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渊阁

明代进士登科录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明代进士登科录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作者:陈长文  明代进士登科录是研究明代科举制度及明史的重要资料,对明代的政治活动、民间生活以及文学作品等社会文化的诸多方面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明代进士登科录;社会;文化  作为明代人事档案和科举制度的实物例证,现存明代...

少保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兼掌文渊阁事-李贤

在危难时刻,兵部侍郎于谦挺身而出,痛斥了徐有贞等人的逃跑言论,力挽狂澜,扶植英宗的弟弟朱祁钰即位,组织调动兵力,鼓舞军民士气,制定严格的作战纪律和周密的作战方略。在他的身体力行下,明军在北京城下大破瓦剌军队,给予其重大打击,迫使其仓皇溃逃。在于谦被冤杀后,李贤下决心要为于谦讨回公道。李贤一生历经五朝四位皇帝,官至少保、吏部尚书、大学士,廉洁奉公,政绩卓著。

少保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彭时

彭时,江西安福人,字纯道,又字宏道,号可斋。他历任翰林院修撰、翰林学士、吏部右侍郎、兵部尚书等职。彭时立朝30年,一生为官清廉,刚正耿直。就这样,彭时一身正气,坚决不去跑官求荣。彭时的难能可贵之处,更在于他的不畏权贵,直言相谏。它是彭氏家族为纪念他们的先祖――状元彭时而兴建的,用以光宗耀祖,缅怀先贤,激励后人。

少保太子太傅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兼文渊阁大学士-陈循

当时朝中人心恐惧,对立帝之事争论不休,而陈循采取中间立场,得到景帝器重,进户部尚书,继尔进少保兼文渊阁学士,不久加太子太傅,进华盖殿大学士仍兼文渊阁。后来英宗皇帝回来复位,由于石亨等诬大臣于谦谋逆,于谦、王文等以谋逆罪被杀,陈循受到牵连,被刑杖一百,充军铁岭卫,其时陈循已经70多岁。陈循初为进士第一名,可知其才气。后来,石亨诬事泄,陈循获释为民,仍居铁岭,一年后病殁。

太子少保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陈文

次年升任吏部尚书。陈文因《英宗实录》被赏太子少保,兼文渊阁大学士,位极人臣之时,却随即于成化四年四月病故,追封少傅,谥庄靖。死后数名官员皆上书称陈文当不此庄靖这个谥号,要求撤销,被宪宗驳回,然而陈文终究还是带着一身骂名结束了其毁誉参半的一生。

少保兼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朱国祯

天启三年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后改文渊阁大学士,累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四年春晋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总裁《国史实录》,不久加少傅兼太子太保。乃加少师兼太子太师,晋吏部尚书兼建极殿大学士,遣人送归故里。朱国祯处逆境时,独能不阿,洁身引退。朱国祯居官能关心家乡民情,创议均田均役。湖州知府陈幼学洞察民隐,同心区划,荻塘大修,朱国祯撰《修东塘记》。

“壶中人”故事的演化─从幻术说起

“壶中人”故事的演化─从幻术说起台湾省大学外文系教授张静二佛学与文学─佛教文学与艺术学研讨会论文集佛学会议论文汇编2页329-376?下文将先略述幻术源流,再依「壶中人」故事的两个主轴分成两部分来探讨其演化。页330「壶中人」故事的演化─从幻术说起佛教文学与艺术学研讨会论文集据典籍的载述,幻术在东土的出现甚早。

杨荣

杨荣,中国明代前期大臣。初名子荣,字勉仁。与杨士奇、杨溥并称三杨。因居地、郡望,在三杨中时称东杨。成祖即位后,入直文渊阁,付之密务。更名荣,日承顾问,勤于政事。八年至二十二年,从朱棣五次北征,参决...。仁宗即位,进太常寺卿,杨溥寻进太子少傅、谨身殿大学士兼工部尚书。在文渊阁治事38年,谋而能断,老成持重。五年乞归,途至杭州去世。著有《后北征记》、《杨文敏集》等。

四库全书

后又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200卷。其编简本称《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共20卷。在收入《四库全书》的图书中,也有不少删节或挖改。《四库全书总目》因为是全书纲领,采用代表中央的黄色。但这11部书虽然从《四库全书》中删除,但是依然存在宫中,没有销毁,这11部书中的9部还流传到今天。四库馆臣对以上各书提出应抄、应刻、应存的具体意见。应抄之书是认为合格的著作,可以抄入《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