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张议潮的归义军,有没有稳定控制过凉州?

张议潮的归义军,从来就没有稳定控制过凉州(武威)! 真正长期、稳定控制(150余年)凉州的,是吐蕃人建立的「 ”凉州温末”政权! 现代人(尤其是汉族人)有感于张议潮「 ”手捧河西归大唐”的伟业,很喜欢夸大归义军的力量。 但其实,归义军不过是众多河陇割据政权中的一个!甚至,难称最强大的一个! 归义军在咸通二年(861年)收复了凉州(武威),但旋即便被唐庭要去。 可仅过了一年,不争气的唐军便被吐蕃「 ”温末”集团逐走。 其后,150余年间,凉州一直控制在自称「 ”温末”的吐蕃人手里。直到公元1014年,从北方崛起的党项人夺取了凉州。 而这时,唐朝早就没了,五代时期也过去了,北宋都建国了54年(赵匡胤、赵光义兄弟,都熬死了)。 到了归义军中晚期,就连河西走廊中段的甘州都被回鹘控制,就更遑论东段的凉州了。 张议潮手捧河西十一州归唐,确实伟大! 但历史就是历史,无端的夸大,或抹 ... ,都不负责任的。 今天,我就讲讲凉州「 ”温末”政权的始末由来! 河陇吐蕃政权(一)——割据凉州的「 ”温末”政权 在前文《河陇之乱(三)——吐蕃军阀24年的死磕,为张议潮做了嫁衣》的文末,我曾写到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张议潮在沙州起义。 三年中,尽复河陇沙(敦煌)、瓜(酒泉瓜州县)、伊(哈密)、西(吐鲁番)、甘(张掖)、肃(酒泉)、兰、鄯(乐都)、河(临夏)、岷(岷县)、廓(化隆县)等州,并遣其兄张议潭手捧十一州地图、户籍献给朝廷,表明河西重为唐有。 不过,在归义军收复的河西十一州里,并不包括重镇凉州(武威)。 这段动荡的岁月里,凉州又在谁的控制之下呢? 张议潮献图十一州的位置 一、「 ”温末”始末 「 ”温末”是吐蕃割据时代,河西地区的一支重要力量。其族群从吐蕃独立出来,初始于河西吐蕃军 ... 恐热、尚婢婢的战乱。 其后,「 ”温末”实力不断壮大,占据了河西重镇凉州,所以也称「 ”凉州温末”。 但随着,甘肃北部党项人的不断崛起,「 ”温末”被逐出凉州范围,南迁并入陇南吐蕃六谷部部族。 关于「 ”凉州温末”的起源和民族构成,大概有以下几种说法: 《新唐书·吐蕃传》、《资治通鉴》中记载:「 ”浑末,亦曰嗢末、温末,吐蕃奴部也。虏法:出师必发豪室,皆以奴从,平居散处耕牧。及恐热乱,无所归,共相啸合数千人,以嗢末自号,居甘、瓜、沙、河(临夏)、渭(陇西)、岷、廓、叠(甘肃迭部)、宕(宕昌)间,其近蕃牙者最勇,而马尤良云。” 而敦煌藏经洞保存的资料中,曾有张议潮向唐朝廷进表,其中提到:「 ”温末”百姓本是河西陇右陷没子将(孙),国家弃掷不收,变成部落,昨方解辫(辫),只得抚柔。” 从上述两段记述可知,宋朝的史官(《新唐书》、《通鉴》皆编于宋代)认为「 ”温末”是吐蕃军中奴户,认为其民族组成应为吐蕃在领土扩张时,兼并的象雄、苏毗、西域诸羌、吐谷浑和回鹘部落的居民。 而张议潮作为和「 ”温末”打过交道的当世人,在上奏的奏文中则特别指出,「 ”温末”族群中包含着大量,被吐蕃掠去的原河西唐族。”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版图 这些世代生活在河陇的唐人,在吐蕃逐步攻取河陇的过程中,成为了吐蕃的奴隶。 《新唐书·吐蕃传》:「 ”安禄山乱,哥舒翰悉河陇兵东守憧关,而诸将各以所镇兵讨难,始号行营,边候空虚,故吐蕃得乘隙暴掠。” 伴随着,唐朝实力的衰落,「 ”吐蕃得乘隙暴掠(河陇)”。 其时,「 ”自轮海已东,神鸟、敦煌、张掖、酒泉,东至于金城、会宁,东南至于上邽、清水,凡五十郡六镇十五军,皆唐人子孙,生为戎奴婢,田牧种作,或丛居城落之间,或散处野泽之中”。 这些唐族遗民,在吐蕃数十年的统治中,被「 ”赐部落之名,占行军之额,由是形遵辫发,左衽束身,垂肱跪膝。” 不论从生活习惯,还是文化风俗上都已逐步藏化,乃至张议潮在沙州起义后,归义军初期向唐朝上奏表章,都使用藏文书写。 