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国立宪的羊头是多么重要 晚清民国立宪的羊头是多么重要 19世纪下半叶,陆续有零星的清国士人注意到“立宪”,但最初仅限于那些不走寻常路的士人,比如在科举上浅藏辄止的王韬和郑观应。他们在通商口岸和传教士、商人打交道,不再把“番邦”视为茹...
揭秘:湘军集团与晚清 *** 的权力之争 揭秘:湘军集团与晚清 *** 的权力之争 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天国起义的烈火迅速从广西燃向全国,此前清廷依靠的八旗与绿营不堪重用,为湘军登上历史舞台提供了机会。随着湘军兴起,国家的一些重要权力也逐渐移向地方,转入 *** 手中。统治者既要依靠湘军镇压农民起义,又恐其尾...
晚清靠谁稳定下来了局面呢?晚清四大名臣又有谁? 晚清靠谁稳定下来了局面呢?晚清四大名臣又有谁? 晚清时期,风雨欲摇,整个清庭内忧外患,外部有列强紧逼,内部又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不断,当时的清 *** 统治摇摇欲坠,那么晚清靠谁稳定下来了局面呢?晚清四大名臣又有谁?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解答。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为曾...
郭嵩焘晚清被遗忘的先驱 近代中国面临着社会和文化的全方位转型,社会和文化的震荡必然格外强烈,重重矛盾必然格外尖锐。鸦片战争后头一个50年(1840-1890)的中国历史是用铁与火、血与泪写成的。在这跌宕起伏令人惊心动魄的历史大潮中,中国第一位驻外公使的郭嵩焘(1818-1891)时时作为弄...
晚清一支可怕的军队,经过的地方人头遍地,后来神秘消失 晚清时期,清 *** 腐败无能,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太平军打的八旗兵抱头鼠窜,占领南京并改名为天京。这时一支可怕的军队出现消灭了太平军,血洗南京城,后来神秘消失。 这支军队就是湘军,领头人叫曾国藩,他将湖南各地团练整合成湘军,成为清 ***...
晚清官场 *** 游戏之赛金花、孽海花与慈禧 前言 翻开一部历史,在气势恢宏的剧情背后,还隐藏着一些秘密的路径,如果仔细探究,每条路径的终极目标无不是指向官场。官场象征着权力,它像巨大的磁场,吸引了无数鲜活的生命在其中厮杀角逐。这个权力场中除了男人外,还有依附在男人周围的形形 *** 的女人,...
晚清名臣刘坤一后裔 回忆南京刘公巷百年沧桑 本文作者、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刘敦暲先生是清末两江总督刘坤一的第五代长孙,从1946年至今一直生活在南京,并随祖父母在刘公巷生活过相当一段时间,对老巷、老宅、家族的历史有较深的了解。此前有媒体报道,刘公巷是“寻常巷陌、刘公曾住”,刘敦暲为“老南京”版撰文指出,此说并...
李鸿章痛批清末报业:编辑不讲真话 报纸无新闻价值 说起晚清权臣李鸿章,人们总是会想到“卖国贼”、“千古罪人”这样的评价。但是,当我们平心静气、理性来思考李鸿章所处时代大厦将倾的尴尬境地的时候,我们发现,李鸿章无法也不能承担晚清对外交往失败的悲剧后果。 理想与现实的两...
咨议局与资政院:清末的准议会机关 咨议局与资政院:清末的准议会机关 1907年6月30日,两广总督岑春煊给北京上了一道奏折,建议朝廷“尽快设立资政院以其为上议院之基础,并以都察院代国会,以各省咨议局代议院”,其中对于咨议局的设置职能,他认为“省城咨议局即...
用国家能力来分析清末的衰败及其表现 用国家能力的概念来分析清末 *** ,可以看出,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王朝正统正在逐步遭到侵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政治文化开始逐渐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社会的固有因素仍在延续,而且东西方文明碰撞时,传统因素往往生出巨大的反弹力.双重合力导致了满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