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简介_弘一法师送别_弘_法师李叔同_弘一法师的故事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他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致。比之他们,弘一逃禅来得彻底,他皈依自心,超然尘外,要为律宗的即修为佛而献身,是一名纯粹的佛教大家。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
【李叔同】的意思是什么?【李叔同】是什么意思? 法名演音,号弘一,祖籍浙江平湖,世居天津。有《弘一大师全集》、《弘一法师书法集》、《李叔同歌曲集》等。★「李叔同」在《汉语辞海》的解释★「李叔同」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用李叔同造句1.学堂乐歌的后期,自李叔同之《春游》诸歌始,才有了中国人自己作曲的尝试。
放下你非我薄情:弘一出家前给妻子的信 放下你非我薄情:弘一出家前给妻子的信 西湖边杨柳依依、水波灧灧,没有比西湖更合适送别的场景了。1918年的春天,一个日本女人和她的朋友,寻遍了杭州的庙宇,最终在一座叫“虎跑”的寺庙里找到了自己出家的丈夫。 38岁的他原来是西湖对岸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教员,不久前辞...
高僧故事:广钦法师感化猛虎一次入定长达四月 受戒之后,广钦法师决意继续潜修,携带简单衣物及十余斤大米,前往泉州城北的清源山,找到半山一个岩洞作为安身之处,开始长达十余年的潜修生活。广钦法师说完,老虎再次大吼一声,然后就离开了。广钦法师在洞中潜修时,经常入定,传说一入定就是十天半个月,还有一次入定太久,被人怀疑已经圆寂,差点就被火化。要知道广钦法师这一次入定,前后长达四月之久,若以常人眼光判断,真是不可思议!
遁入空门的两大风流才子 然而,令所有大吃一惊的是,这两位才华横溢的旷世风流才子,却在人生最好的年华遁入空门,皈依青灯古佛,令多少人为之感慨欷歔。苏曼殊与李叔同的初交是在1907年的上海,两人同为南社成员。由此可见,李叔同的出家是受苏曼殊影响的。理想抱负的破灭,是他俩遁入空门的主要原因。
日本,我是万万不会去的! 面对来人,弘一法师愤而说了如下一番话:“我在日本留学5年,日本学校教给了我很多知识,这是我永远铭记在心的。1200年前,日本僧人荣睿、普照邀请鉴真法师去日本传扬佛法,鉴真法师慨然应允,六渡日本,终致成功。鉴真法师把中国的建筑、雕塑和医药介绍到日本,他还是日本律宗的创始人。可是现在不同了,当年鉴真法师去日本,海水是蓝的,现在已被你们染红了!日本,我是万万不会去的!”
弘一大师的惜福 弘一大师有一年在厦门南普陀寺给出家人作开示时,劝他们发大心,以各人自己的福气,布施一切众生,共同享受弘一大师是近代著名的律藏大师,俗名李叔同。弘一大师认为,我们纵有福气,也要加以爱惜,切不可把它浪费。弘一大师的母亲也常常教他,身上所穿的衣服要时时小心,不可损坏或污染。弘一大师五岁没了父亲。常有人给弘一大师送好的衣服或珍贵物品,他大半都转送别人。弘一大师与印光大师有交往和书信往来。
一粒米的价值大到你无法想象,绝对不能轻视! 佛嘱阿难从中取一粒米放在袈裟上,阿难依教奉行,大海即风平浪静。佛的眼中,一粒米有如此伟大的意义,大家实应记得,一粒米都要珍惜。一粒米的因缘一粒米在现代人眼中,谈不上有什么价值,但要知道需多少因缘才能成就这一粒米呢?弘一大师惜福的故事弘一大师自小受到的家庭教育,要惜福。所以一定不能轻视,哪怕只是一粒米。
弘一法师的三次遗嘱 弘一法师润色加工草稿,并书写刊石,以表示对“放生”善举的支持。弘一法师交代得如此细致入微,与其一贯的认真以及所修行的律宗有关。临终前,弘一法师还将两封事先写好的遗书托妙莲转付性愿法师及性老法师。弘一大师1931年的遗嘱(资料图)弘一法师晚年多次病重,至少有三次交代后事。第三次,1935年,弘一法师在泉州患了一生中第二次大病,开始是风湿性溃疡,而后手足俱溃烂,伴以高烧。
猛虎挪地给老和尚修行 一生没有著作,圆寂之后,弟子将其平时训诫辑为《广钦老和尚开示法语录》行世。当事人听说这件事,都称他为“伏虎和尚”。这样试了几次,樵夫心中不免怀疑,以为发生已经圆寂,于是跑到承天禅寺,禀告广钦法师的师祖转尘老和尚。转尘老和尚告诉樵夫说,这是“入定”。弘一大师到承天禅寺后,与转尘老和尚还有樵夫走到清源山上,果然看见广钦法师坐在那里,没有呼吸,没有脉搏,心脏停止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