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得

龙泉行堂修苦行,做事均须细心人

四月份,大师到北京城南的龙泉寺担任行堂。时间久了,拾得也交了不少道友,尤其与名叫寒山的贫子,相交最为莫逆。告以寒山、拾得,胤至礼拜,二人大笑曰:“丰干饶舌,弥陀不识。”意思是说丰干乃弥陀化身,惜世人不识。那么,后来大家知道大师是大势至菩萨化身,其龙泉行堂的作为与拾得大师的行堂仿佛似之。都是菩萨随缘示现,称机利导。

文殊菩萨化身 寒山诗传千古

当时有一位官员闾丘胤,出任台州刺史,赴任之前得到丰干禅师指点,说寒山、拾得就是文殊、普贤两位菩萨的化身。此后,闾丘胤又亲自前往寒岩参叩,并送衣裳药物供养寒山。稽首文殊,寒山之士。

寒山寺名称的由来

寒山寺名称的由来相传唐太宗贞观年间,有两个年轻人,一名寒山,一名拾得,他们从小就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而且直到现在,寒山寺供奉的佛像仍是寒山、拾得,可见由他俩首倡的“和合”思想已在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块由清末著名学者俞樾书写的诗碑,已成为寒山寺中的一绝。此碑因屡经战乱,寒山寺多次被焚而不存。寒山寺的第四块《枫桥夜泊》诗碑,是一位与唐代张继同名同姓的书法家所书。

寒山拾得问对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寒山拾得问答

往昔寒山禅师,曾经问拾得禅师说:「如果世间有人无端的诽谤我、欺负我、侮辱我、耻笑我、轻视我、鄙贱我、厌恶我、欺骗我、我要怎样做才好呢?」拾得禅师回答他:「你不妨忍着他、谦让他、任由他、避开他、耐烦他、尊敬他、不要理会他。再过几年,你再看看他又是什么样的一副面目。」寒山又问:「此外还有什么处世的秘诀,可以躲避别人恶意的纠缠呢?」拾得就告诉他:「我曾经看过弥勒菩萨偈,你且听我念来,偈子是这样说的:老拙

阿弥陀佛化身的故事

国清寺里厨房有二位修苦行的人,名叫寒山、拾得,他两人负责炊事,整天都在聊天,偷听的人都不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因此人们都讥称他们俩是“疯狂子”。可是这二人只和丰干禅师亲近,并不理会他人。闾丘就将病情告知,于是禅师向他要了一个干净的瓶子,装水念咒,然后喷在闾丘头上,闾丘的病就立刻好了。

文殊菩萨的故事:寒山拾得问答

寒山拾得问答(撮录「雪山师父交来」)往昔寒山禅师,曾经问拾得禅师说:「如果世间有人无端的诽谤我、欺负我、侮辱我、耻笑我、轻视我、鄙贱我、厌恶我、欺骗我、我要怎样做才好呢?」拾得禅师回答他:「你不妨忍着他、谦让他、任由他、避开他、耐烦他、尊敬他、不要理会他。再过几年,你再看看他又是什幺样的一副面目。」寒山又问:「此外还有什幺处世的秘诀,可以躲避别人恶意的纠缠呢?」拾得就告诉他:「我曾经看过弥勒菩萨偈

普贤菩萨传说故事

普贤菩萨传说故事普贤菩萨,行愿无穷,分身尘刹,随缘教化众生。由于拾得聪明伶俐,三年后升任斋堂香灯,及执掌出食等杂事。拾得与寒山子时相往来,还常对人说佛法。后拾得掌牧牛之职,一日,正值寺中半月布萨,律师正为僧众在堂中说戒。后因阿弥陀佛化身的丰干禅师,对丘太守说:寒山和拾得二人,是文殊与普贤的化身,圣迹显露,与寒山子同离国清寺,后不知所终。

佛像的故事——明(一)

蒋子成,一作子诚,阳羡人。中年悔其习,遂画佛像。所作佛画,设色精妍,人评为有明第一人。善人物、山水、花鸟,亦画佛像,无一不精不佳。其画风影响后代。神情或悲恸,或穆然,或惊诧,与佛祖平和安详的神态形成鲜明对比。云雾卷曲的形态,为吴彬绘画的重要特色之一。幼时孤贫,流落于江苏常熟,被收养于钱昕家,为其子作伴读。这是目前所知蒋贵唯一署名的作品。

和合二仙的神仙传说

由于其名称为“和合”,后世的人认为和合应该是两位神灵的合称,就是“寒山”和“拾得”,经过长期的流传,和合亦辗转成了掌管婚姻的喜神。在我国传统的婚礼喜庆仪式上,常常挂有和合二仙的画轴。雍正皇帝正式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和合二仙从此名扬天下。《民间文学》一九七九年第八期所载《“和合二仙”传友情》,则仍以和合二仙为寒山、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