们也常常在寒食节纪念死去的亲人。

虽然寒食节的真正起源并非来自于介子推,但将纪念介子推作为寒食节起源的说法却更为流行,甚至后来寒食节逐渐被清明节取代,许多人又把纪念介子推作说成清明节的起源。

传说文公为哀悼介子推,下令全国介子推被焚的三月五日为火禁日,禁止烟火,仅食寒食,并从此形成了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节日“寒食节”。第二年清明节,晋文公率众臣到绵山下的介庙祭奠介子推,看到焚烧林山坡上的被烧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以为柳树是介子推转化,他便赐柳树为清明柳。要求晋国百姓家家门上挂柳枝,扫墓栽柳,上绵山踏青,抒发思念之情。并令寒食前一是为“炊熟日”,人们要做许多蒸饼,称作“子推蒸饼”;也有人家用面粉和枣泥做成燕子状饼(三角馅饼),然后用柳条串起挂在门据上晾晒,称作“子推燕”。每年清明节不仅在房屋(村后)栽柳,而且青年男女要上山踏青,并要头戴上用柳条编织的柳冠或柳环。当时有民谣说:“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在介山,有“思烟台”遗址。传说文公焚林,有百鸦绕烟而噪,或围在介子推周围,用躯体遮挡烈焰。晋人感其功德,在此筑起一高台,纪念这些义禽。

史书记载

据县志引《山堂肆考》,文公为哀悼介子推,曾下令全国,三月五日为火禁日。相传火禁不严,就会有风电之变,这便是我国数千年来寒食节的由来。在三晋历代,人们还修建了大量的祠堂庙宇,以妥介子在天之灵。宋天禧元年(1017年),真宗诏封介子推为洁惠侯。宋王当《春秋臣传》为介子推立传;民国《介休县志》、雍正《山西通志》也为介子推立传;胡春霖《山西名贤辑要》,介子推被收入《廉介类》。

后世评价

由于介子推的忠心耿耿和淡泊名利,一直是中国古代社会极力推崇的高尚品质,所以介子推在历朝历代都得到了很多的赞誉。民间修建了许多祠堂庙宇,以慰藉介子推的在天之灵。宋天禧元年(1017年),宋真宗诏封介子推为洁惠侯。介子推是否被晋文公烧死,尚待进一步考证。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以各种形式纪念这位忠义之士;多少文人墨客、达官显宦,登临题咏,寓兴抒怀,抒发对介子的怀恋思慕之情。为介子推的事迹留下了很多著名的诗篇,如:

清傅山悼念介子推

青松白梧十里迥,

狴(木字旁)青抵白祠堂幽。

晋国园陵迷草木,

绵田香火动春秋。

名更卖扇传东海,

身隐承颜肖故邱。

还虑寒山太枯寂,

婉客分到牡丹头。

愈汝为《过绵山吊介之推》

民间禁火寒食节,绵上遗封莽未耘

林魁《寒食题介子祠》

但使亡人能返国,耻将股肉易封侯

吕解元《绵山吊介子》

百年节岁同寒食,万里封疆立介休

介之推还是介子推 介子推[春秋时期晋国名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 连续作战19天,攻占20座城池歼灭马家军1万余人

    1949年7月28日,...第一野战军猛打猛追,终于在固关地区追上马家军骑兵14旅。一野第1军的主攻师和第7军20师前后合击,先外围后中央,占据两侧高地有利地形以火力猛射敌人。激战到下午,终于大部歼灭了青马骑兵14旅及248师1个骑兵团,缴获战马2000多匹。经19天作战,第一野战军歼灭二马军万余人,解放了陇东、陇南重镇平凉、天水及县城20座,割断了二马之间的联系,造成了继续进迫兰州、西宁、银川的有利态势。

  2. 君子之交:除了管仲和鲍叔牙,还有他们俩!两人关乎整个楚国存亡

    小编最近很喜欢一句话,「”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八九,最幸运的是能与人言之一二三”。一个人的一生中真正的知己好友不过一二人,甚至很多人穷极一生都未必能寻觅到这样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知己”比「”伴侣”更难找到。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历史人物能够称得上是对方的知己。比如闻鸡起舞的祖逖和刘琨,杜甫和李白,周瑜和诸葛亮。他们这些人有些甚至是敌人,就像周瑜和诸葛亮,各为其主但是却不妨碍他们互相敬佩和仰

  3. 在春秋战国的几百年历史上为什么先后出现了两个「 ”魏国”?

