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论注

《往生论注》讲记二

讲记二【愿生安乐国者,此一句是作愿门。他认为既然无生,就没有净土、没有往生,不必要发愿求生。只要行者修集往生正因,在净土的因缘成熟时,就会无欺现起净土的清净庄严,而成就大义。【问曰,依何义说往生。这个道理在《观一异门论》中有详细解释。《观一异门论》就是龙树菩萨《十二门论》的第六门“观一异门”。以上回答了是依缘起义而说“往生”。以本论来说,论主所说的五念门入于净土教的真实法相,因此称为“优婆提舍”。

《往生论注》讲记三

讲记三【真实功德相者,有二种功德。这在弥勒菩萨的《辨法法性论》里说:“共器界识真如性转依。”愿,名欲乐往生。总的来说,论主说愿生偈是以精简的文字总摄净土诸经要义,与佛经相应。哀哉众生,缔此三界,颠倒不净。这里说的“虚伪相”,《辨法法性论》中说:“实无而现故,以是为虚妄。”

《往生论注》讲记四

讲记四下面解释“成就”二字的涵义。密部《大乘密严经》说:“佛已超过彼,而依密严住。极乐庄严国,世尊无量寿。”无论上、下,都有对外五尘的贪欲,特别有男女的淫欲,所以称为欲界。杂生触受,四倒长拘。总之是由悲智双运而出生极乐净土。一往生净土,就毕竟永离胎、卵、湿三种生。由于净土天人从莲花中化生,所以在四生中简除化生,以胎、卵、湿代表一切三界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