另外,在论恐热、尚婢婢在陇西交战正酣之时,为了打击论恐热属下的所谓「 ”三部落”。 尚婢婢曾采用了一条釜底抽薪之计,他在河陇地区广发檄文,其中言到:「 ”汝辈本唐人,吐蕃无主,则相与归唐,毋为恐热所猎如狐兔也”。 檄文发出后,「 ”于是诸部从恐热者稍稍引去。” 从尚婢婢的檄文中也可看出,尚婢婢也知道「 ”温末”族群中 ... 所占的比例并不低。 这条釜底抽薪的奇谋,固然使论恐热的部下逃散许多,但自己锅底下的柴禾也跑了不少,毕竟他麾下唐人奴户也不会太少。 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版图 「 ”温末”族群中,吐蕃人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论恐热、尚婢婢长达24年的血腥交手中,大量的吐蕃人厌倦了动荡的生活,逃散在陇西各地,这些吐蕃族裔最后也加入到了「 ”温末”的队伍中。 毕竟「 ”温末”族群在吐蕃生活多年,不可避免的带有鲜明吐蕃文化的烙印,比起河陇地区其他由汉族、回鹘、吐谷浑、通颊、龙家组成的政权来说,「 ”温末”显然更能是他们产生认同感。 这其中,公元857年(大中十一年),吐蕃酋长尚延心率河(甘肃临夏)、渭(甘肃陇西)二州的「 ”温末”部落投降唐朝,此部落即为「 ”蕃族温末”。 因此,「 ”温末”是个多民族聚合体。 其内部,既有早期的象雄、苏毗、西域诸羌、吐谷浑等族,又有河陇唐族,最后又融合一部分河陇吐蕃人。 这些各有特点的族裔,在吐蕃军队中经过长期磨合,形成了自身的默契和文化,使他们能够在吐蕃末世的河陇乱局中,能够互相认同、抱团求生。 并最终,成为一个实力强大的军政集团。在割据凉州后,成为河西走廊东段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二、「 ”温末”集团与归义军的关系 随着朗达玛被刺,统一的吐蕃王朝轰然崩溃。 吐蕃王朝对于边疆的控制能力急剧衰弱,河陇地区的吐蕃军 ... 恐热、尚婢婢血战不休。 论恐热纵兵大掠陇西诸州,死者枕籍。「 ”温末”族群为了生存,在甘、肃、瓜、沙、河、渭、廓、叠、宕等州,相啸聚合、节境自保。 其后,在公元848年(唐大中二年),张议潮在沙州举起义旗驱逐吐蕃守将,归义大唐,并于咸通二年(861年),收复凉州。 很多学者都据此将「 ”温末”部落,理解为张议潮的部属,在其账下听命。 但其实,张议潮在「 ”温末”集团中的影响力依旧存疑。 比如说,很多史料都记载,张议潮领十一州节度使,节制河陇十一州军政。 张议潮即便可能拥有此头衔,但恐怕也仅是遥领而已。河陇十一州是否真的被其统辖,实在是个值得怀疑的问题。 例如,公元866年(唐懿宗咸通七年),驻守鄯州的蕃将拓跋怀光(尚婢婢部将)突袭廓州,斩 ... 论恐热传首长安。 拓跋怀光直接向唐懿宗报捷,便可知鄯州的实际控制者和张议潮之间,并没有森严的上下级隶属关系,而鄯州(青海乐都)恰恰在张议潭十一州图册之内。 「 ”温末”的情况也是类似,不能排除「 ”温末”和归义军存在某种默契和联络。毕竟最起码在归义军早期,也就是张议潮时期,这两者之间有着共同的敌人——河陇吐蕃贵族集团。 但就此认为「 ”温末”隶属于归义军,恐怕依旧有证据不足之嫌。 目前所有史料中,最接近事实的,就是「 ”张议潮的上奏文书”了。 在这些文书中,张议潮称:「 ”河西诸州,蕃、浑、咀末、羌、龙狡杂,极难调伏”。 这份表奏中,张议潮将「 ”温末”与吐蕃、吐谷浑、诸羌部族和龙家并列,并称「 ”极难调伏”,可见「 ”温末”并怎么买张议潮的账。 在另一份奏折中,张议潮则称,「 ”(「 ”温末”)囗囗使为豺狼荆棘,若囗囗囗愧运不充,比于赘疣,置囗囗弃掷,与犷俗连耕,相率吠尧,犯关为寇。国家又须诛剪,不可任彼来侵。若征举兵戈,还挠州县。今若废凉州一境,则自灵武西去,囗为毳敝所居。比年使州县辛勤,却是为羯胡修造,言之可为痛惜”。 这份表奏因为有上下文,比较难以理解,我简单解释一下。 表奏其实说的是,「 ”温末”本是原河西、陇右地区陷没吐蕃的唐族子孙,由于国家无力恢复河陇,使得这些唐族遗民在吐蕃统治下,辫发左衽、辫发赭面,成为吐蕃部落。 