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现代文学社团:湖畔诗社

湖畔诗社现代文学社团。成员为冯雪峰、应修人、潘漠华、汪静之4人。湖畔诗社曾先后出版冯、应、潘、汪的诗合集。接着五卅运动发生,因各人思想变迁,湖畔诗社便不复存在。汪的《一步一回头》,应的《妹妹你是水》,潘的《向美丽的姑娘》,冯的《落花》等均为佳作,在当时引起较大的反响,1925年以后,潘先后投入了革命的洪流,湖畔诗社不复存在。

由抗战所催发的文学流派:七月派

“七月派”,是20世纪30、40年代主要活动于国统区的文学流派。“七月派”是由抗战所催发的一个文学流派,其与现实胶着的关系,决定着它的流派性格。救亡与启蒙的互相促进,也是七月派的精神追求。而随着抗战时局的变迁,七月派总体创作风格也发生明显的变化,后期偏于沉郁悲怆。

胡适发起文学改良运动

胡适针对文学远离生活、充满陈辞滥调的状况,胡适在《新青年》第二卷第五号发表《文学改良争议》一文。胡适认为,文学改良应从8个方面入手,即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务去烂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欲语。在谈及文学内容时,胡适认为真正的文学应“实与今日社会之情状”。该文与后来陈独秀发表的《文学革命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檄文。

为何这本书会成为了 ... 生前最后读过的书?

为看这本书可把工作人员急坏了...终生治学,读书不倦。《容斋随笔》是...最喜欢看、并且经常翻阅的一本书。>>但是,这本书还没印刷出来,8月26日晚上9点45分,...忽然提出要看《容斋随笔》。经过这件事的风波后,上海人民出版社加快了《容斋随笔》的编辑工作,8月30日,大字本赶印出来,次日就送到了...的住地。就这样,北京图书馆的大字本《容斋随笔》成为了...生前最后读过的书。

... 运动破坏了哪些东西:受到最大毁坏的是旧文学

...运动总是和“革命”和“破坏”联系在一起,表面上看起来,...运动似乎对很多东西都有过破坏,但事实并非如此。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新文化运动既然向旧传统进行了挑战,它也就自然会有所谓破坏。换言之,新文化运动尚未真正发生影响并作用于社会,1920年以后就已经被腰斩了。...运动之后,中医界就接连发起反对“废止中医”的斗争。

葛晓音:南北朝的文化融合 为唐诗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活动现场接受凤凰网独家对话时,葛晓音表示南北朝、六朝文化的融合,是唐诗取得高度成就、形成开阔意境的一个重要原因。隋唐统一之前,南北分裂余几百年,经济文化发展是不平衡的。所以这种改革主张也是北朝文学影响唐诗的一个方面。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

《新青年》由此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陈独秀举起了新文化的大旗,揭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他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是文学革命和初期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文化运动的支持者,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新文化运动成就

新文化运动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后期主要是宣传马克思主义,而前期的内容就相对比较复杂,包括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以及新文学三个方面。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作为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即围绕着“四提倡,四反对”而进行的具体实践活动。初期的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1、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同时,新文化运动为其后的...运动的爆发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