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迁

史海回声:为什么说西夏是北宋最痛恨的敌国?

要说北宋最痛恨的政权,当数这个在北宋周边敌对国家中实力相对较弱的西夏。可以说,北宋对于无法战胜辽国,思想上并无太多羞愧感。唐僖宗时,党项部首领拓跋思恭因平定黄巢起义有功,一度帮助唐军收复长安,被封为夏州节度使,管辖夏、绥、宥、银四州,赐国姓李,这支党项羌武装被称为定难军,甘愿成为历朝中原王朝的藩属国,长期以来双方都相安无事。宋太宗大喜,授予李继捧彰德军节度使,认为他忠心于宋朝。

李继迁出生地_李继迁攻取西凉_李继迁和李元昊

李继迁将远祖拓跋思忠的画像悬挂出来,显示众人。宋太宗回信李继迁,信中表彰了李继迁祖上效忠于中原王朝的业绩,同时也说明了归顺的好处以及继续顽抗的后果,可谓是软硬兼施。宋巡检使李询率所部蕃汉兵马将李继迁击退。五月,李继迁令其弟李继冲前去煽动引诱河西诸蕃部。李继迁与其弟趁乱逃走,宋军曹光实抓获李继迁的母亲与妻子。宋太宗得知后派知秦州田仁朗与李继隆等出兵讨伐李继迁。

西夏国,源自拓跋鲜卑,形成于唐末藩镇割据之时

鲜卑族,在我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起源于东胡的鲜卑山,也就是今天的大兴安岭。北匈奴被汉朝驱逐之后,南匈奴内附中原,而整个长城以北便成了鲜卑人的天下。西晋末年的鲜卑人分为三部分:东部鲜卑:慕容部、宇文部、段部三部,占据辽西;中部鲜卑:拓跋部,占据塞北;西部鲜卑:秃发部,占据河西;乞伏部,占据凉州;吐谷浑,占据河湟。

一步错步步错,宋太宗赵光义的失误才是促使西夏国崛起的原因

党项夏国成为宋国西陲边患,宋太宗赵光义要负大半责任,赵光义对待夏州的措施步骤一共经历了四步的转变:轻视威压、以夷制夷、妥协招抚、弃之不顾。一步错步步错,因为赵某的轻率终致夏州一点点坐大,最后割据西部,成为宋国的百年之患。赵炅这是一手妥协安抚,一手人质牵绊,也是用心良苦。猴格说西夏能够立国,究其原因,就在赵炅对夏政策错误所致,不是赵炅的轻率,西北局势不能败坏如斯。

失落的西夏,一个没有「 ”历史”的王朝

相信很多朋友都从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听说过古代中国有西夏这个国家:《天龙八部》里的西夏,是一个称霸西北的大国,李秋水成了西夏王妃,慕容复、段誉等人都曾前往西夏应选驸马,最后西夏公主终于寻得自己的梦郎虚竹。在《鬼吹灯》中,鹧鸪哨曾与了尘长老一同前往西夏黑水城寻找雮尘珠,经历了一番奇诡异事。

西夏怎样一步步走向衰亡?

西夏,这是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强大王朝。这是西夏衰落的起点。不过,西夏内乱依然没有结束。虽然西夏实力强大,但一直衰落的趋势,却没有缓解过。而且,在西夏衰落的同时,两个强大的国家在西夏周围崛起。这种战斗力,让西夏又再次转向蒙古。西夏内部一片反对的声音。它们的联合,就像两个老人家联手围殴一个壮汉。西夏出动了最后的军队,与蒙古在冰封的黄河上,展开了最后的决战。

李继迁

李继迁,,西夏王国的奠基者。银州防御使李光俨之子。982年,因反对李继捧献地归宋,奔地斤泽,集结党项部众,以复土抗宋相号召,声势日盛。宋朝命李继捧回镇夏州,赐姓名赵保忠,兼欲招降李继迁,以赐姓名赵保吉,及授银州观察使为诱。李继迁不受,与李继捧附辽。宋朝出兵五路讨伐,也被继迁击败。997年,宋真宗立,李继迁遣使求和,宋授为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夏银绥宥静等州观察处置押蕃落等使。

西夏王朝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李继迁联姻奠定基础!

李继迁联姻奠定基础!>要讲西夏首领李继迁的和亲,还得从他的民族说起。李继迁的民族称为“党项”,党项是古代羌族的一个分支。抵达王桥,被黄巢击败,之后与郑畋等四节度同盟,屯兵渭桥。于是,李继迁到各地方部落去争取支持和援助。李继迁没有任何防备,遭到惨败。党项族的女子比较开放,他们和李继迁见面后,几乎都同意和他结为夫妻。李继迁通过与这些“土豪”的联姻,他的声势壮大了起来。

宋朝名将王德用的人物简介,王德用的生平事迹

王德用的生母朱氏早逝,他侍奉继母张氏,因孝顺而闻名。等到撤军时,王德用又请求率军殿后。王德用到任后,用毡车装载勇士,装作是载着妇人的样子。王德用到任后,亲率禁军增筑城墙,朝廷下诏褒奖。等到王德用在曹州任职后,狱中多次出现没有一位囚犯的情况。适逢辽朝使者耶律防前来,王德用等随同耶律防在玉津园射箭。仁宗下诏让他五日参加一次朝会,并允许王德用的子孙一人将其搀扶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