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治中

1936年国防计划中是如何构建国民 ... 抗战战略路线的?

对于这一决策的制定,...当局付出过许多努力,以此构成了国民...抗战战略路线的主体。1936年国民...还采纳了张治中等人的建议,成立了“京沪警备区”,张治中出任警备司令,开始了以宁沪为核心的抗战准备工作。南京...几年来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战备努力及其在1936年国防计划中的设计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事实,即当局试图以长江一线作为未来抗日战争的主战场,这项战略意图已为以后的战争实际所验证。

国共和平谈判亲历记

国共和平谈判亲历记钟灵1949年3月下旬,我接受了一项重要任务:布置国共和谈的会场。1949年4月1日,......的代表团来到了北平,在勤政殿开始谈判,谈到4月15日,共谈了半个月月。每次谈判时我方都义正辞严,而张治中则措辞委婉,而且有几次谈时都是只有双方首席代表发言,其他代表则基本上都不讲话,顶多插言一两句。

74年 ... 对何案作指示:再不结案非把人整死不可

期间,有15名...人员被提审,其中对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人的刑讯逼供尤为惨烈。9月27日,经请示蒋介石批准后,盛世才最终以莫须有的“危害民国”罪,将陈潭秋、毛泽民和林基路秘密...害。经多方努力,...当局迫于压力,遂于1946年4月同意释放新疆在押...人员。

二战中著名的焦土政策:蒋介石的"焦土抗战"

11月10日,湖南省主席张治中召开紧急会议,开始传达蒋介石准备焚烧长沙,实行"焦土抗战"的指示,身为长沙市长的席楚霖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结束后,长沙警备司令鄷悌又召开省会党政军警宪处长以上负责人会议,宣布实行紧急疏散,并开始策划焚毁长沙的行动。"电报刚刚到达,紧接着,张治中又接到了蒋介石侍从室副主任的...,告知他"对长沙要用焦土政策。

“黄埔四凶”是什么意思?都有谁?最后结局怎么样?

而黄埔四凶则是被黄埔军校右派分子攻击的左派著名的四位教官,他们在当时都是富有极大爱国热情的教官。声明继承孙中山遗志,坚持反帝反封建。1931年积极筹划反蒋军事行动,因叛徒告密,被上海租界巡捕逮捕。解放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后拥护孙中山三大革命政策。1926年7月参加北伐战争,先后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副官处处长、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教育长等职。8年抗战期间,他始终坚持抗战到底,直到最后胜利。

最英勇的抗战名将,为何在淞沪会战最惨烈之际, 突然离职呢

>>1937年“八一三”抗战,张治中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是继冯玉祥离任淞沪会战总司令后的又一位离任的集团军司令。>>保家卫国是每个有民族大义和民族气节的军事将领最起码的血性,张治中在1931年淞沪战役中做到了,在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中更是做到了。>最终,即伤心又伤身的张治中准备辞职,以“身体不适”为由,黯然离开淞沪战场,带着满腔的落寞,回到故乡安徽巢湖赋闲。

... 焦土抗战:1938年长沙文夕大火 千年古城沦为废墟

1938年11月12日深夜,一场震惊世界的大火在古城长沙燃起。大火持续烧了三天三夜,长沙变为一片废墟,数千人葬身火海,数亿财产毁于一旦。11月16日蒋介石赶到长沙,下令速捕首事有关人员,依法严惩,并限两天内结案。全国抗战期间,长沙城遭日机轰炸达100多次,120多条街巷变成残垣断壁,面目全非。

... 焦土抗战:揭秘1938年长沙文夕大火焚城真相

1938年11月12日深夜,一场震惊世界的大火在古城长沙燃起。因为长沙大火发生在夜晚,12日的电报代码是“文”,故而此次大火也被称作“文夕大火”。于是12日的焚城真相,激起了民众的强烈愤慨。11月16日蒋介石赶到长沙,下令速捕首事有关人员,依法严惩,并限两天内结案。全国抗战期间,长沙城遭日机轰炸达100多次,120多条街巷变成残垣断壁,面目全非。

... 将领之间的辈分称呼,不像电视里那样胡编乱造的

...将领之间的辈分称呼,不像电视里那样胡编乱造的某电影,片中杜聿明与傅作义在北京会面,傅称杜“光亭兄”,而杜也称傅“宜生兄”,此称对于二人来说甚是荒唐;某电视剧,片中张治中与戴笠并肩而行,戴竟然对张称“文白兄”,简直就是胡说八道了。与称兄道弟共同使用的,还有向对方称“弟”和称“公”两种,但远不如称兄使用的普遍。这里主要讨论高级将领之间非正式场合的社交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