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

为什么李后主的词能够流传千古,而宋徽宗的词却不为大众所知?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亡国之君,其中一些的身世极为相似,南唐后主李煜和北宋徽宗皇帝就是其中的一对。在政治上,李后主和宋徽宗都是亡国之君,受后人诟病,但在文化上,没有李后主,就没有宋朝的词,没有宋徽宗,就没有南宋和元以后绘画上的高成就。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为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赵匡胤的辩论艺术:如何用一个文盲闭上南唐辩才的嘴

01宋开宝七年,宋太祖赵匡胤命令大将曹彬再次征伐南唐,南唐后主李煜被迫向宋太祖祈求投降,并派出以徐铉为首的使团前往开封。话说徐铉可不简单,可谓南唐第一才子。徐铉十岁便可以写文章,专心治学不崇尚游玩。徐铉在南唐侍奉三位皇帝,官至御史大夫、率更令、右散骑常侍,兼任吏部尚书。

北宋要灭南唐,李煜:我当小弟行不行?赵匡胤回答成千古名言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有几个皇帝无心政事,艺术天赋颇高,可惜却生在帝王家。如果不做皇帝,他们可能是诗人,是书法家,或是画家,凭借自己的努力必定能够名垂青史。但命运却把他们安排在了皇帝的位置上,让这些在政治方面并不怎么出色的人最终成了亡国之君。而这些人中的典型代表便是南唐后主李煜和宋徽宗赵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一个南唐后主李煜的故事。

惊奇历史的相似,文学修养很高的亡国之君,赵佶和李煜的一生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出现了很多贤明的君主,但同样有很多昏庸的帝王。今天就说说中国历史上的这两位皇帝,赵佶和李煜。但是好景不长,最终金军还是击退了宋朝的军队,攻破了宋朝都城,赵佶和他的儿子一同被俘,从此北宋王朝灭亡。虽然赵佶是一个荒淫的皇帝,但是不可否认他的文学才能是很高的,在宋朝的历史上也是一段不可磨灭的印记,他的字写的很好,自成一派,也就是有名的瘦金体。

最是仓皇辞庙日:李煜是否在为祖父还债以及国号南唐真有后遗症吗

有观点认为李煜是被低估的小国英主。杨行密于江淮遏止朱温南进步伐,成功避免全国更大范围动乱。这一观点的结论就是南唐后主李煜实际上是在替他的祖父李昪还债,在他当皇帝的时候,局势本身已经无法挽回了;换句话说,国名南唐所象征的法统构建与战略定位转移一开始就带来了严重的后遗症,使得中主(元宗)李璟与后主李煜有心治国却无力回天。892年,以杨行密再入扬州作为标志性事件,杨吴政权基本确立。

一个亡国之君,却让老百姓怀念了一百年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高成儿在杭州西子湖畔,柳浪闻莺公园附近,有一座钱王祠,里面存放着杭州知州苏轼撰写的《表忠观碑》,其中有言:「”故吴越国王钱氏坟庙,及其父、祖、妃、夫人、子孙之坟,在钱塘者二十有六,在临安者有一,皆芜废不治。父老过之,有流涕者。”北宋建国之初,吴越之地被钱氏家族统治,等到熙宁十年,苏轼题写此碑,吴越国已经覆亡将近百年了,他们留在钱塘的祖坟杂草丛生、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