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的钟声 寒山寺①的钟声特别响亮,据说在苏州城敲一下,东海邻国日本就能应一声。这两地钟声呼应,那是在传达寒山与拾得的别后离情。相传唐代在苏州寒山寺里,当家的是寒山、拾得两个和尚。寒山真的请了冶匠,仿造神钟的模样,铸了一口大铜钟,悬挂在寒山寺高高的地方,称为“一方敲钟八面音”。>寒山寺的钟声敲响了,“当、当、噢噢来!”拾得听到了这钟声,细细辨听,这是寒山思念他的心声啊。
印祖故事:龙泉行堂修苦行,做事均须细心人(16) 四月份,大师到北京龙泉寺担任行堂。时间久了,拾得也交了不少道友,尤其与名叫寒山的贫家子,相交最为莫逆。意思是说丰干禅师多嘴,丰干禅师就是弥陀化身,可惜世人不认识。>那么,后来大家也都知道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化身,其龙泉行堂的作为与拾得大师的行堂仿佛似之,都是菩萨的随缘示现和随机教化。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十大 ... 之神(三) 大殿旁堂屋供奉木雕金身寒山、拾得塑像,一人手持一荷,另一人手棒一合,造型古朴,栩栩如生。最早的娼妓神,据称是春秋时的大政治家管仲。清代的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云:“娼族祀,以女闾三百也。”由于管仲是历史记载最早公开地、大规模地设倡者,所以被后世青楼女子奉为祖师与神明。>除管仲外,古代娼妓还信奉白眉神。京师人相詈,指其人曰“白眉赤眼者”,必大恨,其猥亵可知。
和合二仙(图) 和合二仙源于唐代的万回。清代雍正朝,封唐代天台山僧人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拾得因此而丢下那女子去寻寒山,探知寒山住地,就折了一枝盛开的荷花前往见礼。二人高兴之极,于是一齐出家为僧。不过,图中的和合二仙并不是僧人装扮的模样,而是两个蓬头、笑面、赤脚的小孩模样,一个持盛开的荷花,一个捧有盖的圆盒。和合之像多在婚礼时陈列悬挂,或者常年悬挂在堂中,取谐好吉利之意。
关于桥的传说:枫桥的故事 一座寺院里只能有一个当家和尚,寒山和拾得两位高僧在一座庙里,谁作主持好呢?两位高僧都很客气,推来推去,毫无结果。 这座庙里只有他两个和尚的时候,还不要紧,等到陆陆续续招了一批小和尚进来,就有问题了。小和尚问:“老和尚,今天念哪本经呀,”寒山说:“应该先问拾得师父。...
和合二仙的今生前世 画像中的和合二仙,即是寒山、拾得,本是天台山的两位高僧。清朝雍正十一年,雍正帝下诏封天台寒山大士为和圣,拾得大士为合圣,寒山、拾得和合二仙的身份由官方确认。可以明确的是,民间奉寒山、拾得为和合二仙,时间只能更早。>寒山、拾得被尊为和合二仙,则是出于家庭团结和睦的需要。家庭都是由来自异姓的男女结合而成,这可能是和合二仙在婚姻仪式上特别受重视的原因,代表着二姓好合,家庭团圆和睦。
文殊菩萨的故事:弥陀化身—丰干禅师 弥陀化身—丰干禅师唐朝有一位丰干禅师,不知他是那里的人氏,他居住在天台山国清寺,头发剪到齐眉的高度,经常穿著一件不起眼的布衣。可是这二人只和丰干禅师亲近,并不理会他人。
文殊菩萨的故事:文殊化身—寒山大士 文殊化身—寒山大士寒山子,唐朝人,但不知道他究竟是那个地方的人士,他隐居在浙江省天台县西边灵江上游的始丰县西境七十里,有一个叫做寒岩的地方,认识他的人都称呼他为「贫子」,他喜欢装疯卖傻,常常语出惊人。此后闾氏又往始丰县西境之寒岩参叩,并送衣裳药物。
菩提甘露145:阿弥陀佛化身的故事 阿弥陀佛化身的故事唐朝有一位丰干禅师,不知他是那里的人氏,他居住在天台山国清寺,头发剪到齐眉的高度,经常穿著一件不起眼的布衣。可是这二人只和丰干禅师亲近,并不理会他人。闾丘就将病情告知,于是禅师向他要了一个干净的瓶子,装水念咒,然后喷在闾丘头上,闾丘的病就立刻好了。从此寒山、拾得两人携手走出松门,再也不曾回到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