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近代中国面临着社会和文化的全方位转型,社会和文化的震荡必然格外强烈,重重矛盾必然格外尖锐。鸦片战争后头一个50年(1840-1890)的中国历史是用铁与火、血与泪写成的。在这跌宕起伏令人惊心动魄的历史大潮中,中国第一位驻外公使的郭嵩焘(1818-1891)时时作为弄潮儿处于风口浪尖之上,又不时被大浪抛开,无可奈何地成为观潮者。他从最初的理想抱负到最终的失望潦落大起大落的戏剧性一生,当他答应出使英国之后,朝野的卫道士们简直视之为卖国贼的冷遇,在当时是不小的屈辱。甚至到了代写论文20世纪80年代,也还有人认为:"郭嵩焘为虎作伥","为李鸿章对英妥协投降唱赞歌","丧心病狂","崇洋卖国",这当然与他个人落拓不羁的文人性情紧密相关,但更与时代的震荡和矛盾紧紧相连。
  关键词:郭嵩焘;先驱者;悲剧人生
  郭嵩焘(1818—1891),湖南湘阴人。他是晚清第一个正式领衔出使西方、真正走向世界的中国人,也是中国近代洋务思想家、中国职业外交家的先驱。
  饱满诗书,关注洋务
  1818年,郭嵩焘出生在湖南湘阴一户地主之家。与当时所有的读书人一样,郭嵩焘从小就受传统教育,走科举功名的道路。1835年,18岁的郭嵩焘考中秀才,第二年进入著名的岳麓书院读书。但在传统功名的道路上,郭嵩焘走得并不顺利。虽然他在1837年考中举人,但1838年、1840年接连两次到北京参加会试都名落孙山,直到在1847年第5次参加会试时考中进士,正式步入仕途(而曾国藩却在1838年考中进士)。
  同林则徐一样,郭嵩焘在反对贩卖和吸食鸦片一事上,态度非常坚决。在出使期间,他与英国朝野人士积极联络推动英国禁止贩卖鸦片;与此同时,他于1877年3月、7月两次奏请朝廷设法严禁鸦片。他晚年回到家乡,深知已无法指望 *** 在禁烟问题上有所作为,便联络友人组成禁烟公社,要求各人从推动乡党宗族做起,积极清除毒患。他甚至留下遗言,不准子孙后代吸食鸦片,"有犯此者,先请改姓,勿为吾子孙可也。"
  在鸦片战争期间,他“亲见浙江海防之失”,一向为“华夏”所看不起的“岛夷”的船坚炮利,给郭嵩焘留下深刻印象,他也积极参与了反侵略战争,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他应聘奔赴浙江学政幕下,曾赋诗明志:"磨盾从戎真自许,好谈形势向鲛门。"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虽然他对朝廷及前线统帅的部署颇有微词,但在津沽一带襄助僧格林沁办理防务尽心尽力。1859年,大沽口之战中,"炮石如雨之中,无肯来营者,又独渠一人驰至".僧王深受感动,誉之为"见利不趋,见难不避"的君子。翌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他正在家乡养病,就近为胡林翼(时任湖北巡抚)画策:"传檄山东、河南、山西、陕甘,会师勤王。"
  1861年,有感于近20年来夷务工作一再出现的怪现象,郭嵩焘曾沉痛地说:其实中国人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与外国人划定章程,与他们平等相处,不应该怕他们。但如果不了解外国的情况,一味用蛮力,反而会使夷乱加剧。切莫以为这是充满买办意识的软骨头为了讨好洋人而羞辱自己的祖国。相反,这是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的爱国知识分子的泣血自省,为国减祸的苦衷溢于言表。他是研究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后才得出这些结论的。
  事实雄辩地表明,郭嵩焘是英勇爱国的,但为什么后来会被成为"崇洋卖国"的代表?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索和考察的。
  悉心考察西洋
  在近代中国特别是在19世纪,西方列强是一身而二任:既是侵略者,又是富强和先进的榜样。中国等落后国家要捍卫自己的独立就要以自己的对手为师,这是不可抗拒的历史逻辑。这类国家的任何历史人物的千秋功罪都要受到这个历史逻辑的制约。于是,如何对待西方列强和西方近代文明便成了摆在近代中国人面前的重大课题。近代中国一个个创巨痛深的事件震憾了一些有识之士,他们沿着魏源的足迹摆脱儒家"怀柔远人"、严"夷夏之辨"等信条,试行提出一套新的对策。郭嵩焘也以留心经世致用著称于世,他实事求是地研究了历史和现状,提出了一套新的对外关系理论。他用“势”字概括其要点:所谓"势",就是要承认敌强我弱的现实,确定以和为主的战略方针。要认识中西关系与历史上的夷夏关系迥异。在抵达欧洲之前,他已一再申明:"西洋立国二千年,政教修明,具有本末,与辽、金崛起一时,倏盛倏衰,情形绝异。"[1]他认为一定要如实认识这个情况,方能处理好对外关系。经过在英国近一年的实地考察,他的认识又有新的发展,终于痛心地写道:"三代以前,独中国有教化耳,故有要服、荒服之名,一皆远之于中国而名曰夷狄。自汉以来,中国教化日益微灭,而政教风俗,欧洲各国乃独擅其胜,其视中国,亦犹三代盛时之夷狄也。中国士大夫知此义者尚无其人,伤哉!"