现在「 ”温末”刚刚回归,需要朝廷好好安抚,如果便将其「 ”视若赘疵加以废弃”,使「 ”温末”变为敌寇侵犯边关。国家又要出兵讨伐,将使州县不安。如果废弃凉州,又会使河西归复的大业前功尽弃,因此他在表奏中力谏朝廷,不要放弃对凉州的经营。 从这份表奏中,至少可以看出三个问题: 其一、凉州并不在张议潮治下。 否则,他不会苦口婆心的,劝诫唐庭不要放弃对凉州的治理。 其二、凉州已在「 ”温末”的控制之中。 前文曾叙及,咸通二年(861年),张议潮曾收复凉州。 不久,唐庭从其手中接管凉州并驻兵镇守,但至少在这篇上奏之前,「 ”温末”已驱逐了唐朝的守军。 其三、「 ”凉州温末”很不好打交道,张议潮希望唐庭妥善处理。 对于「 ”温末”割据凉州的时间,在《通鉴》中有明确记载,「 ”咸通三年(862年),‘温末’始入贡”。 这说明,「 ”温末”在张议潮收复凉州的次年,便已逐走唐军,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政治集团,并与唐王朝建立朝贡关系。 这也正是张议潭长安献图时,没有凉州的原因——「 ”凉州并不在其控制之下。” 归义军也没有降服「 ”温末”的实力。 虽然张议潮时期,归义军一度在河西非常强势,但所能做的也仅限于将「 ”温末”逐出自己的辖区。谈不上将其纳入麾下,更没有能力给予其毁灭性的打击。 三、「 ”凉州温末”的由来 现代人有感于张议潮「 ”手捧河西归大唐”的伟业,很喜欢夸大归义军的力量。 似乎张议潮「 ”虎躯一震”,河陇宵小无不拜服。 但其实,归义军不过是割据河陇,众多势力中的一个。 在归义军最强势的时期,「 ”温末”部落属地确实被不断挤压,但他们逐渐汇聚在凉州后,便成了一支足以左右河西走廊东部走势的重要力量。 当咸通二年(公元861年),张议潮耗时三年,举全军之力将盘踞在凉州的吐蕃军队彻底消灭,生活在凉州周边的「 ”温末”力量,反而趁机得以发展。 汇聚在甘、凉附近的「 ”温末”族群,在其后分裂为三个部分: 其中一部,随着「 ”吐蕃酋长尚延心携领河、渭二州,温末部落万帐”降唐。 唐庭迁「 ”吐蕃尚延心、温末鲁褥月等为间,筑戎州马湖、沐源川、大度河三城,列屯拒险,料壮卒为平夷军”,使得「 ”南诏气夺”,「 ”蛮夷震动”。 其吐蕃「 ”温末”部落,以后便一直生活在这一区域,成为四川西北部甘孜藏族的祖先之一。 另有一部「 ”温末”部落向南迁徙,回到吐蕃本土。 这部分回归故乡的「 ”温末”族民,惊讶的发现故乡已不是他们心中的模样。 这时的吐蕃早就政权崩溃、动乱分离,当地的吐蕃贵族显然不愿意接收归乡的民众,将其视作外乡人和不稳定因素。 南迁的「 ”温末”部族不远千里回到故乡,却饱受歧视,心中仇怨渐满。在这种情况下,这部分「 ”温末”族群发生了暴动。 藏文史料《贤者喜宴》记载:「 ”达磨(朗达玛)赞普卒后,未几而有叛乱,初发难于康,浸而及于全藏,喻如一鸟飞腾,百鸟影从,四方骚然,天下大乱。” 这次属民暴动发生的时间,大致在咸通十年(公元869)到乾符四年(公元877)之间,暴动由东向西,蔓延至吐蕃全境。 「 ”彼等沿途滋扰掳掠,生产遭受严重破坏,及抵吐蕃本土,内争正殷,对此破坏力量无力加以阻止,于是民不聊生,农、牧人民与奴隶皆流散失所,终于爆发震撼全国之大起义。” 这场由吐蕃溃兵引起的大暴动,裹挟着回乡的「 ”温末”族群和国内不堪忍受压迫的吐蕃属民,共同吹响了吐蕃王朝悉波野家族,诸神黄昏的乐章。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 ”温末”族群留在了河陇地区。 虽然,两支「 ”温末”部落带走了不少人口,但是留在河陇地区的「 ”温末”势力依旧不容小觑。 《通鉴》记载,公元874年(唐僖宗,乾符元年) 十二月初,「 ”回鹘屡求册命,诏遣册立使诣其国,会回鹘为吐谷浑、「 ”温末”所破,逃遁不知所之,……”。 可见即便是令归义军极为头痛的甘州回鹘势力,也在「 ”温末”和吐谷浑的打击下,一度被逐出甘州区域。 归义军晚期,「 ”温末”已经牢牢控制了凉州周边区域。 这时「 ”温末”和归义军的关系,就更谈不上友好亲善了。 