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国共和平谈判亲历记钟灵1949年3月下旬,我接受了一项重要任务:布置国共和谈的会场。1949年4月1日,......的代表团来到了北平,在勤政殿开始谈判,谈到4月15日,共谈了半个月月。每次谈判时我方都义正辞严,而张治中则措辞委婉,而且有几次谈时都是只有双方首席代表发言,其他代表则基本上都不讲话,顶多插言一两句。

国共和平谈判亲历记 钟灵 1949年3月下旬,我接受了一项重要任务:布置国共和谈的会场。 会场地点设在中 ... 勤政殿椭圆形的大厅内,会场布置也很简单:在大厅正中摆一张长桌,是用五张方桌并成的,上面铺上绿色毛毯(绿色取和平之意),北面坐北朝南设五把椅子,是 ... 代表林伯渠、林彪、 ... 、聂荣臻、李 ... 的座位;南面坐南朝北设四把椅子,是 ... ... 代表邵力子、黄绍、屈武(第四个人记不得是谁了)的座位;东面的一端是我方首席代表周恩来的座位;西面的一端是 ... ... 首席代表张治中的座位。 这座次的平面图送呈周 ... 批准后就照办了。至于休息室的安排及烟茶招待等,则由我们第一组负责。 1949年4月1日, ... ... 的代表团来到了北平,在勤政殿开始谈判,谈到4月15日,共谈了半个月月。但在主会场勤政殿正式开会的次数不多,大约只有五六次,而且都在上午开,每次只开两个多小时,而大部分时间是会外的单独活动和分别协商。 这些正式谈判之外的活动我是不在场的。每次正式谈判时摄影记者都可以参加一会儿,而开始发言时,就只有双方代表参加了,我和卫士长两个人在东面墙边侍立,记者们就都退出了。 现在想想,当年谈判时的场面真是激动人心,给我的感觉并不像谈判,倒像是 ... 受降的仪式。 每次谈判时我方都义正辞严,而张治中则措辞委婉,而且有几次谈时都是只有双方首席代表发言,其他代表则基本上都不讲话,顶多插言一两句。奇怪的是这个谈判不设记录席,也没有人作记录,也不用扩音设备和录音设备。也不知这段史料留没留下来。 几次谈判中我印象最深的只有两件事:一是张治中方面总是在战争罪犯问题上纠缠不清,强调这是个非常难办的问题,要求我方从宽;一是周 ... 发了一次脾气,张治中再三道歉。 第二件事是这样引起的:张治中在发言时举了个不很恰当的例子,大意是说,我们中国这个大家庭原来是哥哥当家,可是没有当好,把家管得很糟;弟弟能干,能把家管好,当然哥哥就该把钥匙交给弟弟。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张治中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