[2]这些话不但否定了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夷夏观念,而且正视了中国在文化上已落后于西方的现实。对中国知识分子来说,这是一个非同小可的变化。因为从鸦片战争失败以后开始,(历史论文 www.lishirenzhi.com)中国朝野中的多数人虽然不能不承认敌人的船坚炮利而主张师夷长技,但他们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即:中国的礼乐教化远胜于西方,也就是说,从总体上说中国文化远胜于西方。这是他们观察和处理中外关系的精神支柱,也是他们一再作出一些愚蠢可笑行动的思想基础。郭嵩焘认为中国正处于全面的弱势。这个弱不仅在物质层次,且包括整个文化系统。他曾向几个挚友吐露:"自西洋通商三十余年,乃似以其有道攻中国之无道,故可危矣。"[3]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中,道是文明教化的核心。这段议论认为在世界的新格局中中国已沦为背离文明教化的无道之邦,而敌手的文明开化程度远胜于己。郭嵩焘是经过认真考察后才不得不承认这个残酷的现实的。他到英国一个月后,仍然认为:"此间富强之基,与其政教精实严密,斐然可观,而文章礼乐不逮中华远甚,"[4]经过一年左右的观察,他的认识起了根本性的变化,才得出上述新的结论。
  据此,他认为中国一定要实行以和为主的方针。早在1860年他便写道:"值衰弱之时,外有强敌,而侥幸一战之功者,未有能自立者也……弱则一以和为主……未有不问国势之强弱,不察事理之是非,惟目疾呼,责武士之一战,以图快愚人之心,如明以来持论之乖戾者也。"[5]他对中国战争史的评论是否恰当,这是有待另行讨论的课题。但是,任何清醒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史学家都会承认,处于弱势的一方不可轻易言战。
  赴英陪罪,出任公使
  “马嘉理案”发生后清 *** 决定选派驻英公使,清廷决定派郭嵩焘担此重任,因为他向以懂洋务著称。中国派驻出使大臣的消息,引起了轩然 *** 。因为千百年来,中华文明一直以其灿烂辉煌辐射四方,引得“万方来朝”,中国传统观念认为其他国家都是蛮夷之邦的“藩属”,定期要派“贡使”来中国朝拜,决无中国派使“驻外”之说。简言之,对外只有体现宗(中国)藩(外国)关系的“理藩”,而无平等的“外交”一说。所以,郭嵩焘的亲朋好友都认为此行凶多吉少,为他担忧,更为他出洋“有辱名节”深感惋惜。认为中国派使出去“徒重辱国而已,虽有智者无所施为”,郭“以生平之学行,为江海之乘雁,又可惜矣”。“郭侍郎文章学问,世之凤麟。此次出使,真为可惜。”更多的人甚至认为出洋即是“事鬼”,与汉奸一般。满城风雨,沸沸扬扬,有人编出一副对联骂道:“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当时守旧氛围极浓的湖南士绅更是群情激愤,认为此行大丢湖南人的脸面,要开除他的省籍,甚至扬言要砸郭宅。
  应该指出,郭嵩焘作为中国第一位驻外公使,没有也不可能接受世界现状、国际关系和外交学等基本知识的系统训练。他是靠为数不多的材料和虚心考求去认识外部世界的。
  任期未满,黯然还乡
  即便如此,他曾把出使英途中见闻逐日详记辑为《使西纪程》一书:内容有称赞西洋政教修明,中国应采用其治国之道等话语。他将书寄回中国后,呈总理衙门刊刻,一时引来朝野顽固守旧者一浪高过一浪的口诛笔伐,一时间群情汹汹,有人痛斥他对外国“极意夸饰,大率谓其法度严明,仁义兼至,富强未艾,寰海归心……凡有血气者,无不切齿”。“诚不知是何肺肝,而为之刻者又何心也。”“殆已中洋毒,无可采者。”有人以郭嵩焘“有二心于英国,欲中国臣事之”为理由提出弹劾他。有人上奏,认为应将郭嵩焘撤职调回,由于找不到合适人选,清廷未能将他召回,但下令将此书毁版,禁其流传。在当时的条件下,就郭嵩焘所属的那个社会阶层而言,他已经走得太远。这使他难安其位,不断受到攻击,而最为恶毒的攻击便来自他的副手刘锡鸿。在刘的笔下,他的最大罪状有三:披外国人的衣物,向其他国君主国起立致敬,听音乐会时效仿洋人索取节目单。其实刘指责郭嵩焘的罪状都合乎国际礼仪,这反而印证了英国人称他为“所见东方最有教养者”的赞誉。由于清朝守旧势力过于强大,从朝廷到京师大夫对他一片唾骂指责之声,他只得在任期未满之时,奏请因病稍差,清廷立即同意并派曾纪泽接任。
  就这样,他在一片“勾通洋人”辱骂声中离开了政治舞台。他曾经壮志满怀,期望以此行引进西方治国之道,使中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无奈铩羽而归。中国首位驻外公使铩而归羽的悲剧是时代、社会的悲剧。倘先驱者不为时容,屡遭打击迫害,那么,受害更深、更远的,恰是那个时代、社会自身。
  参考书目:
  [1]董蔡时。左宗棠评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郭嵩焘。郭嵩焘诗文集[M].长沙:岳麓书社,1984.
  [3]郭嵩焘。郭嵩焘日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1983.