曹氏归义军的首领曹议金,曾因为「 ”温末”劫掠归义军入朝的使臣,不得不亲笔置书「 ”温末”仆射,希望「 ”凉州温末”能够放行归义军使臣,东去长安入贡。 信中他说道:「 ”前载得可汗旨教,始差朝贡专人,不蒙仆射恩泽,中路被「 ”温末”剽劫,今乃共使臣同位,望仆射以作周旋,得达前程,往回平善,此之恩「德],何憨(敢)忘焉。” 在西域与中原的朝贡关系中,除正常的使臣奏对往来外,每次朝贡都伴随着大量的贸易交换,也有商人随着使臣队伍同行。 因此,这些携带大量货物的朝贡队伍,自然成了「 ”温末”眼中的肥羊。 曹氏归义军首领亲笔置书,显然「 ”温末”对沙州使臣的劫掠并非偶发事件。 而即便贵为归义军首领,曹议金也只能温言相劝,以求息事宁人。 四、「 ”凉州温末”的消亡 就在「 ”温末”坐拥河西孔道之利的时候,凉州南部的吐蕃六谷部势力迅速崛起。 吐蕃六谷部,也称「 ”六谷蕃部”,据分析应该是生活在祁连山麓河谷地带的吐蕃族群,其部落名称大概源于其所生活的环境。 凉州南部祁连山麓有六条河流流出:分别为古浪河、黄羊河、杂木河、金塔河、西营河、东大河。 其中古浪河谷古称洪源谷,金塔河谷古称阳妃(晖)谷。 也有人认为,六谷之地是指凉州南部的浩门河(今大通河)、喀罗川以及湟州北面的河谷地带。 不论六谷部兴起之地究竟确为何处,肯定是处因祁连山雪山融水滋润,水草丰美、牧场地带,因为河西地区著名的「 ”六谷马”便是这一地区的特产。 而长期生活在此地的吐蕃人,很可能以这六条山谷,作为其族群的名称。 据《通鉴》记载,公元906年(唐朝末代皇帝唐哀帝,天佑三年)春正月:「 ”灵武节度使奏吐蕃七千余骑营于宗高谷,将击「 ”温末”及取凉州。” 宗高谷在何地现已无法考证,但考虑到在此集兵准备攻击凉州,应该离凉州不会太远。 这次战争最终的结果如何,也再没有相关记载,但从五代史料中几乎再无凉州「 ”温末”的记载来看,很有可能凉州地区的「 ”温末”势力,并入了凉州吐蕃的族群之中。 因为五代时期,中原对于凉州政权所派来使的称呼,已经变为「 ”吐蕃温末首领”,可见凉州已是吐蕃人与「 ”温末”建立的联合政权执政。 到了北宋年间,史籍中已不见「 ”温末”字样,对于凉州政权直接称呼为「 ”六谷部”了。 宋真宗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十一月,西凉使称言「 ”六谷分左右厢,(折逋)游龙钵为左厢副使,崔悉波为右厢副使。朝廷所降符命,龙钵悉掌之,庶事与首领潘罗支同共裁制。” 这时主持凉州事务的,已经是吐蕃贵族折逋游龙钵和潘罗支了。 宋、辽、党项、六谷部温末位置关系 五代时期,夏州一带的党项人(西夏)崛起,打破了河西诸政权原来的势力格局。 在宋、辽两个大国暗中支持下,凉州六谷部与党项进行了多次战争。 其中,六谷部首领潘罗支曾在咸平六年(公元1003年),袭 ... 党项首领李继迁(李元昊的爷爷)取得大胜。但这并不足以,确保凉州吐蕃势力的安全, 公元1032年(宋仁宗,明道初年),西夏皇帝李元昊率兵尽取河西诸州,凉州也就是在此时陷落西夏之手。 至此,雄踞凉州120余年的「 ”温末”六谷部政权,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凉州陷落之后,大批吐蕃、「 ”温末”和回鹘部族翻越祁连山南迁,投奔了青唐(今西宁)的吐蕃唃厮啰政权,最终形成了今青海地区的藏族人。 以上是整个「 ”凉州温末”政权的历史脉络,从下篇开始,我将会对温末政权各时期的首领逐一详细讲解。 最先登场的将是「 ”折逋嘉施”,这是一个《凉州「 ”土豪”的奋斗史!》 参考书目: 《凉州土豪折逋氏考》_王晓晖 《唐宋之际的凉州温末》_陆庆夫; 《嗢末_职官与姓氏考》_杨铭; 《简论唐宋之际的嗢末》_张青平; 《凉州折逋氏政权考》_温梦煜; 《唐宋之际河西地区的嗢末考察》_张青平; 《嗢末新考》_金雷; 《嗢末音义考》_陆离 详解历史细节,厘清来龙去脉,视角不同的中国历史! 欢迎关注「 ”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