    魏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因此「”魏国”的国号后来还被曹魏、北魏等朝代沿用。但鲜为人知的是,在春秋战国几百年的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两个「”魏国”,战国是第二个。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在西周开国天子周武王到第二代天子周成王之间,西周先后进行了两次大规模分封诸侯,姬姓诸侯占据了大多数。而一个周室姬姓的贵族在魏地(今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北部),建立了魏国。由于年代久远和史料的缺失,这个魏国连初代国君都说不清楚了。

  4. 秦昭襄王曾被送到燕国做人质,后来是如何回国夺位的?

    秦惠文王迎娶魏国公主和楚国公主,她们各生下三个儿子。几十年后燕国太子丹来咸阳做人质,算是礼尚往来。秦武王去世时年仅二十二岁,刚到冠礼的年龄,此前朝政由太后慧王后和秦武王共同操持。如今秦武王出了意外,南国佳人芈八子,决定豪赌一把,她要与惠文后争夺太后之位。随后赵武灵王派相国赵固,到燕国接公子稷,再领兵护送公子稷回国。

  5. 战国七雄之魏国:高开低走的「 ”遗憾之国”

    战国时代开场时,如果要评选一个开局状态最好的国家,答案并不是老牌「”大佬”齐国,也不是传统「”非主流”楚国,而是三分晋国之一的魏国。魏国是战国时代最早变法的国家,也是变法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在战国初期可谓威风八面。那个时候,天下最强的军队不是后来传得神乎其神的秦军,而是魏国武卒。那么,如此强盛的魏国,最后怎么就没了呢?本文分魏家渊源、文武侯图强、夭折的统一梦三篇为你讲述令人唏嘘的魏国兴亡史。上篇魏

  6. 每个朝代都有复国的想法,却唯独秦朝没有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朝代灭亡后都会出现复国的情况。据说秦始皇一共有二十三个儿子,胡亥因为名不正言不顺的地位。第三点,在秦朝灭亡之后,这个朝代的核心地区关中被刘邦所占领了。因此综上所述的三点原因,秦朝王室的后裔和老秦人在秦朝灭国之后,并没有要复国的愿望,但话又说回来,秦朝虽然没有复国,但是他们当时对国家做的事情是不可磨灭的。

  7. 齐桓公:齐国是侯爵国,应该称我为齐桓侯,为何你们称我为齐桓公

    引言《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春秋时期,神医扁鹊路过齐国,齐国国君齐桓侯热情接待了他。

  8. 晋文公怎么起了重耳这么个怪名字?

    春秋形势图图片来自网络春秋五霸中的晋文公,名字叫重耳,这是国人都知道的。那晋文公取了重耳这么一个怪名字,究竟寓意着什么呢?那为什么这么读呢?要想真正搞清楚这个问题,还得先从晋文公的老爸晋献公说起,因为毕竟名字是他起的。图片来自网络可是,晋献公不管那些,然后生了晋文公,生下来重瞳骈肋,不仅一点毛病也没有,而且还出奇的好!这下可把晋献公高兴坏了,就把这个孩子取名叫重耳,是什么意思呢?

  9. 战国漫谈:蔺相如「 ”完璧归赵”壮举实为赵国灭亡的导火索

    但蔺相如上任后却既无富国之举,亦无强兵之策,只是躺在完璧归赵的功劳簿上睡大觉,直到亡国,恐怕赵惠文王的子孙们也不知道为何有先王培养的如此良相也敌不过秦。位于山西榆次的蔺相如祠堂完璧归赵,让蔺相如好不风光,官职一路擢升,直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故,完璧归赵乃是秦王设计的一个圈套,故意成全蔺相如,使赵国的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10. 战国时期最强的一个小国,远胜战国七雄,竟然全是高手组成

    战国时期,中原大地动荡不安,七雄相争。在战国七雄中,以秦国和齐国为最强。秦王与齐王各自立为东帝和西帝,但一山不容二虎,齐国与秦国都想一统天下,因此两国也在竞争。可是这中途齐国内部却出现了问题,而这一切都来源于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孟尝君田文是齐国贵族,他的父亲是齐威王的小儿子田婴,但是田文幼时的日子并不好过,他不过田婴四十多个孩子中的一个,还是最不起眼的那种,而母亲也只是卑微的贱妾。