郭嵩焘晚清被遗忘的先驱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谁说正宫娘娘不吃香?这几位都是最受宠皇后

    北齐文宣帝皇后:李祖娥《北齐书·文宣李后传》描绘李祖娥是「”容德甚美”。清代鹅湖逸士的《老狐谈历代丽人记》中说「”高后李祖娥以秀慧而绝艳”,将李祖娥与西施、昭君、张嫣、张宝珠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五大美女”。鹅湖逸士认为李祖娥是「”不幸生于季世,又嫁高氏无礼之家,迭遭污辱,几至玉碎花残。”而后世却因此几乎忘记她的艳丽,其实李祖娥是「”秋波善睐,神光动人”,属于「”亘古所无,所谓横绝千古之丽也”

  4. 隋朝并非二世而亡,陏共有八位皇帝,有一位活得时间比 ... 长

    众所周知,秦朝和隋朝是历史上短命的大一统朝代,秦朝历秦始皇、秦二世,隋朝历隋文帝、隋炀帝,都只延续了两位君主,称之为「”二世而亡”。但是如果严格来说,秦朝和隋朝都不算是二世而亡,因为秦朝还有秦三世子婴,但子婴不称帝而称王,最后也是惨死项羽手中。至于隋朝,今天小编给读者们介绍「”隋三世”,从知名度上,隋三世没有秦三世高,但秦三世已经降为王,隋三世还是如假包换的皇帝,他就是隋恭帝杨侑。公元605年(大

  5. 真实「 ”余则成”:牛兰夫妇潜入上海,被捕后命运如何?

    作者:常辰哲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这对红色间谍,堪称现实版的「”余则成”夫妇。虽然看上去,这只是战争年代一个普通的间谍故事,因为在当时西方巡捕房和蒋氏大肆抓捕的背景下,无数革命者被捕遇害,他们的事情看上去似乎很普通。但是这起「”间谍案”,却几乎改变了历史走向。故事的开头很简单,也很偶然。1931年6月,新加坡,英国警察抓到了一个共产国际的联络员,约瑟夫。这个约瑟夫,是向马来西亚的同志转移经费的。

  6.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7. 唐朝中期发生的一场藩镇叛乱,比「 ”安史之乱”更加严重

    唐朝中期曾爆发过一场险些导致大唐亡国的叛乱事件,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安史之乱”。不过,就在「”安史之乱”结束二十年后,另一场后果更严重的叛乱事件又险些终结了唐王朝的统治,历史上将这次叛乱称为「”奉天之难”。公元779年,唐代宗李豫驾崩,时年37岁的皇太子李适继承皇位,是为唐德宗。唐德宗出生于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当时唐朝正处于鼎盛阶段,可后来的「”安史之乱”却彻底改变了唐朝的命运。

  8.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9.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10. 梁山一百零八好汉,谁可称为真正的英雄?不多,只有三位