张议潮的归义军,有没有稳定控制过凉州?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隋朝并非二世而亡,陏共有八位皇帝,有一位活得时间比 ... 长

    众所周知,秦朝和隋朝是历史上短命的大一统朝代,秦朝历秦始皇、秦二世,隋朝历隋文帝、隋炀帝,都只延续了两位君主,称之为「”二世而亡”。但是如果严格来说,秦朝和隋朝都不算是二世而亡,因为秦朝还有秦三世子婴,但子婴不称帝而称王,最后也是惨死项羽手中。至于隋朝,今天小编给读者们介绍「”隋三世”,从知名度上,隋三世没有秦三世高,但秦三世已经降为王,隋三世还是如假包换的皇帝,他就是隋恭帝杨侑。公元605年(大

  2. 唐朝中期发生的一场藩镇叛乱,比「 ”安史之乱”更加严重

    唐朝中期曾爆发过一场险些导致大唐亡国的叛乱事件,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安史之乱”。不过,就在「”安史之乱”结束二十年后,另一场后果更严重的叛乱事件又险些终结了唐王朝的统治,历史上将这次叛乱称为「”奉天之难”。公元779年,唐代宗李豫驾崩,时年37岁的皇太子李适继承皇位,是为唐德宗。唐德宗出生于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当时唐朝正处于鼎盛阶段,可后来的「”安史之乱”却彻底改变了唐朝的命运。

