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鱼是什么?木鱼简介 木鱼是什么?木鱼简介 「木鱼」,又称「鱼梆」、「鱼鼓」、「木鼓」、「木鱼板」,为佛、道两教所通用之敲击乐器。有关于木鱼的起源,据现今学者考究在汉代出土的石墓壁画上,已绘有长条鱼形图案,推测可能为一种「鱼形鸣器」,然实际的起源及年代,目前的学术研究未有共识。但大抵认为木...
木鱼破肚出慈音孝感动天 于是这个小孩子就到处去问,哪里可找到龙鱼?到了隔天一大早,有一艘渔船上的人,看见一条四公尺长的龙鱼居然靠在船边动也不动。大家一听,不敢吃了,就把这只龙鱼送给了老和尚。所以我们现在做成木鱼,把肚子挖开,敲它肚子听声音,大慈悲的声音,牺牲自己的生命,来帮助这个孝顺的小孩子。
行修法师自身出火焚化自身往生 清朝行修法师,俗姓陈,泰州沙村人。他本是个农民,目不识丁,没法养活自己,有一天,他跳水求死,被一位白衣人救出。法师隔着龛,见桥下有大船,灯火通明,鼓响嘹亮,从桥下通过,随即大悟。后来法师移住觉印寺,精修净业整整6年。州府怕他是妖言惑众,就派兵把守,若到期不能兑现,必将绳之以法。6月初一,法师仍然身体康健,人们都为法师担忧。法师手击木鱼念佛,从鼻端中吹出一缕轻烟,须臾之间,烈火炽盛。
话说"木鱼" 话说"木鱼"“木鱼”是佛教的重要“法器”之一,古时候称为它为“木鱼鼓”、“鱼鼓”,或者是“鱼板”。“木鱼”的形状,最初的一种是挺直的长鱼形,这种“木鱼”,通常都称它为“梆子”。大形的“木鱼”,放在桌垫上敲击。小形的“木鱼”则拿在手里敲叩。鱼椎头与木鱼头向上相对。敲击“木鱼”,要用力平稳,不可忽轻忽重,忽缓忽急。
木鱼钟鼓 清幽祥和——漫画潮州庙堂乐 木鱼钟鼓清幽祥和——漫画潮州庙堂乐作者:余亦文潮州庙堂音乐,包括潮州的道调和佛曲两类。演奏上吸收了潮州民间音乐、戏曲音乐融合一体,曲调清幽、优美、风格奇异,有别于潮州弦诗乐曲。上面这许多因素的相互配合,更使其潮州庙堂乐韵浓烈可闻。潮州的庙堂音乐,曲调还是以“五声音阶”为主,旋律结构保持古乐旧响。在演进过程中,吸收融化了潮州民间音乐、小调、民歌、民谣。2.“禅和腔”——曲调柔润、轻松。
木鱼之眼 木鱼之眼众生如此,人何不能时时惊醒?佛寺里的木鱼有两种,一种是整条挺直的鱼,与一般鱼没有两样,挂在库堂,用粥饭时击之;另一种是圆形的鱼,连鱼鳞也是圆形,放在佛案,诵经时叩之,这两种不同形的鱼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眼睛奇大,与身体不成比例,有的木鱼,鱼眼大如拳头。那佛像也可以不要了,何况是木鱼呢?因此我们不应忘了木鱼,以及木鱼的巨眼。以木鱼为例,在佛寺里,凡人也常有能体会的智慧。
投木鱼水边苦修 停止在水中不动,小沙弥看见木鱼停止不流,一定附近有什么大护法,因此他就把木鱼子从水中捞出来,就坐在水边林下,手敲木鱼,口诵圣号,同时自己心中发誓,如果在此再不能感应大心居士前来护法,我也从此不吃饭,饿死河边,了此业报身。
木鱼的传说 木鱼的传说木鱼作为一种击打乐器,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如在民族音乐特别是广东音乐中,木鱼还是其乐队组成中的一件重要乐器。在佛教的典故中,关于木鱼的传说有很多;在佛教的赞诵活动中,木鱼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据说,这就是中国佛寺中使用木鱼的由来。木鱼的功用佛教中设立木鱼,用途是很多的。最后,木鱼也是比丘们在出外乞食化缘时,不断敲击,以提醒俗众广发慈悲心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