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静夜思》中的“床”的争论 围绕《静夜思》中的“床”的争论一段时间以来,围绕李白《静夜思》中的“床”是睡床还是胡床(即马扎),争论很多。她认为,新解李白《静夜思》所谓“床前明月光”之“床”是胡床,这一观点是不对的。广州的八旬老翁陈云庵先生在给本报的来稿中认为,李白《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床”,不是睡床,也不是马札,应该解作“井栏”。李白原稿的《静夜思》应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筒中韵——家藏几款浅绛彩帽筒赏 筒中韵——家藏几款浅绛彩帽筒赏晚清时出现的浅绛彩瓷是中国陶瓷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的瓷绘艺术“绚丽多姿,百花盛开“,交映着无数迷人的美丽,凝聚着艺术创作者的智慧和感情,编织着无数精彩而遥远的故事。它把中国的文人书画元素融入到瓷器中,开创了一代瓷艺新风。它是清代晚期用瓷器体现中国画艺术的精彩尝试,创造出了瓷画的新面貌。同时,这一创作也因蕴含着作者个人深厚的思想意境和艺术创作的魅力,因而脱颖而出了许
[专家点评] 宋梁楷 李白行吟图 [专家点评]宋梁楷李白行吟图梁楷是南宋宁宗时画院画家,擅长人物、花鸟、道释等,嘉泰间授待诏,赐金带,不受。梁楷所画人物既有工整一路的作品,如《八高僧故事图》,又有减笔人物画,如《泼墨仙人图》、《布袋和尚图》等。这件《李白行吟图》正是这方面绘画的代表。梁楷减笔人物画给后世以很大影响,如宋末元初的法常、元代的颜辉以及明代徐渭的《驴背吟诗图》等都多少受到过梁楷的影响。
[专家点评] 唐李白 上阳台帖 [专家点评]唐李白上阳台帖李白的“上阳台帖”,此帖书于白麻纸上,纵28.5厘米、横38.1厘米。“上阳台帖”传为李白书,但有人疑为宋人伪作。笔势较为豪放、雄浑、又含飘逸之气,倒颇符合李白诗歌风格。李白字太白、长庚,号青莲居士。李白是大诗人,众人皆知,其善书法,人知之甚少。黄庭坚《山谷题跋》云:“李白在开元、天宝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盖所谓不烦绳削而自合者欤?”
[专家点评] 清末 景德镇周友松浅绛彩李白醉酒圆形花盆 [专家点评]清末景德镇周友松浅绛彩李白醉酒圆形花盆清末景德镇窑周友松浅绛彩李白醉酒圆形花盆(题款)这件清末周友松的浅绛彩太白醉酒花盆,高28.3厘米,口径27.3厘米,底径19.3厘米。造型与一般花盆相同,但以浅绛彩描绘纹饰的花盆十分少见。画面上李白醉卧于庭院中的石桌上,旁边两童子趁机偷饮,一人端杯,另一人正手持调羹欲舀。顽童的动态和李白的静态形成对比。人物造型生动,勾线劲挺有力,属周氏浅绛彩之精品。
历史上有才华的人都会这门乐器,他也是其中之一 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汉文化中的瑰宝。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有关古琴的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尚书》等文献。著名的琴曲如《高山》、《流水》、《雉朝飞》、《阳春》、《白雪》等,均已载人史册。历史上也有很多有才华的人跟古琴相关,他们唱词作曲,给后世的人留下了很多很美的曲子。来看看历史上有名的古琴6666人,里面还有大家熟知的李白。
李白搁笔,「 ”眼前有景道不得”的典故 李白搁笔在黄鹤楼公园东边,有一亭名为「”搁笔亭”,亭名取自「”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一段佳话。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名作:「”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后来李白也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
杜甫独创的诗作,诗中有八位名人,皆爱酒如命,最狂放的还是李白 文/张强强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文化点心铺「”:写文人,读诗词,讲故事,这里只讲跟文学有关的事情酒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其特殊的地位,酒能助兴,酒能解忧,酒还能用来传递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在中国古代,有很多著名的文人都将看做是自己生命中最真挚的朋友,像两晋时的阮籍,稽康和陶渊明,唐朝的李白,宋朝的柳永,苏轼等等,他们的文章与声名一直都是和酒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古人爱酒,总能把酒变成一种情怀。有些人还因为酷爱
5月7日,电波、卧底与喜讯 1、电波:从赫兹到波波夫5月7日是苏联的「”无线电节”。俄罗斯「”无线电之父”波波夫,正是在1895年的这一天,展示了世界上的第一台无线电接收机。不到一年后,1896年的3月24日,波波夫在俄国物理化学协会年会上正式进行了无线电传播莫尔斯电报的表演。无线电接收机装设在物理学会会议大厅里,发射机则设在距大厅250米的森林学院化学馆里。大厅内的1000多人,都全神贯注的看着物理学会分会会长佩特罗司赫夫
李白《望天门山》中的天门山在哪里?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的这首《望天门山》,可以说家喻户晓。李白为何要写这首诗?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25岁的李白从西蜀坐船去江东,在船上看到楚江岸边天门山的雄伟,故有此作。李白去江东要坐船从楚江东下,楚江是哪条河?其实就是长江。古人对长江有几种称呼:江、江水、大江,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春秋战国时属楚国,所以后人就把三峡以东的长江段称为楚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