  3. 太监也能「 ”儿孙满堂”?唐代宦官的婚姻与家庭

    大历七年,天下出奇的平静,向称繁复的《资治通鉴》也只记录了寥寥数百字,实属罕见。这年夏天,内常侍员外同正孙希严的夫人刘氏在长安来庭里的宅子里去世,她在家族中排行老八,时年三十八岁。熟悉唐代史料的人们都知道,内常侍是高级别的内侍,也就是宦官,一个宦官怎么会有老婆?

  4. 隋炀帝杨广与唐太宗 ... 的名声好坏之辨

    写在前面隋炀帝与唐太宗这两位相继出现的皇帝,两人的身世、经历、理想都有着惊人的相似,这可能因为两人有着割舍不断的血亲联系。隋炀帝杨广与唐太宗...的惊人相似。隋炀帝帝和唐太宗这对中国历史上相继出现的两个封建帝王,二者的出身、身世、经历以及个人喜好等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谈二者的身后名之前有必要看看两人的相似之处:两人均出身望族,年少位高。

  5. 以儒为帅 以文制武 北宋一朝文武地位的转换

    中央集权政归皇宋宋代重文轻武,可谓老生常谈。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马背之上夺天下,取代了后周恭帝柴宗训自称皇帝。宋朝虽然建立,但是宋太祖赵匡胤却并不放心,他是军人出身,兵变起家,亲眼目睹了军人干政、武将乱权的局面。因此,一上台后,赵匡胤就开始考虑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以保赵宋天下。这里的集权就是改变五代时期武人权重的不正常现象,收回分散于各股势力中的军权、财权、事权于己一身,维护皇权地位不动摇。

  6. 武则天的长女安定公主究竟是谁 ... 的?武则天自己的可能性最大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个「”招黑体质”。这其中有极大一部分原因是,她从本该固守后院的女性,升级成父系社会的主导,扰乱了固有秩序,招致绝大多数维护男权体系之人的反对;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自身确实做出了许多让人跌破眼镜的事。比如,...亲生子女。武则天一共和高宗李治生了4子2女,长子李弘、次子李贤、再次李显、幼子李旦;长女安定公主,次女太平公主。被史书直指为武则天亲手所...(或授意)的

  7. 唐代宦官也有婚姻与家庭?其实他们一点也不简单

    大历七年,天下出奇的平静,向称繁复的《资治通鉴》也只记录了寥寥数百字,实属罕见。这年夏天,内常侍员外同正孙希严的夫人刘氏在长安来庭里的宅子里去世,她在家族中排行老八,时年三十八岁。熟悉唐代史料的人们都知道,内常侍是高级别的内侍,也就是宦官,一个宦官怎么会有老婆?

  8. "一些不被载入史书的野史秘闻"

    野史一般由民间个人根据所见所闻或依据神话传说等撰写的历史,也有一些是正史中不敢记载的,由民间进行补充,当然其真实性也有待考究。下面来讲一些比较有意思的野史。

  9. 东北一哥沈阳是如何崛起的?

    在富饶的东北大地上,在白山黑水之间,有着一大片具有独特地域性的城市群落。在这些东北兄弟城市之间,长期具有领袖地位的东北老大哥,当属沈阳无疑。这个东北一哥是如何走上东北c位的呢?图/浑河景色01、北疆军镇沈阳地处辽河平原与辽东山地的过渡地带,自古便是文明多元交汇之地。从蒙古高原上走下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落,与东方白山黑水间捕鱼狩猎的渔猎部落,在浑河与棋盘山之间融合碰撞。

  10. 陈姓的人,一定要知道自己祖先的这些辉煌

    故事从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讲起。南朝最后一个王朝,是陈朝。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皇帝姓氏作为国号的王朝。

随机推荐

  1. 汉章帝刘炟是明君吗 汉章帝是东汉最后一个皇帝吗

    汉章帝是明君吗 多数人偏好一生均衡消费,壮年阶段多余的收入通常用于偿还少年时期的债务或储蓄起来用于养老。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历史上,古今中外勤俭节约的故事不胜枚举, *** 要求别人的自我首先会做到,他一...

