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

[网上展馆] 中西融合--林风眠

林风眠出生在广东省梅县一个农民家庭。祖父是一位木匠,林风眠小时候给祖父当助手,并学习书法和中国画。18岁的时候,林风眠赴法国勤工俭学,开始学习油画。1925年,林风眠回国,任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林风眠在青年时代主张为人生而艺术。这幅画送往巴黎参加万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并且成为他从油画向国画的转折点。林风眠努力使表现手法和绘画样式更加单纯、简洁,用较少的笔墨,表达更丰富的内涵。

[专家点评] 近现代林风眠 小薇

[专家点评]近现代林风眠小薇这幅名为“小薇”的油画是近现代大家林风眠的作品。林风眠绘画幅式基本为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基本没有立轴和手卷一类的幅式。林风眠画大致分两种,一种宣纸水墨,一种类似于水粉画或油画。林风眠广东梅县人。中国现代绘画大师、美术教育家。林风眠18岁中学毕业赴上海,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学成归国时已是学术满腹。他综合了中国古代绘画和西方近代绘画的视觉经验,创造了一种新的绘画结构和风格。

[专家点评] 近现代林风眠 孤舟

[专家点评]近现代林风眠孤舟此为林风眠的“孤舟”。近代中国画坛上,不少画家吸收了外国绘画因素,并形成了一个“中西调和”的画派倾向。林风眠无疑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从林风眠的作品看,他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掌握是有限的,但他却能利用中国画的工具,结合西方的一些技法,营造出一个亦中亦西、颇具情调的绘画新境界来,比如这幅“孤舟”便是这方面的一个代表作。

悲怆人生--林风眠的艺术道路

悲怆人生--林风眠的艺术道路在中西绘画的融合上,林风眠的探索具有特殊的意义。在中国艺术发展进程中,林风眠的艺术教育观和艺术功能论同样具有特殊的意义。1919年12月,林风眠从上海启程赴法国勤工俭学,在哥德多尔省的蒂戎美术学院学习。林风眠与一些志同道合者商议在南方重新开办一所艺术院校,并得到蔡元培的支持,选址杭州,创办国立艺术院。因林风眠家经常有外国人进出,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