随机推荐

  1. 先轸生平_先轸简介_先轸人物评价

    前633年,晋国讨伐曹国和卫国,先轸为下军佐,占据了卫国的五鹿。前632年,中军将郤縠去世,先轸被超拔为中军将,率领晋军打赢城濮之战。先轸大怒,出言不逊,直言进谏,而且当着晋襄公的面往地上吐了一口口水。先轸因为对君侯无礼却没有受到惩罚,神志烦躁,寝食不安。其子先且居继任晋中军元帅。

  2. 上帝的答复

    上帝的答复汤姆是一名孤儿。汤姆这封写有“上帝亲启”的信,最后被转到神学博士摩罗·邦尼先生那儿,他是《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专门负责替上帝回信的特约编辑。他想,对于一个从小失去依靠的人,要想让他知道上帝是公平的,绝不能用这种办法。孩子,让生命、信念和目标成为免费的东西,这就是我在人间的公平所在,也是我作为上帝的最大智慧。

  3. 行成于思造句_行成于思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行成于思xíngchéngyúsī行成于思的意思和解释:行:做事;思:思考。做事情成功是因为多思考,失败是由于不经心。指做事情要多思考,多分析。行成于思的例子~,这是学业、事业有成的格言。行成于思造句韩愈说过: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4. 奇葩战争:打仗,士兵都没阵亡,结束以后,居然多了一个士兵

    战争发生之后,作为奥地利和普鲁士的邻居,列支敦士登上层一致认为在战争中,最后取得胜利的一定是奥地利,于是乎,他们便投靠了奥地利。没有炮火硝烟,没有流血阵亡,对于他们来说,打仗不重要,活命才最重要,在任务中,一位奥地利的通讯士兵可以说是和他们打成了一片,最终,撤走的时候,他也跟着列支敦士登的队伍去了这个国度。也就有80人参加战争,回国时,居然出现了81人的故事。

  5. 已婚女人梦见蛇缠身

    周公解梦已婚女人梦见蛇缠身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已婚女人梦到蛇缠身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梦见妈妈死

    周公解梦梦见妈妈死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妈妈死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成吉思汗做过的最臭名昭著的十件事排行榜 环保帝并非浪得虚名

    如果为有史以来最残酷,种族灭绝的领导人颁奖,那么成吉思汗的肯定能获奖。被称为“蒙古人之王”的他统一了他所在地区的许多游牧部落,带领他们走上新的高度。他的许多运动尤其是对平民的凶残而言是显而易见的,他所认定的残酷的惩罚是臭名昭着的(通常很有创意!)作为蒙古的创始人,他被尊敬为他的人民在他的统治下看到的许多进步如执行精英和宗教宽容。只是如果你是他的敌人或设法摆脱错误的一面,你会知道它!我们倒下了十个关

  8. ... 的故事:蜘蛛与鸽子

    ...与蜘蛛鸽子在...人中间有这样一段传说:想传在先知...与异教徒作战时,在一次战斗中...失利,异教徒们要追捕...害穆圣。穆圣在逃跑中,被一位耕地的...救下来,藏身于犁沟壕里。穆圣一见,对骡子...道:“不会生子的畜牲!”穆圣看了一眼喜鹊,很气愤,...道:“嘴里吐蛋,眼里滴血,五黄六月别想喝进水!”它们都是因为惹怒了穆圣,穆圣对它们做了都阿,...准承了穆圣的都阿,给它们才降了这些败俩。

  9. 闺蜜结婚祝福语_结婚誓词,婚礼致辞,结婚证婚词,婚礼贺词

    有用目录闺蜜结婚祝福语闺蜜结婚祝福语窝心的话闺蜜结婚唱什么歌祝福她送闺蜜出嫁感人的句子致闺蜜结婚的暖心句子目录闺蜜结婚祝福语闺蜜结婚祝福语窝心的话闺蜜结婚唱什么歌祝福她送闺蜜出嫁感人的句子致闺蜜结婚的暖心句子

  10. 梦见开怀大嚼 开怀大吃

    周公解梦梦见开怀大嚼 开怀大吃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开怀大嚼 开怀大吃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