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的故事

愚公移山的故事,愚公移山有什么道理?

在冀州(在今河北境内)的南边,黄河的北岸,有两座很高的大山——太行山和王屋山。大山的北面住着一个叫愚公的老头,已经九十多岁了。由于大山挡在愚公家门前,所以每次出门和回家都要绕很远的路,非常不方便。一天,愚公召集全家人商量移走这两座...

成语典故_解密:“愚公移山”的故事最初记载于哪本书中?

  学界普遍认为“愚公移山”仅见于《列子·汤问》篇(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59-161页),譬如,刘勰在《文心雕龙·诸子》篇中就说“列子有移山跨海之谈”,“列御寇之书气伟而采奇”(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09页...

愚公移山的故事

和夸父不同的是,愚公最后取得了成功。愚公每天在家门口看着这两座山,心里越看越不痛快。于是愚公就召集了家里人来商量:“两座大山挡在我们家的门口,真是可恶。让我们进出都非常不方便。”愚公的妻子一听,以为自己的老伴年纪大了。但是愚公坚决的心意一点也没有动摇。而愚公的心愿也终于达成了,他和子孙们终于可以在家门前享受宽广的视野和方便的进出了。

愚公移山的故事及道理 它民间传说还是神话故事?

愚公移山《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汉族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作者是春秋战国的列御寇。有着怎么样的道理呢?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主旨本文透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我国古代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也明瞭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