  2. 梦见很多财产梦到很多财产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很多财产好不好

    做梦梦见很多财产好不好?梦见很多财产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很多财产的详细解说吧。女人梦见有很多财产,会为孩子的安全担扰。梦见找到了被藏匿的宝藏,意味着将会在打官司上破费很多。梦见裤烂了梦到裤烂了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裤烂了好不好已婚女子梦见继承了藏匿的财产,双亲会离开人世。梦见购买财产,家里很快要举行婚礼。

  3. 张道陵尊为神仙般的一流人物:享受万人跪拜

    要说起道教的历史沿革,除了被奉为道教的祖师之外,就一定要提一个重要的人物――张道陵。那么,张道陵做了什么而被尊为神仙一流人物呢,享受着神坛之上万人跪拜的待遇呢?其实,张道陵最大的贡献恐怕就是创立了道家教派五斗米道。其实与张道陵创立五斗米道同时期的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那就是张角的太平道。其实,天师道真正的盛行并不在张道陵的手中,而是在他的孙子张鲁手中。

  4. 平心易气是什么意思?

    【拼音】píngxīnyìqì【解释】心情平和,态度冷静。同“平心静气”。【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平心易气”

  5. 《三国演义》中的十大灵异事件

    《三国演义》中的十大灵异事件1.孙坚昧匿玉玺在各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时,孙坚的部队率先攻入了皇宫,在一口发光的枯井内找到了一具女尸,从她的身上幸运地得到了传国玉玺。孙策大骇,跌倒在地,旧伤迸发,最后死掉了,年仅26岁。当大军途径秃龙洞时,遭遇毒泉所困,不少士兵中毒,危在旦夕。紧接着,狂风大作,铜人轰然倒下,酿成砸死上千人的大悲剧。如果情况属实,这将是中国历史上特大工程事故之一。

  6. 良工心苦造句_良工心苦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良工心苦liánggōngxīnkǔ良工心苦的意思和解释:良工:手艺高明的工匠。形容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都费尽心思。良工心苦的出处唐·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诗:“已知仙客意相亲,更觉良工心独苦。”良工心苦的例子良工心苦造句良工心苦造句相关汉语和英语中都有丰富的成语。英汉成语有惊人相似之处。但是由于不同的社会背景、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在两种语言中也出现。

  7. 苏格兰场简史

    (伦敦警察厅)这个名字的意思是,伦敦一条大雾弥漫的街道上,穿着风衣的警探正在巡逻,从他的烟斗里喷出烟雾。但伦敦警察厅的历史很容易混乱,充满了用词不当和争议。无论是在苏格兰,还是在一个院子里,它都不是伦敦大都会警察总部的名字,而且,通过联想,它已经成为了警察的代名词。院子也不为城市服务,而是为大伦敦地区服务。带着这些困惑,是时候调查苏格兰场的故事和一些最臭名昭著的案子了,从开膛手杰克到2005年的伦

  8. 烟酒对银屑病的影响?银屑病患者如何正确沐浴?为啥不要滥用激素

    吸烟、喝酒对银屑病的影响在国外,在对银屑病与酒的关系研究中发现,戒酒所中男性嗜酒的银屑病发生明显多于一般人群。而国内有关调查,未发现饮酒与银屑病严重度有必然联系。但有喝醉酒、渴闷酒后银屑病加重的个案报道。总之,大量喝酒与银屑病的整体健康不利,有可能诱发或加重银屑病。吸烟对健康有害已是众所周知,烟叶中仅已知的致癌物质就有43种之多,点燃后的烟叶还会生成其他多种有害或致癌物质。

  9. 孕妇梦见灰色老鼠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灰色老鼠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灰色老鼠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梦见结婚没结成

    周公解梦梦见结婚没结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结婚没结成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