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

初中历史:春秋

 初中历史:春秋春秋详细介绍  东周时期又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性大分裂形成的时期。史家一般以“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时代的结束和战国时代的开始。  公元前七七零年平王东迁,建立了东周...

十三经简介

十三经简介  「经」的意义通常与「权」相对,「权」指的是变通、暂时的,「经」则指不变、永久的,以这样的观念运用在书籍上,则能够被称为「经」的书籍,通常是相当重要,其价值亘古不变,撰写的人也往往是历史上相当重要的圣贤之辈。在中国历史上,有些经辗转编写而成,至今仍具有相当重...

春秋战国时期介绍

春秋战国时期介绍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

《春秋》三传包括那三本书

《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据说为孔子所作。汉代为《春秋》立官学,列为“五经”之一。阐述《春秋》经最著名的有《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到西汉班固时才改称《春秋左氏传》。重在阐发《春秋》经中之微言大义,而略于叙事,可谓训释之传。

春秋时期由那几国家组成?春秋的版图是怎样的

春秋初期,楚国日益强大。到了春秋后期,晋国的统治出现危机,并最终分裂成韩、赵、魏等几个独立的诸侯国家,史称“三家分晋”。这场吴楚大战是春秋时期的第一大战事,战争的结果使楚国受到空前的创伤,而吴国则渐渐取代了楚国的位置成为南方大国。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纷纷兼并其他小国,其中以楚、齐等大国甚之。到春秋末年,大部分中小国家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秦、楚、燕、韩、赵、魏、齐七国统治的的时代。

春秋时期的战争主要是以什么作战形式为主?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阶段。那么,你知道春秋时期的战争主要是以什么作战方式为主的呢?其战争观念又是什么?春秋时齐国的军事制度就是这种典型的“兵农合一”制度。总的来看,春秋中期以前的战争,除了铁血厮杀这残酷的一面以外,还存在着比较多的以迫使敌方屈服为基本宗旨的温和一面。春秋前中期的战争,就是在“军礼”传统的影响下进行的。

春秋第一强国是哪国?揭春秋时期的第一强国晋国

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性大分裂形成的时期。出现了“春秋五霸”,而春秋五霸中齐国的齐恒公当之无愧的是春秋五霸之首,那么,这是不是说齐国就是春秋时期的第一强国呢?说道春秋第一强国,您就不得不提晋国了,这是不是很出人意料,因为春秋第一国既不是齐国,也不是楚国,秦国而是晋国,那么,晋国是如何成为春秋第一强国的呢?晋文公正式成为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三家分晋是什么意思?三家分晋的历史意义

三家分晋是什么意思?三家分晋的历史意义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三家联合灭掉了同为晋国四卿的智氏。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侯国。《资治通鉴》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战国时国君地位的巩固

   国君是一国之首,然而在春秋时代的封建结构下,国君的 *** 似乎很有限。卿大夫们,在关系上是国君的宗亲昆北,在身分上与国君相去不过一肩。在《左传》上因此有这种记载:  天子有公,诸侯有卿,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朋友,庶人、工、商、皂、隶、牧、圉,皆有...

春秋战国是公元 多少年?春秋战国距今有多少年了?

春秋战国距今有多少年了?而春秋战国,通常将公元前475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之间的时间称之为“战国”时代。春秋战国可以说是分两个时期,“春秋”和“战国”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距今2786-249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