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春秋时期玉器的一些工艺特征

春秋时期玉器的一些工艺特征额头的鳞片和腹部的V型斜线,很形象的表现手法。有发束的绞丝纹春秋早期纹饰,上承西周斜刀的单勾阴线,由简变繁,进而为多个双勾阴线龙头纹呈于一器。这种双阴线反向斜刀工,在春秋晚期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表现形式。而且,无论从型制还是风格,曾侯乙的372件玉器中起码有一半以上,特别精美具有代表性的,都应该属于是春秋晚期。

[网上展馆] 东周玉器纹饰鉴赏

[网上展馆]东周玉器纹饰鉴赏春秋龙纹勒战国秦式青玉玦春秋云纹玦春秋晚期龙首纹璧外直径6.3厘米,厚0.65厘米。由谷粒派生出来的纹饰中,一种称为“蝌蚪纹”,就是在谷粒边缘上琢出一道弧线,形似蝌蚪的尾巴。雷纹是一种线条方折的纹饰,以阴刻手法制成。单体雷纹呈S形纹,在装饰上,每三个雷纹构成一组图案,构图对称,较为细密。动物形纹饰有神兽和写实动物两种,最常见的是兽面纹和螭虎纹。

[网上展馆] 春秋晚期玉器

[网上展馆]春秋晚期玉器春秋蛇首玉带鐍半圆形环长径4、短径3.6、环部厚0.5、孔径1.6、器高2、蛇首...3.6、厚0.8厘米。春秋鸟首形玉带鐍环直径1.8、厚0.8、高2厘米。春秋时期玉器分早、中、晚三个阶段。春秋时期佩戴礼玉盛行《诗经》、肘㈠20等史籍中记载了许多当时各诸侯国佩戴礼玉的情形。春秋以来,玉被人格化为德。

数以百计的小兵马俑守卫着2100年前的中国遗址

它们看起来像是为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建造的兵马俑和真人大小的士兵、马、艺人和文官雕塑的小型化版本,考古学家认为,这个坑是在2100年前,或者说是在兵马俑建造大约一个世纪后建造的。在中国第一个皇帝的墓旁发现的兵马俑坑是中国唯一已知的真人大小陶瓷士兵的军队。公元前210年第一位皇帝去世后不久,他的秦朝垮台,一个新的王朝,即汉朝,接管了中国。

地图上的战争:嘉靖王朝,鞑靼大军侵逼北京城,北京城再现危机

嘉靖年间,鞑靼军队屡屡南侵明朝边境之地。到了嘉靖二十九年,鞑靼部落首领俺答再一次南下侵逼,驻军于张北之地。通州之地紧邻北京,一旦通州被拿下,整个北京城就会在一瞬间陷入危机。而且鞑靼骑兵常年在边陲之地肆意侵扰,官兵屡受其害。鞑靼大军逼近到北京城下的时候,明军才开始征集兵马整军守城,这样的军队根本没有任何战斗力可言。

仗义每从屠狗辈,信陵君依赖两名小人物酿就秦军惨败成就不世英名

「”仗义每从屠狗辈”出自明代诗人曹学佺的一幅对联,意思是说,市井之中不乏讲义气的普通民众。而对比到历史人物上,最著名的大概便是樊哙了。樊哙出身寒微,早年曾以屠狗为业,是西汉开国元勋,官居大将军、左丞相。他和刘邦既是连襟,又是哥们,多次舍命相救刘邦。然而刘邦死后,他却助纣为孽支持吕后,坐视刘邦子嗣无故被屠戮,仗义之名打了折扣。但早在战国时期也有一位以忠勇仗义史书留名的市井屠夫,这个人,就是的信陵君的

历史上岳云所用的兵器,既不是锤,也不是枪,而是失传已久的锥枪

铁浮屠又称为铁浮图,无论是在正史中,还是在《说岳全传》中,金兀术的...手锏铁浮图,都对宋朝军队构成了致命威胁。铁浮图出现于汉族历史上最为羸弱的北宋时期。可以说,当时金军的铁浮图就是北宋军队的噩梦,而且是无解的噩梦,直到有一天,一位名叫岳云的少年英雄出现,金兀术赖以成名的铁浮图、拐子马才被打回了原形。岳云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少年英雄,甚至可以比肩冠军侯霍去病,因为两人去世时都是23岁。

秦国名相李斯为秦二世胡亥上位出谋划策,胡亥为何却把他满门抄斩

李斯是秦国名相,秦朝的建立他功劳很大;但是秦朝的灭亡他也同样难逃厄运。李斯自己也没有落好下场,最终被赵高陷害满门抄斩。秦二世为什么要处死李斯?丞相李斯认皇上死在外边,怕诸公子闹事,天下陡生变乱,便严密封消息,秘不发丧。因此,众多人中只有胡亥赵高及受宠的宦者五六个知道皇上以不在人世了。秦始皇一死,赵高认为天赐良机,便与一起密谋,准备假借始皇的命令,...掉扶苏立胡亥为太子。

春秋末年的三家分晋,赵国魏国是建国,而韩国却是复国吗?

春秋末年,赵魏韩三家分晋,分别称为了战国七雄之一。而关于这三家在晋国崛起的旧事,赵国和魏国都是很清晰的,唯独韩国的祖先有些矛盾的地方。关于韩国先祖韩武子的出身,有人认为其是曲沃武公的叔父,也就是说他是晋国公室出身。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为何惨败?究其原因是败给了自己!

1398年6月30日,年仅21岁的朱允炆在南京即位,是为建文帝。朱允炆承继了朱元璋开创的太平天下,然而,在太平的背后隐藏着危机。应该说,建文帝对第一个难题还做得比较得心应手,但是藩王拥兵自重、分踞一方的第二个难题,则让建文帝寝食难安。尤其自己的叔叔朱棣,长期盘踞北方,在与蒙古军的作战过程中,不断壮大自己,俨然是皇权的最大威胁。为了削藩,建文帝召集了大臣商量,但群臣们各执已见,难以达成统一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