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军

归义军衰亡原因:遭唐朝中央打压削弱

>其中最大的原因,竟是因为唐朝中央的政策。在归义军攻取凉州以后,唐朝拒绝将凉州划归归义军管辖,下令归义军退出凉州。由于唐朝拒绝给予归义军河西节度使称号,并把归义军辖地缩小为五个州,从而大大削弱了归义军的政治地位和威望。在唐朝中央压力下,归义军不得不放弃凉州,从而放弃控制整个河西的计划。>在张议潮任十一州观察使时期,河西各族看到归义军受到唐中央支持,不敢妄动。

曹议金为什么能接管沙州统治权?曹议金是个怎么样的人?

>曹议金接管了沙州的统治权,并废除“西汉敦煌国”,恢复了归义军称号,自称为归义军节度使,史称“曹氏归义军”。>>一、沙州权利的和平交接>后梁乾化四年,曹议金(仁贵)接替张承奉的位置,成了沙州归义军政权的实际领导人。而到张氏统治后期,曹姓人物迅速崛起,升至上层。>到金山国末期,曹议金已出任沙州长史,具备了从张氏手中夺取节度使权位的能力。而其自称为汉地大姓,显然也是为了得到汉族的拥护。

安史之乱后,唐代归义军如何在夹缝中生存120年?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金陵物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唐朝廷不得不征调河西军入中原平叛。安史之乱以及后来的藩镇割据旷日持久,河西走廊出现巨大的势力真空,势力强盛的吐蕃趁虚而入。从755到781年,逐步蚕食凉州、甘州、肃州、沙州,尽取河西、陇右之地,并在此展开残暴统治,...沦为奴隶。公元848年,沙州张议潮率部起义,这就是归义军之肇始。

... 誉:从《敦煌进奏院状》看沙州归唐

...誉:从《敦煌进奏院状》看沙州归唐在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珍藏着一件举世瞩目的珍贵文物——编号「”S1156”,名称是《敦煌进奏院状》。它是全世界现存的年代最早的一份中国古代报纸。这份报纸「”发行”于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长97公分、宽28.5公分,无报头,共2000余字,用毛笔抄写,是驻敦煌地区的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派驻唐朝的进奏官(类似于当今的驻京办主任),从当时唐朝行在(临时驻地

历经185年风雨的归义军,力抗吐蕃回鹘,不想却被此人灭国

吐蕃人乘大唐国内安史之乱,强占了河湟、河西、陇右的广大地区。于是张议潮派张议谭再次出使中原唐廷,献河西十一州地图与户籍,851年十一月,唐朝在沙州设立了归义军,张议潮任节度使。861年张议潮率军攻克了吐蕃人在河西的最后一个据点凉州武威,至此河西全境归义唐朝。张承奉之时,归义军政权的统治仅限在瓜沙二州。在这样的情形下,甘州回鹘先发制人,于906年发动了对金山国的战争。

昙花一现的西汉金山国:「 ”白衣帝”张承奉的作死史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唐朝藩镇系列·敦煌(归义军)/不定时更新/赖正直(撰文)|肆唐昭宗落入朱温的控制之下,便沦为政治傀儡,再也无心无力对远在河西的归义军进行「”遥制”,张承奉终于获得了多年魂牵梦萦的归义军节度使旌节。从此以后,张承奉的命运就和唐朝...势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了。一、张承奉建立西汉金山国的缘起尽管此前唐朝多次算计归义军,从归义军的角度来说可谓是用心险恶,但唐朝

他是最不出名的民族英雄,收复四千里河山,史书上却没有他的传记

文|张小渔最近#河西走廊#很热门,敦煌再次吸引了众多的目光。这一来,西北防务空虚,与唐王朝拉锯了上百年的吐蕃,趁机侵占陇右、河西地区,切断了中央与西域的联系通道。随着吐蕃攻占了甘州、肃州、凉州、瓜州等地后,沙州,成了河西地区最后的一座孤城。他的一位部将——阎朝,用绳子勒死了他,取代他的指挥位置,继续带领全城军民保卫沙州,抗击吐蕃。

大唐最后一支勇士军团:为国家收复四千里河山,唐灭亡后还在坚守

张小渔来蹭蹭热度,讲一个敦煌的故事,大唐最后一支勇士军团。这一来,西北防务空虚,与唐王朝拉锯了上百年的吐蕃,趁机侵占陇右、河西地区,切断了中央与西域的联系通道。最近有个刷屏的广告短片——《大唐的最后一次转账》,讲的就是安西守军与国家失联后,困守边疆四十多年,满城尽是白发兵。随着吐蕃攻占了甘州、肃州、凉州、瓜州等地后,沙州,成了河西地区最后的一座孤城。河西路断,援军无望,周鼎对守城失去了信心。

敦煌的回归之路,千年之前的归义军如何凭一己之力收复数千里失地

敦煌,河西走廊最西端的一叶绿洲,古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枢纽,东西方的宗教、艺术、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都在这里有过深入而绚烂的交汇。但也是这样一个几乎被历史淹没的人,让我们迟迟不愿结束河西走廊的故事。最西边的沙洲和瓜州成了一个孤立无援且与中原完全隔绝的地区。吐蕃逐步攻占河西走廊[766年]▼776年,吐蕃攻陷瓜州,兵锋直指敦煌。谁会想到,这场围城之战竟足足打了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