    《水浒传》中的梁山一百零八好汉,一直以来都是被正面歌颂的对象,他们锄强扶弱,扶危济困,替天行道,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好汉之歌。孙二娘暗害过路头陀只能算好汉,而称不上英雄的,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武松。武松血洗都监府如果连武松这样的好汉都无法入选英雄之列,那梁山好汉中又有谁可称得上真正的英雄呢?真正的英雄,一定能够忍辱负重。林冲被发配沧州之际,林娘子前来送行,夫妻两人感情深厚,难分难舍。

随机推荐

  1. 民间传说:九天玄女帮助汉高祖刘邦建都的故事

    刘邦好不容易建立了汉朝,但困难重重,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口口相传的故事。等到破土动工之日,突然地动山摇、天崩地裂,白鹿原顿时成为一片汪洋。张天罡在危机之时,大呼素有灵验的九天玄女来拯救,只见一片五彩祥云自西天而降,九天玄女向白鹿原撒下一把净土,白鹿原立马被恢复原状,无数施工的民工得救了。九天玄女告诉张天罡:白鹿原下有一巨鲸,这里不适合建都,要另选都址。

  2. 中国历史上最牛的四大神秘组织: 皇帝也拿它没辙, 有的至今仍存在

      在中国诸多武侠小说中,作者们都喜欢用武林、江湖等字眼来解释这个社会。社会上到处都是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些江湖人又组成了一个又一个神秘而又强大的门派。少林、武当、峨眉这些武林高手云集的门派简直可以当做是今天的清华北大,而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可都是人人都梦想去...

  3. 梦见家里地震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梦中梦见地震表示你意识到内心不安。梦见家里地震是什么意思梦见家里地震,预示你的环境或家庭将有重大变化,比如母亲突然病例,或者父亲公司倒闭,失去原先的经济地位等。梦见长时间观看地震,预示事业或生意会有好转。梦见地震,也有可能象征压抑。梦见自己偷东西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4. 糖做的房子

    冬冬是个很可爱的孩子,又聪明、又能干、就是有一点不好,老是缠着妈妈要零食。冬冬抹抹眼睛说:“妈妈不给我买糖公鸡。”冬冬说“不,好孩子不随便要别人的东西。”“傻孩子,我是你的姨婆,你小时后我还抱过你呢!来来来,吃吧”,冬冬看着那只红红的糖公鸡实在忍不住了,就吃了起来。>老太婆走到树林里一幢小屋子前,打开口袋,把冬冬叫了出来。>冬冬走进小屋子一看,哈!又对小猴和冬冬说:吃吧,吃吧,吃得胖胖的。

  5. 心里难受的说说短语-感人的情话

    时候,我沉默著一句话都不说,因为我无力诉说。用天真与无知来逃避这世间的风风雨雨。

  6. 英文个性签名大全2017最新版的-感人的情话

    Thereisnolovequeenoftheworld.女王的世界里没有爱情。Ourfirstappearanceofagingbutisneverdesperateaggressiveshare.我们最先衰老的从来不是容貌而是那份不顾一切的闯劲。Iwanttobeyourbride.我想成为你的新娘Letthetimetellthetruth.任由时间说真话Bethebestversionofyou.做最好版本的你。IthinkIfallinlovewithyouThereisgraveThereis

  7. 夏天用马齿苋泡水,经常喝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所以,在夏季人们会喜欢用马齿觅泡水喝,预防疾病保健康。那么,在夏天喝马齿觅水,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在中医理论中马齿苋是寒性的,功效是祛湿止带,清热解毒,适合体内火气大的人常喝。而且,马齿苋是可以长期服用的,可以去除湿气。虽然马齿苋是寒性,但是用量小对身体无害,一旦剂量用多了,就会出现拉肚子,肚子疼的情况。此外,马齿苋还是70多种药食同源食物中的一种,吃法有很多。还有,夏天没有比喝马齿苋水,更养生的了。

  8. 此人曾「 ”出卖”晁盖,后来救了梁山13名将领和5000士兵

    不过,许多人都盯着他出卖了晁盖这一个黑点,看不起他,实际上这不能怪白胜。另外,白胜在上梁山后,还曾经冒着生命危险,救过梁山十几位头领及五千军士。先说出卖晁盖事件晁盖等人劫走了生辰纲之后,没躲着藏着,就在晁盖的庄子里呆着呢。济州府尹因为被蔡京勒令限期破案,所以把火撒到了何涛身上。

  9. 梦见洪水泛滥后救人

    周公解梦梦见洪水泛滥后救人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洪水泛滥后救人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梦见女儿被迷奸

    周公解梦梦见女儿被迷奸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女儿被迷奸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